紐約疫情升溫 官員籲貨源足免囤貨

紐約分會  |  2020年3月5日
TzuchiUSA-NYC-covid-outbreak-4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劉又榕、邱品豪/紐約報導

紐約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外食,餐廳生意差,但超市生意卻大增,部分超市人潮增加五成。攝影 /邱品豪

紐約在3月1日出現新冠肺炎首例個案,讓居民恐慌防疫意識也隨之提高。華人與韓國人聚集的法拉盛,也由於民眾擔心物資短缺開始囤貨,引來愈來愈多的人潮。超市業者說,因為疫情的逐漸嚴重,法拉盛的採買人數增加約五成,但這是不必要的焦慮,目前為止各項貨源仍充足。紐約市議員顧雅明呼籲民眾不需要因為恐慌而過度囤貨,做好正確的清潔防範工作,才是防疫的根本之道。

紐約超市因應民眾對疫情囤貨恐慌,增加人手與物資,特別是大米等基本民生食品。攝影 /邱品豪

這一陣子,法拉盛超市裡的搬運工人進進出出的忙著不停,把一包包的大米不斷送入超市內,應付民眾的搶購潮,雖然超市已增加人力進貨,但大米還是一度來不及供貨。超市主管張先生(Jerry Chang)說: 「民眾可能是因為擔心疫情,怕貨源不夠,所以出現一次性的恐慌搶購,但是我們的量是很足夠的,只是運輸的環節跟不上。大米在紐約存貨量充足,而且美國的米基本上是出口產品,大部分來自加州,不用擔心貨量不夠」。

美國米是出口產品,本身存量足夠,民眾不用恐慌而過度搶購。

華人超市主管張先生說,紐約的食物供貨量充足,民眾要減少不必要的恐慌。攝影 /邱品豪

 紐約華人社區因為防疫意識升高,超市業績變好。張先生說,疫情讓採購的人潮增加五成,此外,由於擔心疫情,民眾外食比例下降,許多家庭多半在家開伙,連帶增加了採購量,像是方便麵等乾貨,銷售量都增加了一到兩成。消費者張女士正挑著大米,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大採購,她解釋:「我買米不是新聞說的『恐慌性採購』,這裡人口比較疏散,沒有像國內密度這麼大,所以應該很安全,我們心態要好免疫力才會提高」

日前美國國土安全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建議,民眾可以備有兩週的物資、生活用品與非處方用藥,以防需要隔離時會用到這些物資。紐約市議員顧雅明特別澄清,其實這是在平常的時期,每個家庭常備的基本儲存量。他解釋:「美國幅員廣大,很多地區購買商品不方便,因此,家裡往往會準備一兩週的物資用品。但在紐約市區,像是法拉盛,有二十多個超商,幾乎每天都可以買菜,非常方便,真的不需要過度囤貨」。不過顧雅明還是提醒民眾,紐約是全美第一大城,市區人口密度高,還是要謹慎防範,例如,打噴嚏的時候,不要用手摀住口鼻,可以用衣服遮住,每天用肥皂勤洗手與環境消毒。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呼籲民眾,清潔才是防疫的首要重點,而不是囤貨。攝影 /邱品豪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謹慎而不恐慌,加強洗手與環境消毒。

截至3月6日為止,紐約有23名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市民要提高警覺,但不用過度恐慌而刻意囤積物資與生活用品,養成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確實消毒,對於新冠肺炎才是最好的防範。

附註:影片拍攝和確診人數公布時間不同,故正確確診人數以官方數字為準。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