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冬雨中深深惦念 那條長長的斯旺頓路

北加州分會  |  2020年12月31日
Play Video

作者 /張今寶

北加州慈濟志工在滂沱大雨中,為西裔農工家庭與山火災民,帶來溫暖的物資關懷。攝影/廖瓊玉

北加州灣區的雨季在冬天的十二月時來臨,慈濟志工在滂沱大雨中開著車,進入灣區南方聖塔克魯茲縣(Santa Cruz County)的戴文波特(Davenport )小鎮後,轉進一條長長的山野鄉間道路斯旺頓路(Swanton Road),車子雨刷來回奮力地刷清眼前的視線,幾戶簡陋的工寮在前方出現,志工停下車,從後車廂拿出了禦寒毛毯衣物和生活防疫包,為這個陽光遺落的馬廄工寮,送上濕冷天氣中的一絲溫暖。

灣區的雨季在冬天的十二月時來臨,慈濟志工冒雨開車,展開冬季關懷。攝影/廖瓊玉

2020年疫情和山火重撃北加州,北加州慈濟志工在夏秋的關懷行動中,心中一直惦念著受疫情和山火影響的西裔農工、清寒學生,和山火災民,特別是聖塔克魯茲縣那條長長的斯旺頓路,蜿蜒曲折在山林和海洋之間,冬天來的時候總是又濕又冷。十二月的週末,志工特別為在這條路上需要幫助的住戶,帶來歲末時的關懷。

志工在聖誕節前夕,拜訪了斯旺頓路上的兩處地點。一處位於山路入口不遠處,由老舊馬廄改裝的工寮,其中住有12戶單身男子和兩戶家庭的西裔農工;另一處是在山路隱蔽深處的自然生活社區,社區內超過80戶民宅房屋,在八月份的聖塔克魯茲閃電複合山火(CZU Complex Fires)中全毀,社區重建長路迢迢。兩處地點志工都捎去冬季物資關懷,包含了慈濟毛毯、圍巾、襪子和外套,方便沖泡的香積飯和香積麵,以及生活防疫包,內容裝有醫療口罩和慈濟布口罩、洗手液、洗髪精、肥皂 、牙膏和牙刷。

慈濟志工黃啟貞的後車廂中,裝滿了禦寒衣物和生活防疫包,四處關懷需要的弱勢民眾。攝影/廖瓊玉

孤寂無助的馬廄工寮

志工在初秋時,為西裔農工家庭的清寒學生捐送電腦時,發現了來自瓜地馬拉的少年路易士(Luis)和父親豪爾赫(Jorge),兩人相依為命擠身居住在一個由馬廄改建的工寮小房間內,老舊的馬廄內簡單地以木板隔間出僅能容下一張單人床空間的十幾個單位,除了路易士父子,其餘都是靠打零工維生的單身男性移民農工,受到疫情和山火影響,日子過得十分艱辛。當時在初秋的濃霧中離開時,馬廄工寮內的景象深刻地留在志工的心中,冬雨來臨時將這份記憶洗刷的更鮮明,雨聲提醒著志工,要在更深的寒冬來臨前為這些孤獨離鄉的移工們,添送一份溫暖。

單身男性馬廄工寮內隔間簡陋,僅用木板隔出能容下一張單人床空間,生活在疫情和山火衝擊下過得十分艱辛。攝影/廖瓊玉

志工黃啟貞、蔣國安和廖瓊玉三人在大雨中開車來到馬廄工寮時,路易士和父親豪爾赫開心地出來帶領志工進入工寮中,為待在狹小床位空間的十幾位農工,送上外套、毛毯和生活防疫包。外面下著大雨,讓農工們只能待在屋裏,但室內沒有暖氣,溫度和室外一樣的冰冷,收到慈濟毛毯,讓這些單身農工們,感受到些許可以依靠的溫暖。在冬天冰冷簡陋的工寮裏,總是讓農工們感到孤寂無助。

2020年的疫情和山火已經讓他們的工作收入銳減,每年冬天農作收成工作正值淡季,農工們往常都到餐廳打零工補助生活,但疫情又起,灣區再度實施居家令,農工們連餐廳打零工的機會都沒有了,收入幾近於零,小小的居所每月房租還是要繳,坐在床上聽外面的雨聲,農工們一點事也不能做,對生活一點辦法也沒有,這就是為什麼看到慈濟志工們還能惦念著他們,還能在大雨中帶來物資關懷,豪爾赫眼神中露出許久未見的開心神情。

志工另外還為馬廄工寮農工們帶來二箱慈濟香積麵和一箱慈濟香積飯,放在公共廚房中讓農工們方便沖泡食用,此外也為兩戶家庭加送洗衣精和盥洗用品。慈濟志工的用心和體貼,讓幫忙翻譯西語的單身農工埃斯梅拉達(Esmeralda)感動地說:「你們如約前來,在大雨中帶來毛毯、外套和口罩這些我們需要的物資,真的太感謝了。」

慈濟志工帶來方便沖泡食用的二箱慈濟香積麵和一箱慈濟香積飯,放在農工們共用的公共廚房。攝影/廖瓊玉

災民重返最後的機會

12月6日一早,沿著斯旺頓路往山林方向前進,志工黃啟貞、張上彬和吉姆、道爾(Jim Toel)三人的車,在往「最後的機會」(Last Chance Road)交叉路口停了下來,等待有人可以帶他們進入深山裡的社區。十月底的山火災民現值卡發放活動中,災民潔西卡(Jessica)告訴黃啟貞,她所居住的深山社區遭山火嚴重侵襲,但這個社區居民以自然生活自力更生方式已久,重建之路更顯艱難;因此志工前來探訪這個人跡罕至的「最後的機會」社區,除了在歲末寒冬時為居民送暖之外,也希望探詢能否能在社區重建工作上,提供協助之力。

不多久有位準備參加社區重建會議的居民開車經過,因此開車前導志工進入社區。這條「最後的機會」山路由社區居民私人自行維護,是唯一一條進出的泥土道路,路面崎嶇不平,僅容單線通行,兩旁的山林被2020年的聖塔克魯茲山火燒得枯槁殆盡,山路的一側是陡峭山崖,山崖下盡是深不見底的林樹矗立其間。根據社區負責道路維修的居民史帝夫(Steve)所說,山火來襲之前,此地就有罕見的怪風產生,將許多大樹吹倒,山火來臨時,居民緊急疏散,有位居民撤離不及,路上已被山火包圍,他只好退回社區平時集會廣場,但山火步步逼近,都燒到車上了,他只得棄車而逃,到處尋找躲避之地,最後雖然安全脫身,但整個「最後的機會」社區80幾戶房屋無一倖免,全數在大火中燒成灰燼,「最後的機會」沿路山林也被山火覆蓋,往日青翠景色盡化追憶。

「最後的機會」道路是社區唯一進出的泥土道路,山火來臨時整片林木被燒得一片焦黃。攝影/張上彬

慈濟志工一行人跟隨著前車來到「最後的機會」聚會廣場,已見許多居民拿著小椅子坐在廣場上,等待每月第一個星期天的例行聚會。山火前社區會議活動都在前方農舍內舉行,因疫情影響,才移至戶外。這是一個嘗試自給自足的社區,食物所需大部份都是每戶居民到農舍旁邊的花園養殖栽種取用,電力來自每家自有的發電機,水源則是鑿井、溪流、或水塔蓄水而得,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或是在家上班,或是來回於聖塔克魯茲附近,但日常生活所需完全取於自然,如居民史帝夫所說:「我們過著需要大量勞力的簡單生活。」但這一切卻被山火在一夕之間摧毀,水源和土地遭受極度破壞,房舍成了連廢墟都不算的塵燼,山火過了幾個月,雖有幾戶人家搬回社區,但只能住在小拖車(trailer)上,生活十分不便,大多數人選擇繼續留在山下,每月月初回來社區開會,討論社區重建的可能。

「最後的機會」社區在山火肆虐後,超過80戶民宅全毀。攝影/張上彬

志工在會議中說明慈濟在山火後即時援助現值卡協助災民應急後,這一天則是特地送來禦寒毛毯衣物鞋子和生活防疫包,同時了解社區往後的需求。所有的居民都十分感謝ㄧ個陌生的慈善組織捎來這寒冬中的關心與溫暖,有三位居民在會後特地前來致意,因為之前收到了慈濟現值卡的幫助,有兩位災民還表示當時和現值卡一起帶回家的愛心竹筒,現在已經半滿了,他們一直期盼竹筒滿載,可以交給慈濟志工代為回饋社會的那一天。

山火後的生活中有愛也有希望,但是對於未來重建的艱難無助所帶來的悲傷與憂鬱,還是時不時地困擾著社區居民,潔西卡至今還是沒有完全走出山火帶來的情緒低潮,和志工說著現況談著未來時,眼淚還是常常就禁不住地在眼眶中打轉,黃啟貞從災民至今仍有的低落徬惶中,深刻地體認到:「以後除了每月來參加社區了解居民的實質需求外,下次我們也會帶書來送給居民,陪伴他們度過這精神上的難關挑戰。」

慈濟志工為「最後的機會」社區送來禦寒毛毯衣物鞋子和生活防疫包,協助居民過冬。攝影/張上彬

志工持續關懷災民

山火災後的生活重建本就艱辛,東妮(Toni)卻遭逢二次火災打擊。東妮的家在聖塔克魯茲山火肆虐全毀後,好不容易與友人在外分租一個小房間,豈料日前竟因電線走火不慎引發火災,東妮再度無家可歸,只能住在自己的小車上,寒冷的冬天裡,每天都得到處尋找可以泊車之所,度過淒寒的夜晚。

山火發生後,慈濟志工在現值卡發放關懷行動中,輾轉得知東妮的境遇,在電話連繫中得知東妮又遭火劫,開著小車流落在聖塔克魯茲的小鎮街頭之間,志工隨即準備了緊急現值卡、生活物資包和保暖的毛毯與外套,前來探望東妮。穿上志工所贈的外套,曾經在電話那頭不斷哭泣的東妮非常感動地說:「謝謝你們帶來的愛和希望,我曾經非常害怕,以為不會有人關心我,你們卻為我帶來這麽多特別的物資,太感謝你們了。」東妮看著手上的愛心竹筒表示:「我要向我的朋友們介紹慈濟,請他們捐款支持,等到竹筒滿了,我一定帶回來交給你們(慈濟志工)。」

穿上慈濟志工送來的外套,手中拿著祝福的平安吊飾,東妮終於感受到冬日裡的溫暖。攝影/廖瓊玉

2020年四季已然更迭,疫情仍然持續加劇,山火衝撃亦見餘悸還在,但慈濟志工依然時時惦念著,那些山火災民們以及疫情中需要協助的民眾,希望在歲末冬季的寒流中,即時送上溫暖,支持著需要的人在2020年的漫漫長路上,能有足夠堅持走下去的力量,來到新的一年,看見那想望許久的人生光亮。

志工在聖誕節前夕,為需要的人送上冬季物資,希望給予支持走下去的力量,在新的一年,看見更多的光亮。攝影/張上彬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