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培訓慈誠委員 靈山法會雲端同精進

北加州分會  |  2021年7月21日
Play Video

作者 /劉鐘玲

加州在六月逐步解封,16 位新慈委在北加州分會,由執行長謝明晉,代表證嚴法師授予慈誠委員名牌、及戴上佛珠。攝影/朱文廣 

美國北加州自從2020年的3月17日實施居家防疫開始,近15個月裡,雖然很多實體的活動受到限制,但是共修聞法卻為未因此而延誤。在6月12日和6月13日這兩天,舉行這一年度見習培訓精進營隊的最後一次實體課程。培訓幹事志工呂佩中説到,規劃精進培訓課程的最大的挑戰是要讓新發意的見習培訓菩薩透過線上課程仍然能感受到大家的道氣,讓初發一念心能恆持不變。呂佩中非常感恩工作團隊因應疫情,有效率地調整各項事宜,課務組把握雲端無國界的因緣,廣邀世界各地的志工來分享,大家克服時差,同在雲端,一起參與莊嚴的靈山法會。

美國總會執行長陳濟弘期勉大家此生即得人身、得聞法、得遇名師,視志業為使命,發心立願,在人間做更多的付出,承擔更多的事情。

終於回到慈濟北加州分會共修,志工練習問訊、禮佛三拜,第一堂課演練禮佛問訊,讓起落更如法。攝影/朱文廣

全職家庭主婦一雙繡花鞋走過了28個國家

前紐澤西分會執行長林慮瑢當年本來想安心當個全職的家庭主婦,沒想到一腳踏入慈濟大門,至今近30年從未後悔。回想1993年,第一次拜見證嚴法師當下就皈依,發願生生世世的追隨,生命從此更寬廣。以前每天忙忙碌碌,顧先生、孩子、家庭,此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直到遇見證嚴法師,才發現自己的良能,想都沒想過家庭主婦可以這樣做慈濟。至今,一雙繡花鞋走過了28個國家。

雖然已到退休之年,但是仍然心繫慈濟,聽從證嚴法師的話,把慈濟人的家顧好,於是舉家西遷,搬到南加州,在疫情期間顧好總會園區。林慮瑢鼓勵所有的志工,要能夠把握因緣,珍惜能做就是福。要把事做好、把家顧好、把人帶好,和眾生結好緣,以真誠心待人,懂得感恩,跟隨證嚴法師走入法華世界。

莫忘那一人、德慈師父 兩三事

德慈師父於2021年5月26安詳的往生,世壽87歲。德慈師父是在1964年、30歲的時候皈依證嚴法師,那年,證嚴法師二十七歲。德慈師父是證嚴法師的第一位弟子,他一心向佛,拜證嚴法師為師的心意堅定,破了證嚴法師三不願之一不收弟子的願。

北加州志工劉慈瓏娓娓道來,慈濟的歷史和德慈師父的故事。德慈師父認為能出家是一種福報,能跟隨證嚴法師也是好因緣,身為證嚴法師的第一位弟子,德慈師父說過,雖然很辛苦,生活清苦但是精神富足,造了很大的福,慈濟能幫助這麼多的苦難人。

德慈師父和證嚴法師的師徒緣50多年,證嚴法師不捨,師徒情不隔離,因緣還是不斷地再接再厲。證嚴法師説德慈師父比她有福,德慈師父廣結好人緣,殷殷教導後輩,塑立靜思家風典範,菩薩道要繼續走,先走的人先發願、先回來、先鋪路,生命終究會逝去,心存善念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劉慈瓏説要和德慈師父一樣「會跟」,緊緊跟著證嚴法師 。

TzuchiUSA-nca-commissioner-training_0001_51245987569_953983f83e_k (1)
佛心師志和胸花。攝影/蔣國安
TzuchiUSA-nca-commissioner-training_0002_51245222831_3b340354b7_k (1)
慈委名牌、佛珠、證嚴法師法相。攝影/蔣國安
TzuchiUSA-nca-commissioner-training_0003_51250387248_3267884f47_k (1)
執行長謝明晉代表證嚴法師授予慈誠名牌給新慈誠張上彬。攝影/朱文廣

德宸師父「靜思法髓妙蓮華、隨師見聞」

台灣本會的德宸師父提醒,要隨時感受到證嚴法師的憂心和關心。慈濟55年來,足跡遍佈124個國家地區。證嚴法師不曾出國、未曾到過南非,但科技的發達,6月1號與南非雲端視訊雲端,一條線就可以連到非洲幾個國家。

慈濟的全球已受證志工有八萬多人,以南非來説,志工在當地闢福田,勤耕耘,慈濟志工帶著當地黑人志工,再帶動更多的當地本土志工,啓發善良的種子,發揮生命的光亮。青年幹部們主動關懷貧困的白人社區,一代一代的傳承,不斷地擴展,就是無量,窮困者得轉貧為富,心靈富有。

南非當地志工莎拉米拉(慈明)年近80歲,曾確診新冠肺炎,但是他說人生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他和證嚴法師約定好,要好好照顧約堡社區的苦難眾生,證嚴法師沒有休息所以自己也不能休息。要翻轉非洲一定要培養當地的人才帶入慈善之門。

德宸師父說生活中最實在的就是無常,在無常中要一切如常,弟子們常說要多看師父,多見幾面,現在只要把線拉開了,就可以在雲端見面。

菩薩道上的信願行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執行長簡慈露分享他在菩薩道上的信願行。簡慈露從小身體不好,喜歡算命,曾經有算命師說他在42歲時有生死劫,三十多歲的時候認識慈濟,就開始做慈濟。有一天突然想到自己已經過42歲,真是一善破千災。過去這一年多,馬來西亞也有疫情,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去做事,但是可以用心去傳法,馬來西亞在2020疫情之間募到的善款就比2019年募到的更多。簡慈露期勉所有的人對於證嚴法師的教誨,要用心聽、用心感受、用心做出來,起心動念要是善。

禁令解除 相聚共修聞佛法

闊別了15個月之後,6月13日是首次重新回到北加州園區實體上課的日子。為了確保所有參與人員以及會所的防疫安全,工作團隊一大早七點便開始在園區佈置動線,按照CDC 聖塔克拉拉縣(Santa Clara County )的防疫規則做安排,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實名登記、量體溫和戴口罩。

闊別了15個月之後,第一次重新回到北加州分會實體上課,志工報到時實名登記、量體溫、戴口罩,繳交CDC 聖塔克拉拉縣的疫苗接種文件。 攝影/蔣國安 

志工羅蘭華說好開心,終於回到北加州園區上課,這是這一年度最後一次上課,也是第一次回到園區實體上課。她分享線上跟實體上課有很大的不同,就像一樣是聽證嚴法師的開示,在感恩堂聽,證嚴法師說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直接到心裡面,那種感動真的是不一樣。像是如何禮拜、如何問訊,之前在螢幕上學的和親自來做一遍,感受就很不一樣,很期待明年可以在園區和大家一起實體上課。羅蘭華說,這次回到園區、看到大家,發的願更大,更堅定自己要走的路,疫情的控制,加州的重啓,除了可以實體上課學法,更可以實際做志工,投入志業。

志工羅蘭華好開心,終於回到北加州志業園區上課。攝影/朱文廣

不同的慈濟因緣,同樣的菩薩道

來自中國雲南的山東姑娘徐國卿,第一次接觸到慈濟是在十年前(2011年)。當時,她到昆明的翠湖公園,看到一個攤位上只有一個人的書(證嚴法師的著作),覺得很好奇,買了一雙環保筷和一個靜思語貼車上的貼紙,結帳時志工送了一個環保小冊子和一張靜思語好話100句。徐國卿覺得這個組織很特別,很有社會責任感,例如:它會教人如何省水、省電、做環保。之後,她打電話到昆明的聯絡處,表明想捐款的意願,當時接電話的志工柴祖芳邀請徐國卿到聯絡處看看,在柴祖芳的接引下,徐國卿加入了慈濟的志工行列。

志工羅瑞仙為新委徐國卿別上胸花。 攝影/蔣國安

2014年,徐國卿第一次來到台灣,第一次見到證嚴法師,很感動,有回家的感覺,收穫很大。她印象非常深刻,那是第一次旅行只帶著慈濟的制服,穿著制服上飛機也穿著制服下飛機回家。

因為徐國卿的先生一直很想來美國,但她並沒有意願,因此,心裡一直在拉鋸,最後徐國卿選擇讓步,跟著先生來到美國。四年多前剛到美國,面對新的環境,挑戰很多,過得很辛苦。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生活比較安定後,徐國卿找到了舊金山支會,重新加入志工的行列。她開始對志業的投入,有了承擔,心也慢慢地安定。她常和朋友說,慈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有慈濟,不再容易患得患失。徐國卿從加入慈濟的第一天到受證,前前後後有11年,她覺得這是一條值得走的路,很感恩在薰法香聽到證嚴法師每天對弟子反覆的叮嚀,受證的這一天,真正踏進慈濟的大門。

在異鄉找心的故鄉

志工永真的媽媽是台灣桃園的委員徐鳳英(1995年受證),因為媽媽的關係,他加入慈濟。五年前因為徐鳳英先生工作的關係,全家搬來美國,那個時候徐鳳英就鼓勵永真在美國尋找一個心的故鄉,所以一到美國,永真就開始尋找當地的慈濟,主動找會所和志工聯絡,因此進入北加州分會。

新委永真(前排中)、王佩云(前排右)經藏演繹。攝影/朱文廣

因為媽媽是慈濟志工的關係,永真小時候在台灣也參加過慈青,後來由於工作的關係,中斷了慈濟活動。來到美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慈濟,加入志工行列。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員,讓永真有很大的改變,從一個方方正正的人,漸漸地修掉了稜角。

永真分享二句在慈濟對自己很受用的話,第一個是初發一念心:秉持著初發心,才能一直走下去;第二句話是縮小自己:縮小自己才能跟群體做圓融,跟大家做互動,還要時時感恩。

從慈青拓展人生路

這次受證慈委中最年輕的志工是林泳游,她目前是舊金山公立小學四年級和舊金山人文學校的老師。林泳游是慈青學長,加入慈濟的因緣是慈青社。因為覺得自己在高中的時候圈子比較小,所以想要在上大學的時候找一個組織(社團)來參加,2012年在確定自己要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讀書時,就開始在網上搜尋學校社團的資料,因此加入慈青社。

執行長謝明晉為林泳游別上名牌。 攝影/朱文廣

第一次參加社團活動,林泳游覺得志工和學長大家很親切,很喜歡社團的氣氛,因此留在慈青社,之後加入慈青幹部,大三那年自我挑戰,承擔了慈青社社長。一直以來在慈濟都有志工的陪伴,參加很多海外和美國本土內的慈青活動,學了很多如何可以讓大學生加入慈濟、慈青,也學了很多的法(法譬如水的課),學習如何把法放到人生當中。

林泳游從高中的時候跟著家人學佛、到佛堂,知道吃素對動物和大自然很好,起了慈悲心,開始吃素;她很堅持繼續吃素,學習煮素食,認為吃素可以增加自己的慈悲心。

慈濟路上相互補位 家庭志業皆圓滿

16位新慈委當中有一對是慈濟道侶,越籍華裔劉國寶和妻子馬珊珊。劉國寶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護理學院的教授,馬珊珊目前任職Sutter Health 顧問(consultant)一職(前戴維斯大學附屬醫院的藥師)。

劉國寶和馬珊珊在慈濟路上彼此相伴。 攝影/朱文廣

劉國寶和馬珊珊參加慈濟的因緣是因為孩子。八年前,在音樂比賽的頒獎典禮,一位家長詢問他們願不願意帶孩子到養老院表演,那時候女兒十歲、兒子八歲,想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孩子可以學以致用,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就接受了養老院表演的邀約。那個時候不知道這是慈濟的活動,對慈濟也不了解,但還是一個月一次的帶著孩子來到養老院。大概經過了兩年,開始想著可以對慈濟多了解,看看自己可以多做一些什麼事。

四年前,認識慈濟已四年。那個時候孩子也參加慈少班,在沙加緬度第一次有慈少班的活動,雖然架構不是很清楚,夫妻兩個人也跟著其他志工參與慈少班的成立;第二年志工詢問他們有沒有參與見習培訓的意願,夫妻兩人討論之後決定一起參加見習培訓的課程,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慈濟。二個人同步同方向,踏上菩薩道。

劉國寶說帶著孩子去療養院的過程中,對慈濟有多一點的了解,最感動的就是看到慈濟在國際上的賑災,感覺到自己很渺小,應該要多參與貢獻力量,幫助人間的苦難。

馬珊珊在2020年接受志工的推薦接下沙加緬度聯絡處副負責人的職務,馬珊珊表示一開始其實是有點退縮,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做好,在疫情期間,上有父母、下有小孩,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圓滿,但是想到證嚴法師說的「對的事、做就對了」,就勇敢地接下了這個職務。劉國寶非常支持太太的決定,表明自己就是去填滿,夫妻一起合作,不足什麼就補什麼。

前美國總會執行長曹惟宗分享他的慈濟因緣,說到對靜思法脈的期望是「傳承」。傳承是每一個志工都要有的責任,有機會一定要讓新人能參與,有參與才能夠有貢獻,產生認同,就會有責任。

見習培訓課程的圓滿是往菩薩道前進的一步,為期二天的見習培訓精進營以「守志奉道續傳承」為主題,期勉大家在菩薩道上能夠繼續勇敢前進,緊跟證嚴法師,堅持初發一念心,把握因緣,努力承擔,以愛接力,舖長情大道。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