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良圃、劉慧蘋、陳麗玉;編輯 /張今寶
矽谷志工參與華森威爾農工家庭中心主辦的關懷發放,協助提供當地農工家庭生活所需物資。攝影/廖瓊玉
冬日二月雨季,北加州灣區連續多日狂風驟雨,在農曆春節來臨前夕,終見風雨暫歇,陽光乍現。2024年二月九日農曆除夕這一日,慈濟矽谷志工團隊共十五人,前往灣區南方華森威爾市(Watsonville),協助當地社區農工家庭中心(Watsonville Center for Farmworker Families )為農工家庭進行物資發放。同時在活動過後,拜訪幾處當地社福機構,了解並商討如何協力合作,為當地一年前深受雨季水患重擊的帕哈羅(Pajaro)水災地區,進行協助災後中長期生活重建工作。
華森威爾農工發放
矽谷慈濟志工共度了一個難忘且有意義的農曆除夕。志工團隊在華森威爾農工家庭發放活動中,協助完成264個當地農工家庭的發放服務,在低溫冬日裡,為需要的低收農工家庭帶來了禦寒衣物包括毛毯、圍巾、手套、毛帽和外套,為弱勢婦幼送上尿片、濕紙巾和衛生棉等物資。
志工用心提供不同家庭成員生活日用品,為弱勢婦幼送上尿片、濕紙巾和衛生棉等物資。攝影/劉慧蘋
這華森威爾農工發放由當地農工家庭中心主辦,固定於每月第二個週五下午兩點開始進行,發放地點位於當地一位住戶的後院,為事先登記註冊的有需要農工家庭進行物資發放。此次為慈濟志工第三次參與發放工作,三次發放進行,除了矽谷志工團隊,一年前於水災受創的帕哈羅地區災民瑪麗亞(Maria),於去年成為慈濟新志工後,也加入擔任西語翻譯,協助發放工作。
各參與發放的社福團體皆於中午十二點半左右抵達現場,從事前置準備工作,所有志工在窄小的街道中卸載發放物資,在後院架起帳篷,擺放桌子。場地外不到兩點就見近300戶農工家庭大排長龍,等待領取物資。排隊人龍中,有許多西裔媽媽們或是懷抱肩背嬰孩,或是手牽或手推嬰兒車裡睡著的幼兒。貼心的慈濟志工為了舒緩大人們排隊的焦慮,安撫孩子們的煩躁不安,每次發放準備了小點心、糖果、和水果,不停來回穿梭在長龍隊伍中,用簡單的西班牙語或邀請西語志工協助,和前來民眾說話聊天,陪伴等待。
許多農工家庭手上僅有幾個小小的購物袋,不但不夠裝載領取到的米、大豆、罐頭等頗有重量的物資,手上同時拎著好幾個沈重的袋子徒步回家也十分吃力。慈濟志工發揮環保巧思,將原本裝尿片和濕紙巾的紙箱,以及裝慈濟毛毯的大塑膠袋,因為又大又紮實,提供現場民眾方便裝載物資。發放毛毯的同時,志工也向關懷家庭以及農工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了慈濟毛毯的製作;當他們了解到這些毛毯是由寶特瓶材質回收製造而成,都嘖嘖稱奇。農工中心也表示,他們從來沒有發過毛毯,深感此項物品非常適合成為冬季發放物資。
慈濟志工於發放同時,向農工家庭介紹慈濟與愛心竹筒,讓被關懷者了解大愛的精神與來源。攝影/劉慧蘋
志工在2023年12月第一次參加發放時,注意到前來領取物資的家庭中,有好幾位婦女揹著或抱著孩子,手上還要提著沈重的物資等待先生開車來接,或走到好幾條街外的停車處,甚或有人是徒步走路回家。於是在之後的發放中,志工帶來家中或借來的推車,幫忙關懷家庭裝載運送物資,減輕媽媽們的負擔,雙方交雜著簡單的英語和西語,有時掺雜比手畫腳的手語,一路陪伴到協助安置物資到車上,或是陪同走過好幾條街直到抵達家門。
帕哈羅災後生活關懷
2023年初帕哈羅地區發生嚴重水災,北加州慈濟志工提供急難救助後,亦持續關心如何協助災民進行中長期生活重建。2023年底,經由華森威爾前市長的建議介紹,連絡到兩位頗受當地居民敬重的慈善人士,其中一位是擔任農工家庭中心執行董事的羅培茲博士 (Dr. Ann Lopez),他代表農工家庭中心邀請慈濟與當地眾多社福團體,聯合參與發放,一起關懷弱勢農工家庭,以及帕哈羅水患災民。
參與發放初期,慈濟志工因爲想遞送大量物資,但車輛容納量又不足配合時,志工常因此發愁;在看到慈濟志工因車輛不夠,無法運送充足的物資而起煩惱時,農工家庭中心負責人適時貼心地安慰:「不要有壓力,你們第一次做,就量力而為,最重要的希望你們來了解這個發放是如何進行的,透過參與,才能大家一起配合。」另外發放主辦工作人員也指出,冬季十二月到三月是休耕期,農工少了收入更特別需要協助,此時需要的是有更多社福團體加入,匯集力量來因應渡過季節性的難關。
農工家庭中心董事會主席,也是當地婦產科醫生凱蒂·加布里埃爾·考克斯 (Dr. Katie Gabriel-Cox)和志工分享了參與發放的志工經驗,凱蒂表示:「我來過一次就停不下來了。雖然週五是上班時間,但每個月的第二個週五下午我都會特地安排休假,前來參加發放。」凱蒂認為 在診間短短十幾分鐘和病人的對話,無法讓她真正了解病人的苦痛,她認為健康不只是診間看到的血壓和各項數據,還有其他像飲食、生活環境、安全等因素。
走出診所,走入社區,我才能看到了農工的真正需要,也讓我更深入了解病人的真實生活。
農工家庭中心董事會主席 當地婦產科醫生 凱蒂
因此慈濟志工除了在發放投入人力與物資,現場關懷帕哈羅水患災民災後生活,執行長黃啓貞聯合幾位志工在發放之後,因更安排了拜訪幾處當地社福團體人士的行程,了解當地社區如何協助水災災民生活重建。
首先拜訪帕哈羅「再生- 帕哈羅谷氣候行動(Regeneración – Pajaro Valley Climate Action)」機構,該組織主要宗旨是將氣候緊急情況轉化成為創造更強大、更健康的帕哈羅谷社區的機會。埃洛伊·奧爾蒂斯 (Eloy Ortiz)和南施·福爾斯蒂奇 (Nancy Faulstich)於「再生」機構分別擔任專案經理和負責人。兩人介紹了他們目前進行的「氣候變化」專案計劃,主要目的是透過對環境的保護,為帕哈羅農工社區在工作環境上帶來根本的改變。志工黃啟貞向兩位表示,這與慈濟證嚴上人幾十年來推動做環保及推廣素食的理念不謀而合,希望雙方能夠合作,共同解決社區環境保護的問題。
隨後造訪的 「文化之家(Casa de la Cultura)」是華森威爾與薩利那斯(Salinas)兩個農業大縣地區唯一專門為數百個農工移民家庭提供綜合服務的非營利組織。服務於此的羅莎修女(Sister Rosa)是帕哈羅水災中長期復原委員會的主席,帶領當地合作夥伴為水患災後復原共盡心力。目前「文化之家」也提提供場地,每週固定舉辦「帕哈羅居民會議」,為農工家庭提供資訊交流的平台,幫助且凝聚大家力量進行生活重建與關懷。
最後一個行程中,慈濟志工安排與帕哈羅學區總監亞當·斯考 (Adam Scow,Director)在餐廳進行晚餐餐敘,討論如何透過教育的方式深耕帕哈羅社區,例如遠距教學的可行性,為當地的孩子帶來更多學習的機會和資源。
慈濟志工踏上歸途時,已是夜晚時分,星月伴行。一天就要結束,雨季終會過去,期盼新的一年,新的一日,太陽在中谷山野中昇起,曬乾路上的雨漬,帕哈羅社區的農工家庭,在陽光照耀之處,看見生活中更多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