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州分會真善美志工;編輯 /李成林
加入茶葉等材料,慈少分工合作,逐一研磨成粉。攝影/劉本琦
「茶道」是在慈濟團體中是人文課程裡的重要的部份,內容可以因應不同的年齡層進行調整,但無論如何的做調整,慈濟人文的那份「感恩、尊重、愛」與「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都離不開人文課程進行中的每一個細節和過程。
客家擂茶與慈濟人文
慈濟德州分會在2024年開始舉辦的慈濟少年班(簡稱:慈少)茶道課程不同於以往,很不一樣的是,第一是「對象」、第二是「茶」。在負責慈少課程的志工白淑宜精心規劃之下,結合慈濟德州分會「茶道團隊」要給慈少孩子很不一樣的茶道課,即便他們曾經參加過人文學校的茶道課。因為這次要喝的茶是「擂茶」,而擂茶沖泡過程較為複雜,卻富含相當多客家文化的精神,在「茶道團隊」的巧妙安排之下,更於慈濟的人文能夠充份的結合。
慈少的平均年齡都在十幾歲,對於動手做的參與能力,很容易就能夠上手,因此進到茶道教室的「洗手淨心,煥然一新」,志工們就讓孩子們自己承擔,讓他們引領其他的孩子完成洗手、淨心,並在介紹完這次的課程後,以柔柔的輕音樂帶領孩子在「淨心」後、也能「靜心」,能夠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融入與投入。
因為擂茶的「泡茶」只是最後一個階段的一個步驟而已,但過程的「做」是與背後的客家文化為何有擂茶、慈濟人文的「合心為善、和氣付出、互愛讚嘆、伸手協力」完美結合。
「合和互協」齊力完成
茶道課的兩位講師陳菊貞及林順堂,都是來自台灣屏東的客家人,他們跟慈少說到客家族群因為曾經的逃難、遷徙,為了充飢、解渴而發展出來的特殊飲食,「擂茶」,一直沿革至今,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茶飲。
客家擂茶中包含了客家人勤勞、節儉、克苦耐勞的意義,因此慈少們在課程中學會愛惜八種不同擂茶的食材,不能在製作的過程輕易浪費;逐一放入食材時,必須用擂棒在擂缽中用力的「擂」,也就是研磨,以現在生活的便利性,家中大概就把食材都放進調理機,按下按鈕,不用五分鐘就完成了,但動手做才能藉此體會原來過往客家人是這樣製作出他們的日常飲食。
每個慈少小組裡,三個人為一組,一人進、一人出,一個人負責擂、兩位同學協助扶住擂缽,累了之後,下一個同學再擂、又兩位同學扶住擂缽,完成的這一碗擂茶,這是一組五位慈少一同「合和互協」齊力完成的。
以「愛心」喝三好茶
在擂茶的過程,整個茶道教室已然香味四溢,倒入溫水後同學再將擂缽裡的擂茶分到每個小杯中,以「感恩心」端捧擂茶、以「尊重心」奉上茶水、以「愛心」對同學微笑行禮。志工張玲玲引導每個孩子,有禮地端起茶杯,喝三好茶,第一口「心發好願」、第二口「口說好話」、第三口「身行好事」。
志工們更備有茶食,給孩子們搭配擂茶食用。志工黃喜燕最後教導孩子「善後人文」,讓慈少們知道,不是只有食用與享受。慈少已是能夠承擔家務的大孩子,應該在結束後一同完成善後工作。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在整個活動中,不只慈少的志工團隊,也在茶道的團隊裡,而還有一個組別,是慈少的家長們,也一同參與、感受與體驗,沐浴與投入這一堂富含人文的慈少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