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帕哈羅 一場非典型性發放之旅

北加州分會  |  2023年5月4日
The back of Tzu Chi volunteer and Pajaro Flood survivor embracing each other

作者 /何麗珊、陳寶如、謝明晉
編輯/羅奇華

真誠的眼神,溫和與耐心的語言,一場對話的時間,北加州志工與災民便心心相惜。攝影/蔣國安

「車房社區」一對一,星巴克咖啡館約會見面⋯⋯ 4月15,16日北加州志工對一個月前因帕哈羅河潰堤(Pajaro River)而受災的家庭進行了「非典型性發放」。

雖然真正受災戶數不多,但北加州志工卻遇到了賑災以來最多的挑戰。本以為水災退後災民們回家發放一定很順利,但事與願違,一個月來,尋找發放場地屢遭挫折,志工們不得不每天奔波甚至最後必須走入災區,挨家挨戶發傳單,地毯式搜尋受災戶。

Tzu Chi volunteers hanging up the Tzu Chi banner
有了瑪麗亞的幫助,發放終於得以進行,北加州志工們正在為發放做準備。攝影/蔣國安
Local resident Jovanna Collazo was the Spanish interpreter for the distribution, explaining the cash cards to her mother
當地居民喬安娜·克拉左成為了發放的西班牙語翻譯,她正在為媽媽講解現金卡。攝影/蔣國安

面對這樣的考驗,「做好事真的需要這麼辛苦嗎?」志工們不禁質疑。但一想到災民們多是收入不多的農民,原本三月是開始種草莓的季節,但現在大水讓這一切寥寥無期;一想到他們依賴的小小車房屋被水淹沒發霉無法居住⋯⋯等等的不捨,志工們便重振精神,繼續前進。終於在發放前幾天遇到了災民瑪麗亞·克拉左(Maria Collazo),她提供了自己所居住的車房社區協助15日的發放,而這也是北加州賑災以來第一次在災民住所發放。當天,等待已久的24戶災民全數出席。而隔天 ,志工們直接將鄉親們約在星巴克,像交朋友一樣,輕鬆聊天,用另類方式發揮著「慈濟人文」,紓解著災民們心靈的創傷,效果奇佳。兩天「非典型發放」下來,一共幫助到了43戶災民,將帕哈羅水災賑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回不去的家

諾爾瑪(Norma Estrada)一家七口住在只有三百六十平方英尺的窄小移動房屋裡已經15年。他們的家就在發放地點的正前方,雖然外面看起來沒有任何損壞,但裡面滿是霉菌,已經不適合人居住,目前仍在等待政府部門進行勘查評估。河水暴漲潰堤當天,諾爾瑪與丈夫帶著五個孩子撤離了家園,之後一個月一直寄住在親戚家。一個禮拜前,親戚請他們搬到旅館去,為他們支付了一個月的費用,但之後的生活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

發放當天諾爾瑪十九歲的女兒亞力杭德拉(Alejandra Jimenez)也一同來到了現場,會說英文的她在旁翻譯。當母女倆了解到慈濟的援助金來自很多善心人士每天的善念時以及竹筒歲月精神後,主動要了五個竹筒帶回家,並相信在慈濟愛的力量協助下一定會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Pajaro resident Gloria Fernandez sitting on the sofa
葛洛莉亞·費爾南德斯向北加州志工講述著她的故事,講述著她在被當地警察和消防隊救出前的絕望。攝影/蔣國安

從陌生到心心相印,在慈濟只需要一次對話的時間。葛洛莉亞·費爾南德斯(Gloria Fernandez)依舊介懷災害發生當天,住在鄰近的三個女兒沒能及時協助,使得住在移動房屋裡的她與先生兒子受困,最後被救援團救出。當志工以西班牙語讀著上人的慰問信時,依舊籠罩在災難恐慌中的葛洛莉亞眼眶泛淚,用虛弱的聲音表達著謝意。信中傳遞的愛與關懷,打動了葛洛莉亞讓她釋懷,語言沒有隔閡,膚慰著苦難的心靈

當著忍辱鎧,忍此諸難事此次帕哈羅水災發放真的印證了這一偈文」北加州志工感慨「做善事要諸多忍耐,不是想做,一定會有因緣。」帕哈羅水災賑災還在繼續,雖然這一次發放的過程很曲折,但志工們真正領悟到了只要誠心和不怕吃苦,及時把握因緣總會有回報。

加入我們,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