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加州州政府通過了慈濟的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1989年12月9日, 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也正式遷入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正式宣布成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慈濟自此在海外有了第一個分會,也有了一個「凝聚的原點」。從此以後,「美國慈濟基金會」開始以上人「慈悲喜捨」精神為養分,開始在美國土壤上發芽茁壯。2001年,「慈濟美國總會志業管理中心」在南加州成立,2004年正式遷入南加州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並在全美成立8個分會、63個慈濟據點。
當年從加州向外撒播的第一批種子,在多年的努力下,讓各分會近年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也讓「佛教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
談起當年篳路藍縷的歲月,身為「慈濟美國分會」首任執行長的黃思賢,頗為感慨,「當時,大家對慈濟的認識很少,我只能那裡需要我,我就往那裡飛。」惦著證嚴法師「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叮嚀,在一場場「家庭茶會」中,黃思賢以「三機作業」- 錄音機、幻燈機和傳真機 – 的方式,帶著當年的「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的慈濟志工,一步一腳印的開始走入美國社會。
然而,這條近30年的「深耕之路」,也是慈濟志工和美國人民肩併肩經歷天災、重建以及深入社區的紀錄……。
2001年,紐約發生911事件。慈濟志工以行動打破籓籬,近半年的時間,發給3,164個家庭、每戶最高1000美元的補助,總共發出近200萬美元,成為當時第一個提供受難家庭現金援助的亞洲慈善組織。「慈濟基金會」的行動,也讓美國數萬災民以及政府感動了。因此,在2001年11月6日的「美國國會聽證會」裡,「慈濟基金會」受到公開感謝。
從此,美國社會社區人民,對慈濟人藍衣白褲的身影更熟悉了。不時的在各個災難現場,可以看見慈濟志工們拿著環保毛毯、熱食以及災民所需的各種物資穿梭其中。例如,2005年橫掃美國數州的「卡崔娜颶風」,美國慈濟即動員超過1000名志工,以給予「沃瑪現金卡」(Walmart gift card) 的方式,發給22487戶的受災戶、共58,553人,共發出412萬元的急難救助金。並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發動募款,濟助災民。
美國「911事件」以及「卡崔娜颶風」的賑災,可被視為「美國慈濟基金會」的二個轉捩點 。「美國911事件」的賑災讓「慈濟基金」被美國社會所看見;「卡崔娜颶風」的大規模募款則讓慈濟志工們更進一步的思考,如何能更有效的將援助送到災民手裡。之後,慈濟志工們與銀行合作開發慈濟專屬的「現值卡」,之後,證嚴法師也特地為美國設計慈濟的「現值卡」。對於慈濟志工們而言,看到災民因為「現值卡」讓家園重建,發自內心的笑容,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然而,慈善和賑災像是一條無止盡的路,挑戰永遠伴隨著災難而來 ……。
在美國境內,2005年「卡崔娜颶風」之後,緊接著2008「愛荷華大水」、「南加州林火」、2012年「桑迪風災」、2016年「路易斯安納州大水」、2017年「哈維風災」、「瑪莉亞颶風」,到2018年「佛羅倫斯颶風」、「麥克颶風」「坎普山火」……。在中南美洲,也是天災連連,2010年「海地大地震」和「智利大地震」、2011年「宏都拉斯大水」、2014年「海地北部大水」到2016年「厄瓜多大地震」和「馬修颶風」重創海地,2017年「墨西哥大地震」……。越來越多的天災,在在考驗慈濟志工的耐力與毅力。
30 年前,「慈濟基金會」從無到有在美國土地上生根茁壯,30 年後的今天,由於志工們勇於突破困境的努力下,形成一股改變與安定社會的力量。
以台灣為「原點」出發的美國慈濟,在所有志工的努力下,形成了更多的「圓點」,和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角落串聯。美國慈濟的未來,也誠如前任慈濟美國總會基執行長黃漢魁所說:「孔子說: 『三十而立』。對於美國慈濟而言,這『三十而立』意味的是,不只要立在美國,更要立在國際。」這是慈濟志工對自我的期許,也是美國慈濟在未來無數個30年,在美國、在世界努力的方向。
黃思遠、李靜念夫婦於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 CA)申請註冊「慈濟美國分會」。
海外第 一所「靜思堂」啟用 – 黃思賢提供南加州阿罕布拉市 (Alhambra, CA) 的一處房產,為「慈濟美國分會」根據地,「慈濟美國分會」正式成立,證嚴上人特贈「靜思堂」匾額。
「慈濟美國分會」於洛杉機「中華之聲」,播放「慈濟世界」廣播節目。
「慈濟美國分會」- 「靜思堂」遷至蒙洛維亞市(Monrovia) 。
首份刊物 「美國慈濟世界」問世。
成立「慈濟青少年團」,團員均為國中、高中生。
強烈颶風襲擊孟加拉,美國慈濟人首度拿起募款箱,在街頭、在超市門口等人潮聚集的地方,進行募心募款,揭開慈濟國際救援和街頭募款的序幕。
「安德魯颶風」重創南佛羅里達州,「慈濟紐約分會」與「慈濟德州分會」組成「佛州救災小組」,9月至邁阿密堪災,並為十四個重災戶發放。
「美國慈濟義診中心」於「慈濟美國分會」(靜思堂)原址 – 南加州阿罕布拉市 (Alhambra) 開幕,提供免費西醫、中醫和牙醫診療。
德州休士頓遭百年罕見水災,慈濟志工五度進入災區發放慰金,130戶受災受惠。
中西部密西西比河氾濫成災,「慈濟堪薩斯聯絡處」和「聖路易聯絡處」志工,數度深入災區,運送飲水以及發放支票。
「慈濟美國分會」於蒙洛維亞市(Monrovia)成立慈濟海外第一所人文學校。
「慈濟美國分會」開始關懷墨西哥小鎮提娃那(Tijuana)貧困社區。
「慈濟美國分會」志 工於「北嶺地震」當天至震央地區發放飲水和食物。以聖塔克拉瑞塔市(Santa Clarita)為賑災重點,連日發放救濟品,設置洗澡車供災民使用。
「美國慈濟分會」協助大峽谷飛機墜機以及胡佛水霸翻車事故的台灣旅遊團。
墨西哥提娃那(Tijuana)援建的瑪瑞塔(Morita)「慈濟小學」落成典禮。
「美國慈濟分會」於義診中心內設立由閰雲醫師及安家賓教授負責的「骨髓檢定實驗室」。
夏威夷「慈濟義診中心」成立。
加州以及夏威夷成立最早的「慈濟國際人醫會」分會。
美國慈濟志工在「慈濟台灣本會」志工的陪伴下,至秘魯勘災,負責規畫以及執行賑災發放活動。
美國慈濟志工參加「台灣非政府組織」組成的「喬治颶風勘災團」,首度到多明尼加以及海地勘災,並到多明尼加以及海地發放。
「大愛電視」首次播出中英雙語字幕的「人間菩提」。
慈濟第一部「大愛醫療巡迴車」啟用,內部設備符合一般牙醫規格。
啟動「贈書計劃」,地域由南加州擴展至北加州及東岸的華府地區。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慈濟美國總會成立指揮中心。紐約和新澤西慈濟人在紐約Pier 94、新澤西自由公園、紐約華埠設置關懷站,發放應急物資和慰問金。
「慈濟花蓮本會」發動「一人一善,遠離災難」運動。美國慈濟人在西澤西自由公園以及科學中心為911罹難家屬舉行 祈福會,並陪伴二十多位家屬搭乘渡輪,重返災難現場憑弔親人。
中美州國家薩爾瓦多兩度遭地震襲擊,慈濟兩度前往賑災、義診,並興建兩處「大愛村」。
「慈濟夏威夷義診中心」至受颶風侵襲的夏克島義診。
「慈濟紐約分會」與「艾姆赫斯特醫院」(Elmhurst Hosptial)合作,於法拉盛(Flushing)鬧區 啟用健康門診中心。
「慈濟人文」列入全美慈濟人文學校常態課程,啟發學 生「慈悲喜捨」以及「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慈濟夏威夷義診中心」至美屬薩摩亞 (American Samoa)義診。
「慈濟美國教育志業基金」正式成立。
「慈濟北加州分會」開始「贈書計劃」。
慈濟與美國教育、慈善合作「送愛到南非活動」,呼籲全美「慈濟人文學校」捐募書籍、文具、禮物至南非慈濟小學及托兒所學童。
「慈濟美國醫療志業基金會」正式成立。
自9月4日開始,全美慈濟志工在休士頓圓頂體育館以及波蒙特的收容中心對「卡崔娜颶風」受災戶進行發放,也擴展生活援助至其它受災區。
慈濟人至德州、路易斯安那州以及密西西比州為「麗塔颶風」(Hurricane Rita)受災戶發放物資。10月15日首次於德州波蒙特市(Beaumont)使用標有慈濟標誌的「現值卡」,濟助受災的警消人員。
全美慈濟會所陸績推出各種社教課程。
慈濟在美國第一所正規學校「大愛幼稚園」在加州蒙洛維亞市(Monrovia)舉行創校開學典禮。
慈濟成為「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National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Active in Disaster )的會員。
「慈濟美國總會」成立救災協調中心,全美22州慈濟人為南加州林火災民,發動募心募款。
啟動 「免費報稅服務」,為中低收入戶人提供免費報稅服務。
「慈濟醫療基金會」增設牙醫門診中心和中醫門診中心。
慈濟與「美國紅十字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全美慈濟志工至愛荷華州悉達瑞比(Cedar Rapids, Iowa)和佩羅市(Palo, Iowa)進行十天發放。
慈濟每年冬季與南加州「東聖蓋博谷服務街友聯盟」(East San Gabriel Valley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 )合作,大愛醫療車每周二次到收容街友的教堂,提供牙齒診療。
慈濟連續四年與偏遠地區醫療組織合作,每年一次於加州舉辦長達「八天」的大型義診。
「慈濟美國總會」開始製作「美國慈濟觀點360」(US Tzu Chi 360)全英語發音的電視節目。
1月12日,海地發生規模7.0的大地震,全美慈濟志工前仆後繼,連續四個多月分梯次前往海地進行大規模的賑災工作。
「威明頓門診中心」(Tzu Chi Community Clinic, Wilmington)啟動,服務南洛杉機社區。
「慈濟新澤西分會」啟用「食物倉儲」,讓社區中負擔不起食物的家庭,每天來領取蔬果和素食品。
獲得「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的「特別諮詢」地位。
電子版英文月報透過網路發行。
「慈濟美國總會」的「慈濟慈善志業發展室」向全美推動 「幸福校園計劃」。
全美慈濟人讓當地旅館有中、美、西、日四國語言的「靜思語」。
「幸福校園計劃」在海地的太子港(Port-au-Prince)啟動,濟助三所學校貧窮學生的學費,提供熱食和課後輔導。
「桑迪颶風」重創東北各州,慈濟提供受災者毛毯、熱食以及總值千萬美元的現值卡。
讓美國監獄裡的受刑人可以看到中、英、西、日四國語言的「靜思語」。
「美國慈濟義診中心」更名為「佛教慈濟醫療中心」。
慈濟獲「全美急難救助志工年度最佳會員」獎。
慈濟增眼科醫療車,提供免費檢驗和配鏡服務。
北加州分會開始在矽谷的苗必達市(Milpitas)提供牙科義診。
援建海地聖恩修女會(Sister of Saint Anne)三所學校啟用典禮。
2月23日,慈濟美國北加州分會舉行北「加州志業園區」改建動土典禮,由分會執行長謝明晉和聖荷西市議員朱感生等人主持,志工及民眾近二百人共襄盛舉。
3月17日,慈濟與紐約莊嚴寺國際佛教僧尼總會(International Buddhist Sangha Association)監獄佛學函授學校合作,定期郵寄《美國慈濟世界季刊(Tzu Chi USA Journal)》給各監獄函授學校的學員。
3月22日,聖谷愛滿地聯絡處啟用典禮,菩提寺照初法師和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等人共襄盛舉。國會議員趙美心辦公室代表及加州眾議員周本立頒贈社區貢獻獎,表揚慈濟對社區的付出。
10月10日,加州核桃市教育志業園區啟用典禮,靜思精舍德悅、德禪師父和全美慈濟分會執行長等人共同揭幕,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夏季昌等各界貴賓及慈濟志工逾五百多人觀禮。
10月18日,慈濟美國教育志業基金會募款購地,自建第四所大愛幼兒園。休士頓慈濟大愛幼兒園設址德州分會,10月18日於分會舉行啟用典禮,定於11月3日開學。
1月17日,西非獅子山共和國受伊波拉病毒疫情影響,導致糧食短缺。慈濟基金會經美國志工史蒂芬‧豐巴(Stephen T. Fomba)促成與天主教明愛基金會自由城分會(Caritas Freetown)和希利國際救濟基金會(Healey International Relief Foundation)合作,為病患及家屬提供物資援助。
5月28日,美國庫菩提諾(Cupertino)市政府舉辦「2015年社區服務獎(Crest Award)」頒獎典禮,慈濟北加州分會首度獲得表揚,分會執行長謝明晉代表接受市長羅得‧席克(Rod Sinks)頒發獎狀及獎牌。
11月20日,美國總會啟動「大愛蔬果車」計畫,發放生鮮食物給弱勢家庭學生。首次發放活動於南加州聖伯納汀諾印弟安泉高中(Indian Springs High School)舉辦,並提供義診以及義剪服務。現場共發放二百八十四戶。
12月8日,發起「111世界蔬醒日」連署,前進聯合國運動,推廣「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活動。全球慈濟志工透過網路活動、走上街頭以及深入社區做宣導,期望能在2017年1月11日,達到獲得111個城市支持,並募集1,110,000人響應的目標。
8月26日,哈維颶風(Hurricane Harvey)於25日,由德州首次登陸美國,所挾帶的豪雨造成休士頓及附近城鎮發生嚴重洪患。慈濟志工從9月9日至9月30日完成26場發放,受惠人數為30,248人。
9月24日,墨西哥地震之後,慈濟啟動第一梯次勘災團,一行共六人,分別由美國洛杉磯、新澤西及紐約搭機於24、25日先後抵達墨西哥,並於25至30日先後前往莫雷洛斯州荷呼特拉市(Jojutla)和墨西哥城霍奇米科市(Xochimilco)勘災。
10月9日,美國加州北部8日發生森林大火,火勢波及納帕(Napa)、索諾馬(Sonoma)等八個郡,逾兩萬人緊急撤離。慈濟聖塔羅莎聯絡處9日展開援助行動,備妥熱食、水果送往庇護所。
12月18日,慈濟海地會所倉儲於8月17日動工,美國慈濟志工進行建物查驗,並完成完工驗收。
1月11日,在太子港舉行慈濟海地志業園區啟用典禮,與會來賓包括海地不同黨派政界領袖要及各宗教領袖等五百多人。典禮後有大米捐贈以及歲末祝福。同日「111世界蔬醒日」全球連署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4月12日,波士頓志工參與美國東北地區希望與援助高峰會。此會議目的是集合東北部急難救助團體,讓彼此認識,了解各組織可提供的資源,以利在急難發生時,讓資源調派過程,更有效率。
6月28日,舊金山愛麗絲格里菲斯(Alice Griffith)社區發展中心(UrbanStratagies)邀請全美數位教育局長和教育菁英,探討如何在貧窮社區結合慈善團體提昇教育水平,並邀請舊金山慈濟幸福家園志工們現身說法。
9月8日,位於紐約曼哈頓慈濟法脈宗門中心啟用。
11月8日,北加州發生坎普大火,造成超過九千棟房屋燒毀。這是加州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林火災難,南加州地區,伍爾西大火也同樣引起大災難。因此,慈濟美國總會成立防災總指揮中心,北加州分會也成立防災協調中心,並在各災區成立服務站。
訂閱我們的電子簡訊,把最新消息傳送到您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