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母親感動的淚水 沙加緬度兒童班結業

北加州分會  |  2023年5月30日

採訪/ 黃若莉、張傳鑫/沙加緬度報導;作者/黃若莉;編輯/李成林

最是溫馨的時刻,有些媽媽忍不住的哭了。攝影/陳碧惠

五月,花開的季節,也是感恩的季節。2023年5月7日上午9點30分,慈濟人在慈濟沙加緬度聯絡處舉辦2023年慈幼班結業禮。出席這次活動的有慈濟沙加緬度聯絡處負責人陳碧惠和慈幼班的老師、孩子、家長們,總共有21位參與盛會。

感恩是發自內心的行動

知恩是一份感受。結業典禮的第一個環節是靜思語的學習,結合即將到來的母親節,劉少祥老師和黃翰瑋老師特別選取了靜思語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為了讓這些本土長大的孩子們更好地學習靜思語,兩位老師以中文教學為主,英文講解為輔,帶領孩子們逐字逐句去思考和領會字句中的意思。

對於「知恩」兩字的感受,孩子們各有不同的體會,賽琳娜·蘇(Selina Xu):「感謝媽媽給我做一日三餐。」張宇翔:「感謝媽媽給我買禮物。」別看孩子們這些聽似稚嫩的話語,其實這都是他們日常體會到,並發自內心對母親的感謝。

感恩是一個行動。為了讓感恩兩個字化作一個實際行動,當天的活動安排孩子們為父母「奉茶」。孩子們在跪羊圖」的樂聲中,有序地排著隊伍到廚房領茶;他們雙手捧著托盤,小心翼翼地走向父母,誠摯地給父母奉上感恩之茶,答謝養育之恩。媽媽們有的熱淚滿眶,有的轉身摘下口罩輕拭奪眶而出的淚水,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在慈幼班裡通過老師們的引導,潛移默化的行動,感受了感恩、大愛的教育,在人格上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愛是一代一代傳承的,感謝慈幼班讓孩子們做一份感恩的回饋。

兩位資深慈幼張宇喆和張宇翔代表慈幼班同學,分別為慈濟沙加緬度負責人陳碧惠和班主任劉少祥老師奉茶,答謝她們教育之恩。

報恩是一種回饋。為了讓感恩昇華,除了孩子們給父母奉茶之外,老師們還設計了給父母足浴(洗腳)的環節,讓小朋友們感同父母對他們的照顧,以及回報給媽媽的愛。他們用小小的雙手捧起大大的水盆,緩緩地走向父母;又用稚嫩的手把父母的腳輕輕地放進水中,溫柔地按摩,從行動中體會其中的意義。洗完腳後,又細心地給媽媽穿上襪子。小小的行動,大大的心意,報恩在回饋。

尊重是雙向的情感交流

慈幼班的開設,有賴於慈濟人的默默耕耘,從2016年開班以來,負責人陳碧惠的指引,劉少祥老師和黃翰瑋老師用智慧設計出既生動有趣又充滿知識性的課程,並耐心和細心的關注每一個孩子,贏得家長們的高度好評。

感恩老師們的用心,家長的參與,成就了一次次活動的成功;家長的認可是慈幼班得以發展的基礎。

2023學年慈幼班自開課以來,孩子數量不斷地增加,兩位慈幼家長葉國英和黃若莉也因為認同慈濟理念加入了助教老師的行列,發心成為慈濟志工,讓慈幼班的教學陣容更為堅強。

當天特別表彰即將從慈幼班畢業的助教小老師張宇喆,負責人陳碧惠頒發加入慈少班的邀請函給張宇喆。張宇喆是的慈幼班的第一屆學生,從回顧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八年來成長的身影。現在他把自己多年來在慈幼班學到、領悟到的知識,設計成一個個活動,並分享給同學們。面對即將升上慈少班,孩子們都十分不捨,用舉手投票的方式一致通過,希望他常回來繼續擔任助教小老師。

愛是陪伴、支持與鼓勵

安排孩子為媽媽洗腳的環節,讓許多父母感觸良多,覺得善和感恩要及時。攝影/陳碧惠

家長楊中奇和太太陳精嫻一起參加活動,他們的女兒楊玲綾在今年一月加入慈幼班 :「希望孩子通過參加這個班,從小種下善的種子,知道感恩。看到她給我太太洗腳時洗得很認真,每個腳趾縫都搓,很可愛。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覺得善和感恩要及時,要珍惜每一次的相處。」

家長黃若莉回顧兩個孩子進入慈幼班後的變化 :「一年多的慈幼班,學習靜思語、手工活動、科學小制作 ……得到不同領域的發展。我覺得我們當初的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而且越來越堅定這個決定。因為孩子從比較內向的性格,一步一步轉變的過程,我們是感受到了他的轉變,也感受到那個轉變給我們帶來的喜悅。」

因為老師們的用心與付出,家長們的陪伴與支持,在慈幼班這塊愛的潤土裡,我們感受到了愛的種子在每一個慈幼心中慢慢發芽與成長。

支持慈濟教育,獻出愛與關懷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