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長島管弦樂團 用彈奏音樂的手發放物資

紐約分會  |  2020年5月29日
TzuchiUSA_youth-Orchestra Long Island-distribution-coronavirus-relief_0000_IMG_5477

作者 莊淂隆、秦惠儀

慈濟長島青少年管弦樂團成員,在「麥當勞叔叔病童中途之家」前,舉著物資自拍。攝影/莊淂隆

疫情發生後,慈濟長島青少年管弦樂團(Tzu Chi Orchestra Long Island)暫時是無法聚在一起彈奏美麗的旋律,但他們想了方法,共同譜出「愛的行動」樂章。

樂團大力士

慈濟長島青少年管弦樂團成立於2013年,將音樂與慈善結合是樂團的特色之一。自2015年開始,樂團每年都會兩度前往 「麥當勞叔叔病童中途之家 (Ronald McDonald House,簡稱RMH)」,響應他們「小手幫助小手」的活動,樂團成員除了烤餅乾給病童家屬吃,並會演奏一些優美的曲子給在場的人聽,而樂團家長們也會參與烹煮一頓香噴噴的中式蔬食餐,讓病童家屬們享用。

但這些活動,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走調,團員無法再去和病童及病童家屬互動,而原本是給病童家屬住宿的房間也都挪給隔壁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住了,家屬們只能搬出去,想要陪孩子必須約時間回來看。由於很多家長住在國外或是外州,因為要長途往返,幾乎無法前去探視,有些家長還沒有車,讓探視孩子的路程更加艱辛漫長。而在長距離的風塵僕僕後,好不容易見到孩子,想要多相處一些時間也無法,親屬必須在一個小時後離開,所以RMH準備愛心包給這些遠道而來的家長們,裡頭的乾糧或麵包,可能就是病童家長一天中唯一的一餐……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團員們悉心為家長準備的愛心包,補充能量。攝影/莊淂隆
團員們把給院方的口罩和愛心包分裝好。攝影/莊淂隆

5月12日樂團團長莊淂隆協同音樂總監宋淑慧、行政副總監陳柏年及活動公關幹事葉欽慧,帶著500只醫療口罩及60包的愛心包前往RMH。愛心包裏有一張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的慰問信、五只口罩、一盒靜思黑糖餅、一包巧克力粉、一碗素食杯麵及一包薯片和巧克力夾心餅隨身包。 

當天大家都變大力士,一人搬兩箱,一手一箱!攝影/莊淂隆

RMH的經理喬安·狄克森(Jovann Dixon)看著前來造訪的每位樂團成員,雙手都捧著兩大箱物資,感動又開心。她說現在人力非常吃緊,又要特別注意安全,同時還得安排病童家長們的拜訪,種種的壓力讓他們快要吃不消。

你們捐贈的口罩讓我們安全上多了一層保障,帶來的愛心包也為我們節省許多打包時間!這也讓家長很方便領取,拿了就可以去探望自己朝思暮想的孩子,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多陪陪孩子。

TzuchiUSA_youth-Orchestra Long Island-distribution-coronavirus-relief_0005_IMG_5479
喬安和樂團成員分享院方最近情況。攝影/宋淑慧

院方人員都衷心希望疫情快快過去,少了慈濟樂團成員的陪伴,麥當勞叔叔病童中途之家少了許多歡笑。喬安很期待病童及家長們可以再次和樂團成員們一起烤餅乾、煮蔬食,也再次聽見樂團帶來的美妙樂音。

有了來自全球的愛心物資,又有樂團夥伴們的大力支持,所有人都在疫情蔓延、辛苦不便的時刻,依舊願意用「行動」,持續譜出感動人心的樂章。

TzuchiUSA_youth-Orchestra Long Island-distribution-coronavirus-relief_0003_IMG_5474
五年來每次的烤餅乾及表演總是行程滿滿,從來沒機會跟麥當勞叔叔拍照。5月12日團員第一次跟麥當勞叔叔拍照,意義非凡。攝影/莊淂隆

而行動,不止於此。

用竹筒籌熱食

當大家都在家裏避疫的時候,長島青少年管弦樂團公關組負責人葉欽慧主動四處打聽能為社區出力的事情。 她再度跟團員捎來訊息說, 在長島慈濟大愛幼兒園預定校址附近, 有一個低收社區,裏面住的多是耆老, 甚至有部份老人家有精神健康方面的疾病,在這段時間非常需要協助。  

這些耆老們一向都是由猶太社區中心(Jewish Community Center) 負責照顧與關懷, 平時會在中心舉辦定期老人活動, 並提供免費午餐。但疫情期間,耆老們需要居家避疫, 連生活上的購物都很困難了, 更無法出門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與用餐。 疫情不斷延長的情形下,猶太社區中心也出現物資與人力上的緊繃,備感壓力,所以希望有更多的團體來一起協助。猶太社區中心的工作人員為過去兩個多月來, 提供給居家耆老們大同小異、冷的餐點種類而煩惱之際,聽到慈濟志工可以為長者們準備免費中式素食餐點,都很歡迎,慈濟志工更樂於積極推素 。  

經過評估後,樂團志工決定至少可以向猶太社區中心承諾兩次免費午餐的發放。  志工們討論籌募餐點費的方式,定下短期目標是要募到60份餐點,約600美元,  因此樂團用竹筒歲月的精神, 鼓勵大家用竹筒回娘家的活動 ,一起來響應這個行動。 甫將消息發到樂團互動的社交平台上, 團員及家長們都很熱烈地開始接龍, 報出為籌募餐點費而認捐的竹筒數量,當數字不斷增加時,樂團志工們的心中也充滿了感動。樂團多年來努力推動慈濟人文及行善助人的精神, 終於把人人無形的愛心,化成實際的行動。 最後認養的餐點份量達到了205份, 遠遠超過原來所定的目標。 

志工前往金鼎軒餐廳取剛做好的素食熱餐,要快遞給社區老人。攝影/葉欽慧

有了經費,志工們也去了解配合送餐的金鼎軒餐廳的作業。餐廳老闆陳珠武的三個孩子都是長島慈濟人文學校的學生。平時陳先生夫婦對學校的活動也熱心幫助。 很多時候辦大型活動, 他們都會捐出很多素食來義賣。 每星期日太太鄧麗玲也在學校當愛心媽媽。這波疫情, 餐廳生意大受打擊,他們只能留下一位廚師加上夫妻二人合力來打理所有的事情, 希望能熬過這段經濟蕭條的苦日子。 透過志工們訂購餐點, 也多多少少幫助他們在生意上有些收入。 

猶太社區中心的人員表示, 由於這些老人, 有些有精神上的問題,所以慈濟志工無法直接跟他們接觸,只能由耆老社區管理員大衛·列辛格(David Lessinger)來代勞,送餐到每位耆老的家門口。慈濟志工一向很希望用比較環保, 不用塑膠袋的包裝方式。 這一次為配合大衛送餐時, 能方便提著袋子的要求,  並順應餐廳一貫的包裝作業,志工們也適時配合他們使用塑膠袋來裝飯盒的方式。志工們能善解地讓老人們先有午餐盒為優先考量, 再求好的方式來圓融發放的過程, 可以理解一個活動都需要大家用心的規劃與配合。 

在熱騰騰的飯盒貼上老人的名字及公寓房號名條, 方便管理員挨家挨戶分送 。攝影/宋淑慧
圓融的發放過程,讓管理員大衛(中)能夠方便送餐。攝影/宋淑慧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暖意延綿

5月15日是第一次送餐,志工們在金鼎軒取到餐盒後,馬上貼上老人的名字及公寓房號的名條。 隨即將熱騰騰的飯盒送往老人社區公寓的大門口, 管理員大衛接過餐盒很感動地連聲謝謝,隨即挨家挨戶去送餐。看著大衛漸遠送餐的背影,心裏對這些老人有些不捨的激動,也對他們將有一餐熱的蔬食午餐,心裏感覺很充實。

隔天一位社區老人瑪格瑞特(Margaret)捎來感恩的信。

“感謝您們的善心和提供給社區的服務,我很高興您們所帶來美味可口的中餐,祝福您們週末愉快。

而上一次送完餐後,志工把送餐的因緣及故事分享到樂團的群組裡。馬上感動了兩位樂團成員的家長, 朱貽安和劉珊,及去年剛離開樂團上大學而且加入大學慈濟青年社團的莊晴卉。她們一同表示也想為耆老們盡一份心力,加入5月28日第二次為耆老送餐。

「在疫情中大家不斷囤積食物,真的很難想像有人是連一餐都沒有的情景。尤其是在長島的Syosset物資相對比較富裕的地方, 若不是自己親眼看見, 還真無法相信。」朱貽安很珍惜能夠有這樣的機會,除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透過樂團,用音樂傳遞美善,自己也能接觸慈濟引導大家見苦知福的人文精神,有機會走出去行善幫助社區,不但送了午餐, 更送上愛及溫暖。

志工莊淂隆、朱貽安、莊晴卉、劉珊為耆老們送餐也送愛。攝影/宋淑慧
志工們準時帶著午餐到達, 管理員David接過餐盒, 感動地連聲謝謝。攝影/宋淑慧

當然這些老人們生活上的困境, 只能在送餐點時舒緩一下,在疫情沒結束前,他們還是無法出門,一天三餐都有待解決。既然他們出不來,志工們就決定走過去,並期許更多有能力的人一同伸出援手,共同在疫情蔓延、辛苦不便的時刻,願意用「行動」,譜出感動人心的樂章。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