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少廚藝達人賽 動手動口推蔬食

美國總會  |  2024年4月15日
Play Video about Tzu Chi's "Sweet Family" team won the highest honor, the Iron Chef Award.

採訪、撰文/林莉莉 ;編輯 /黎艷娟

慈少「甜蜜家庭」參賽小組,獲得最高榮耀鐵人神廚獎。攝影/李心怡

2024年3月31日,慈濟美國總會一年一度的內陸慈少廚藝達人競賽( Iron Chef)完美落幕,慈少、家長、評審及志工約70人參與,現場共評出最佳創意與口味獎(Creativity & Taste)、最佳團隊精神獎(Team Work)、最佳文化與展示獎(Culture & Presentation),以及最高榮耀鐵人神廚獎(Iron Chef)。慈少們發揮創意和巧思,製作的各種風味素食,令老廚房評委們讚賞不已,直呼日後將邀請他們參加總會一年一度的「人文饗宴」,一展身手。

媽媽們先動手

Ci Shao concentrated on making vegetarian food for the competition.
慈少專心製作參賽素食。攝影/李心怡

這次慈少廚藝達人大賽,從2012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每次的主題都不同,讓12到18歲的孩子,用他們的方式,推廣蔬食。

3月31日,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活動如期舉行,慈少們捲起袖子,掃地排水,清除場地,以免觸電,務求烹飪活動安全進行。

Tzu Shao is trained to cook vegetarian food easily.
慈少訓練有素輕鬆做素食。攝影/李心怡
Tzu Chi volunteer Zhang Cuiling takes a photo with the Tzu Chi youth.
慈濟志工張翠玲和慈少合影。攝影/李心怡

慈濟志工張翠玲表示:「英文有句俗話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像什麼),舉辦廚藝達人競賽,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每天所吃的食物,有新的認識,同時也對健康食品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將來孩子們長大,離開父母,在外知道如何選擇健康食物。另外,也透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多聚在一起,相互學習,增加情誼和動力。」

Tzu Shao is briefing the judges on the vegetarian food for the competition.
慈少在向評委們簡報參賽素食。攝影/李心怡

廚藝達人競賽,多年來要求參賽食材為素食和蔬食(Go Veggie,Go Green),參賽小組根據各自的主題風味,要用素料和蔬菜做出至少一道主食、二道小菜、一道甜點、一道飲料或湯品。每個小組有一小時時間烹調、三分鐘時間向評審做簡報並回答問題,評審有五分鐘時間品嚐並給出評分。而評分的標準包括展台佈置、菜餚擺盤、海報製作、口語簡報、團隊分工、食材選擇、創意巧思、營養及美味。若有使用淨斯產品、食材有事前切好、家長有參與,則會得到加分。

Volunteer judges taste Tzu Shao’s food creations and give their scores.
志工評委們在品嚐慈少的美食作品並給出評分。攝影/李心怡
Enjoy the vegetarian food prepared by Tzu Chi with great care.
開心享受慈少用心做的素食。攝影/李心怡

比賽開始後,慈少媽媽們首先動了起來。為了傳承經驗,媽媽們手口並用,除了教自家慈少,也一併指導同組其他成員。有些慈少訓練有素,掌起勺來一點也不顯生疏,煎的、煮的、炒的、炸的,通通都難不倒他們,更樂於在同儕面前大顯身手。

慈少中有很多兄弟姐妹一起參加的「手足檔」,看到年長兄姐指導年幼弟妹時「又急又愛」的神情、語氣,讓人不禁莞爾。

慈少收穫滿滿

"Sweet Family" warm poster and booth design.
「甜蜜家庭」溫馨的海報和展台設計。攝影/李心怡

就讀11年級的王俊蘋(Alison Wang),身兼活動策劃與主持人雙重角色,從找靈感、規劃、到不斷與幹部開會討論,花了超過一個月的時間。她笑容甜美、組織能力超強,在活動現場指揮有序,展現大將之風。

Creative posters and booth layout carefully designed by Tzu Chi.
慈少用心設計的創意海報和展台佈置。攝影/張瑞龍
The booth layout of the fresh and spicy competition team.
鮮辣味參賽小組展台佈置。攝影/李心怡

王俊蘋說:「今年『廚藝達人』的主題是『風味』, 我受到酸、鹹、甜、苦、辣這五種主要風味的啟發,策劃讓今年參賽的四個小組,分別做酸、鹹、甜、鮮辣味食物參賽。」

我策劃了這次活動,並在張予鐘(Sydney)的協助下,共同完成主持工作。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活動,看到大家用心製作的海報和裝飾,真是太酷了。這也是孩子們學習烹飪技巧的一個很好的機會,當慈少們準備上大學時,至少知道如何做飯。 而且我很享受團隊合作,它可以幫助與其他慈少成員建立聯繫。

The attractively colored vegetarian dishes are tempting to eat.
色彩誘人的素食讓人食指大動。攝影/張瑞龍

慈少張軒銘(Nathan Chang)是第三組組長,和隊員一起製作風味「甜食」參賽,獲得最高榮耀鐵人神廚獎。張軒銘說:「我親自做了一個炸鳳梨蝦球素食,這個食譜是從YouTube找到的,看起來蠻好玩,所以我就先在家裡試做。對於我來說,參與這次活動,可以提高團隊合作和做資料收集的能力,海報中要展示很多資訊,因此我們經常要開會討論,需要做些什麼來切合主題。」

Pearl meatballs vegetarian.
珍珠肉丸素食。攝影/張瑞龍
Vegan spicy real ramen.
素食辣味真拉麵。攝影/張瑞龍

慈少陳宥任(Edmund Chen)是第四組的組長,今年是第五年參加這個活動,他們的參賽主題是辣味和鮮味食物。「現場的人都覺得我們做的食物特別好吃,經過這個活動,我知道製作蔬食也可以非常有創意,多種不同的食物組合搭配,如蔬菜、香菇、水果之類,也能創造出更好吃的風味美食。」

With a theme of savory food, it looked pleasing to the eye and won the award for Best Culture and Presentation.
以鹹味食物為主題,看起來令人賞心悅目,獲得最佳文化與展示獎。攝影/張瑞龍

慈少李得綸(Darren Lee)是第二組的組長,和小組成員一起製作鹹味食物參賽,有義大利麵、炸馬鈴薯、蔬菜湯、蔬菜串燒和烤麻糬,所有菜餚都做了一些改變,強調鹹味主題,獲得最佳文化與展示獎。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廚藝達人』活動,第一次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線上舉行的活動。我認為現場的活動,比線上活動有趣得多。總的來說,和同伴一起工作,學習如何烹飪具有獨特風味的素食菜餚,這是一次很棒的經歷。我們獲得文化和展示獎,表明我們很好地描述了整個活動的文化,而且我們的展示也非常好。

慈少郭守易(Allen Kuo)是第一組組長,和小組成員一起製作酸味食物參賽,「我覺得酸味食物有點難做,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做酸菜,幸好我們小組成員有很多做酸菜的主意,所以我們做得很順利。前年我也參加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很有趣,做的全部都是素食,很好吃,我覺得對身體很好。」

孩子們成熟了

家長陳修瑾(Vicki Chen)是主持人王俊蘋的媽媽,她認為女兒策劃這次活動很用心:「她自己準備好比賽大綱和主題,然後設想要注意的小細節,在這個活動中,我看到她這幾年來在慢慢成長,從一個懵懵懂懂的慈少學員,後來成為核心幹部,很感謝慈濟給我們這個很好的平台,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把他們的潛力激發岀來,我真的很開心。  」

Wang Junping, a grade 11 student, has dual roles as event planner and host.
11年級學生王俊蘋身兼活動策劃與主持人雙重角色。攝影/張瑞龍
Tzu Shao received the Creativity & Taste Award.
慈少領取最佳創意與口味獎(Creativity & Taste)。攝影/張瑞龍

家長高瓊芳(Yvonne Kao)的兩個小孩都是慈少,老大哥哥12年級,老二妹妹8年級,哥哥是第四組組長陳宥任,她分享兒子做慈少五年的成長歷程。「我們從2019年來到美國,就馬上加入慈濟,哥哥初到美國,不太愛講話,英文溝通也不流暢,但來到這裡和大家互動學習,參加領導力(leadership)訓練,進步很大。今天他在活動中,和小組成員開會溝通,要準備哪些食材,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將他學到的領導力技巧展現出來。做為父母,我很感恩,感謝師姑師伯們用心照顧孩子,也給孩子們一個榜樣,學習慈濟的精神。我會繼續讓妹妹在慈濟環境中成長。」

老廚房讚嘆

有創意、好吃、擺盤有米其林水準、認真又用心 ……慈少的表現,讓評審、資深香積志工們讚賞不已,直呼日後要請他們來總會參與一年一度的「人文饗宴」,一展身手。

評審志工林麗雲表示,這個活動的重點,最主要是推廣茹素,讓小朋友習慣吃素,瞭解吃素對身體的益處,從小培養他們的慈悲心。「孩子們在製作食物和呈現的過程中,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創意。比如他們自己做的波覇奶茶,品質不比外面差,我們這些師姑師伯都比不上,他們的人文創意擺設太棒了,我們都想學習。另外小朋友樂意來參與,家長也在幕後指導,親子合和互協,營造一個很融洽的氛圍。」

The quality of the vegetarian delicacies prepared by the Tzu Young Masters is no worse than outside.
慈少們做的素食美食,品質不比外面差。攝影/李心怡
The cooking talent competition came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with Tzu Chi children, parents and Tzu Chi volunteers taking a group photo.
廚藝達人競賽完美落幕,慈少、家長及慈濟志工合影。攝影/李心怡

評審香積志工彭宜珍說:「慈少廚藝競賽,每一組都做的非常棒,我們這些老廚房都很感嘆,他們的創意擺飾,另外,小朋友親手做的很多料理,都是用淨斯產品做的,讓我們感到很驚喜。每様菜可以說是五星級以上的擺設。我們就在想,如果今年十月舉辦人文饗宴的擺桌活動,或許可以邀請慈少們來參與,因為我發現,這些小朋友比我們還厲害,他們的創意令我們意想不到。」

多年來,美國總會內陸慈少在「培育具備慈濟人文之青年領袖人才」的使命中盡心盡力,已經創造出良好口碑,成為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口中的「內陸之寶」。慈少的身影活躍於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活動現場,每週末在人文學校擔任小老師、每月在貧窮社區進行蔬果發放、每季支援為弱勢族群提供的義診、不定期的街頭募捐、社區關懷等。堅持下來的慈少,日後成長為具有共情心、悲憫心與行動力的有為青年。

與慈少一起,積極為弱勢族群帶來溫暖。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