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志工/張今寶、廖瓊玉/奧克蘭報導
作者/張今寶
慶祝慈濟奧克蘭聯絡處成立20週年,慈濟志工同聚於改建後的新會所歡喜同賀。攝影/蔣國安
「盡管大家做得很辛苦很累,但大家都很高興,因為看到了奧克蘭聯絡處今後可以努力的方向。」兩鬢刷白,銀髮華生的志工江日華,站在重新翻修的奧克蘭聯絡處內,想著過去一年多來和眾多志工協力參與的點滴,看著慈濟志工在全新啟用的多功能會所裡忙進忙出,他揚起了欣喜地笑容。
2022年3月13日週日上午,慈濟北加州奧克蘭聯絡處舉辦會所改建落成典禮暨二十週年慶活動,現場共有79位來賓同聚祝賀,雲端線上聚集了101位志工透過直播觀禮,二十年來歷任聯絡處負責人回首不同時期的故事,與所有慈濟志工展望彼此共同的願景,希望藉由會所翻新後的多方功能人文風貌,推動與當地社區的多元接觸,成為服務社區,安定人心的穩固基石。
北加州奧克蘭聯絡處成立於2002年3月15日,會所起始地點是借用慈濟醫療志工歐理春醫師的診所,隨著活動漸增,志工人數與日成長,需要更大的使用空間,才在幾經轉折後,在附近覓得現址,於2015年遷入至今。慈濟志工以此據點面向舊金山灣區東方的奧克蘭社區,提供慈善、醫療、及人文等多方面的關懷服務。
安全的環境 多元的功能
2018年接任聯絡處負責人的慈濟志工蔡麗君上任後,在承續拓展社區活動之際,同時也看到既有建築空間的狹促,為社區關懷的前置作業造成許多限制與不便;特別是原有廚房非常簡陋,志工們在準備每週例行的街友熱食發放時,需要在廚房外庭院搭帳篷煮食,遇到下雨,進出廚房和帳篷之間更顯不便,容易帶來安全上的顧慮。曾經有一位資深的年長志工不小心被門檻絆倒,越發突顯出改建的急迫性。蔡麗君說:「志工這麼用心在做社區服務,慈濟應該有一個很好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安全地在這邊做。」
蔡麗君更進一步指出,打造一個安全廚房能為多年來持續推廣的素食增添助力。原有廚房設備簡陋,每當素食推廣活動時,往往仰賴志工在家準備,數量和規模自然十分有限。因此在廚房改建時,完全遵照廚房的法規設計,並於完工後取得合法執照。
難能可貴的是有十位慈濟志工配合廚師考試,獲得合格廚師執照。今後,奧克蘭聯絡處有安全的廚房和專業的廚師,如虎添翼,可以有規模的將素食推廣到社區。
我們有一個安全合規的大廚房,十位合格的廚師,將可擴大規模推廣素食,讓料理食物的慈濟香積志工和大眾廣結善緣。
慈濟奧克蘭聯絡處負責人 蔡麗君
聯絡處多了兩間多功能教室,方便日後舉辦更多活動,例如義診活動,過去一年才辦一次,今後可以每月一次;對奧克蘭社區弱勢居民中為數不少的亞裔長者來說,他們將可利用慈濟中醫義診,得到符合需求與偏好的醫療服務。
多功能教室還計畫邀請奧克蘭警局和消防局前來舉辦急難救助講習,加強志工培訓和社區教育;未來還將開展多種講座,成人和兒童的社教課程,為關懷社區的行動奠定紮實基礎。
志工承擔部份施工任務
奧克蘭慈濟志工團隊合作,參與改建工程與搬遷的進行。攝影/蔡麗君
會所的修繕工程,除了專業建築團隊外,眾多慈濟志工也義務參與施工。現年七十九歲的奧克蘭慈濟志工江日華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帶著護腰,全程投入;從動工前到完工後的裝設搬運,陪伴關懷所有參與志工,安排協調工作的進行,讓志工和專業團隊的運作順利圓滿。
他表示,「為了節省經費,志工承擔了部份施工,例如非結構性的管線配置,或是搭建後院儲藏室小木屋和前方舞台等。為了不打擾專業施工團隊的日間工作,志工都是利用晚間和周末施工。許多志工下班後直接到會所趕工,更有退休的年長志工,天天報到,整晚工作,收工時已近午夜時分。」
顧慮資深志工的體力負荷,他經常勸志工不要太過勞累,有一位七十歲的越南裔志工堅持無休,並一再表示:「我到慈濟來就很高興,來這裡有事情做就更高興。」他完成了前方舞台的搭建工作。
志工團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體力,他們承擔施工前後的傢具設備搬運,以及所有工程垃圾的回收清理,為全部工程節省大筆的經費支出。
過去地方狹小,很難放開去做事情,現在地方大了,社區服務就可以多元化、多功能的規劃;不僅是醫療,還可以從教育和人文去推廣,改善奧克蘭的社區安全。
志工 江日華
二十年如悠歲月 細數難忘往事
奧克蘭志工二十年來深入社區,進行冬季發放、老人院探訪、公園打掃、素食愛心義賣等多項服務活動。圖片來源/蔡麗君
志工陳德漢於1992年在美國舊金山成為正式慈濟志工,2002年承擔慈濟奧克蘭第一任負責人 。現年八十五歲高齡的陳德漢坐在舞台上,與歷任負責人一起回顧過往;歲月在他的頭上灑落霜白,細細說來的是奧克蘭聯絡處步步踏實走過的如悠歲月。
在他的回憶中,慈濟奧克蘭初期的樣貌呈現在聽者眼前,志工團隊只有十五人,會務從課後輔導開始,因此吸引學生家長加入慈濟,同時在鄰近大學招募志工學生參與校園服務,通過春季發放關懷社區低收入家庭,探訪老人院等。聯絡處成立之後,關懷服務的規模持續擴大,並獲得政府認可,觸角延伸到阿拉米達縣(Alameda County)監獄獄友的每月定期訪視。此外,還有會所附近和中國城的掃街服務,提供街友熱食等。
二十年的社區服務如焉走過,陳德深看到修繕後的會所將提供更多元的活動,臉上有著欣慰,他動情地說:「現在的志工非常多,所以我們做的更好了,可以提供比以前更多的服務項目,社區對慈濟更看重了。」
陌生到熟悉
二十年前,現年七十六歲的志工張秋紅看到一本「慈濟道侶」月刊,對於文中提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慈濟感到好奇。2002年,奧克蘭聯絡處剛成立兩個月時,她第一次走進會所,回憶當時的心情,她說:「我感到十分失望,因為它不是廟堂,只是一個小小的地方,供奉一尊像是家中供養的小小觀世音菩薩,牆上掛著一幅我不知道名字的法師照片。」
從陌生、好奇、懷疑,進而走入慈濟,張秋紅在第一任負責人陳德漢的引導陪伴下,認識了證嚴法師所帶領的慈濟美善世界,進而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成為一名慈濟志工。她坐在小小地會所裡,打電話向人們介紹慈濟,走入奧克蘭社區,在鄰里街弄間做慈濟事。於是,她漸漸走出丈夫離世的憂傷,慢慢能夠面對更年期的不安,並在每一天的開始,往愛心竹筒投入一個銅板,許下一個好願,成就用心付出的每一個好日子。
二十年後,志工張秋紅坐在新完工的多功能教室裡,看著從老至幼不同年齡層,說著台語、華語、英文、廣東話、越南話、甚至潮州話,各種語言背景的志工來來往往,滿心歡喜,她是奧克蘭聯絡處成立時第一位不是說台語的越南裔志工。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覺得太高興了,因為我所見到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有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來到慈濟。
志工 張秋紅
在慈濟奧克蘭聯絡處慶祝二十週年,展開新頁的時刻,張秋紅二十年來的慈濟志工經歷,何嘗不是為慈濟在社區成長茁壯,發展成為一個不分宗教種族,多元服務的慈善團體,做了一個最好的歷史見證。
慶祝二十週年的典禮上,志工帶著小朋友用手語歌曲「大愛讓世界亮起來」,大聲唱出眾人心中的感動和喜悅。慈濟志工以感恩的心,為奧克蘭社區守護每一個平安的夜晚,虔誠祈禱奧克蘭眾多志工所匯集的如螢火蟲般的愛心,在需要的時刻,點亮每一個黑暗的地方。
關愛社區的行動,需要一棒接一棒的傳承,邀請您加入【慈悲行動力:2022慈濟健走】行列,為人本醫療和全人教育募款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