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發放深入西語裔社區 長島志工見苦知福

紐約分會  |  2021年7月8日
Play Video

作者/劉又榕 

疫情後西語裔社區因失業,經濟陷入困境,長島許多西語裔家庭孩子成員多,食物不足的情況嚴重。 攝影/劉又榕

《蔬果傳愛,族裔無礙》 系列,要來關心美國相當主要的西語裔移民族群,他們約有28%的人口屬於低收家庭。疫情爆發後,由於人民主要從事的勞動與觀光業受創最嚴重,使得食物與生計問題雪上加霜。紐約富裕的長島地區,有部分西語裔社區,面臨相同的問題,慈濟長島志工因此在疫情後開始了蔬果發放,計劃長期幫助西語裔移民。由於西語裔家庭子女眾多,每次的蔬果發放,就像是一個心靈教育站,推動蔬食,啟發下一代的良能。

孩子們淘氣的笑聲,不絕於耳,一個接著一個,穿越過庭院,跑進後棟屋裡,那裡,是他們的家,斑駁的油漆,朽壞的木頭,不到20坪的空間,兩、三個單親媽媽,帶著七八個孩子——這是美國許多沒有身份的西語裔移民,典型的生活寫照。

「醫師說一個禮拜後要再打針化療,很痛很不舒服⋯⋯」西語裔單親澤雷娜(Zenaida Ordonez)一年多前罹患肺癌而停止工作,頓時一家五口連吃飯都成問題,沒有合法身份,澤雷娜很多補助都拿不到,必須仰賴慈濟志工每月送來的蔬果與乾糧及生活津貼,一家才能免於挨餓。

澤雷娜(坐者)疫情期間發現罹患癌症,朋友透過蔬果發放認識慈濟,將她列為慈濟長島的關懷戶。志工張家炘(左一)每月遞送蔬果一次,同時補助糧食津貼。攝影/劉又榕

「我們每個月都會來看她,給她緊急救助金和現值卡,可以去買必需品,有食物發放時,就會特別拿一份來給她。」志工張家炘和其他志工非常樂意多跑一趟路,只求這個家庭能安然度過眼前難關。

去年疫情爆發後,全美西語裔社區面臨更嚴重的飢餓問題,即使是富裕的紐約長島,也是如此。去年七月開始,慈濟在長島會所展開蔬果發放,今年初通過政府食物銀行的申請,每週發放兩次,領取者有高達90%是西語裔家庭。

TzuchiUSA-LI-food-pantry-2021-may_0002_42421 Food Pantry _ RMH_210429_17
從2020年7月開始,長島會所舉辦蔬果發放,每月兩個週六提供150份新鮮蔬果。志工帶著孩子,全家一起動員,包括長島慈濟青少年志工也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參與。 攝影/黃懷賢
TzuchiUSA-LI-food-pantry-2021-may_0003_P1055348.MP4.00_00_18_53.Still001
每月兩次的蔬果發放有慈濟青少年與長島管弦樂團的孩子,輪流擔任志工。攝影/邱品豪

「在我們每天的餐盤上,應該要有不同的葉菜類、豆類、還要有食物可以提供膳食纖維、維他命⋯⋯⋯」為了鼓勵葷食為主的西語裔多吃蔬果,慈濟與長島當地醫院的營養師合作,現場衛教並提供蔬食食譜。

身體顧好,心靈也要健康!慈濟志工並設置心靈教育站,拿著靜思語,有中、英文與西文三種語言,為每個人解釋他們挑選的靜思語,在互動中傳達行善助人的理念。

西語裔單親媽媽羅珊納·那西亞(Roxana Nancia ,右二)帶著罹患血癌的兒子來領取蔬果,慈濟志工郭碧蓮(左一)與長島管弦樂團成員沈皮皮(左二)給予關懷與鼓勵。攝影/邱品豪
天主教醫院(Catholic Health Service)的營養師,在每次蔬果發放時分享健康營食的觀念,同時介紹蔬食食譜,鼓勵無肉不歡的西語裔民眾多吃素。攝影/莊淂隆

金·斯賓瑟(Jim Spencer)是屬於天主教醫院(Catholic Health Service)的管理階層,他不僅爭取醫院捐獻,一同為慈濟蔬果發放出力,自己也擔任食物發放志工。

就算在疫情期間,你們還是非常有條理,將領取者分批預約,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你們真的很棒!我們想要成為慈濟的好夥伴!

金(右二)是天主教醫院的管理階層,他多次在蔬果發放擔任志工,協助簡單的西語翻譯,分享慈濟的靜思語給領取家庭。攝影/邱品豪

一份蔬果,為疫情受創的西語裔家庭,帶來實質的幫助,同時也帶動富足的長島居民回饋社區,慈濟的濟貧教富,讓貧富懸殊的長島互助和諧。

長島人文學校低年級學生謝宇恒,在現場與大哥哥大姊姊們一起協助搬運物資,年紀雖小卻充滿行動力與愛心。攝影/邱品豪
小志工們協助每位領取者,將所有食物與蔬果放上車。攝影/邱品豪

誠摯邀您一同護持慈濟紐約分會,讓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急難救助等項目,在大紐約地區、康乃狄克州、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緬因州、佛蒙特州、羅德島推行實踐。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