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劉又榕
海地裔民眾挑了許多衣服給家人們,開心地跟志工道謝。攝影/林晉成。
在美國疫情後的第一個感恩節假期,紐約慈濟志工開始忙著一連串的冬令活動,首先登場的是具有25年傳統的冬衣發放。由於今年疫情嚴峻,一件暖冬衣顯得特別珍貴。每件大衣都是社區民眾的捐贈,再經過志工的整理清洗,交給需要的人,背後的過程,充滿了洋蔥。

二手衣翻新「舊」甘心
一袋袋送來的,是社區居民捐贈的大衣,一個月下來已經陸續募集了上百件。趁著感恩節前的假日,紐約慈濟志工趕緊著手整理清潔,把洗乾淨的二手衣掛起來。

志工趁著感恩節假期,做冬衣發放前的準備,投入整理衣物,一邊挑出有破損或骯髒的衣服,同時分成男女大衣。攝影/劉又榕
今年因為疫情,募集來的衣服,捐贈者大多處理乾淨,但志工整理時還會再次把關,確保衣服都是最佳狀態。
慈濟志工陳儷娟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邊都髒的要清理過把它處理好,然後再去發。」也有許多捐贈者在家中,把要捐的衣服整理好,每一個都分類。
其中一包衣服的主人,是慈濟的關懷個案,因為丈夫往生,志工一路陪伴走出傷痛,她將丈夫的遺物捐出,回饋給社區。


慈濟志工蔣珊珊說:「所以透過這樣子的方法(捐出丈夫的衣物嘉惠他人),讓我們平常幫助的個案,能從悲傷當中走出來⋯⋯真的很感恩,她今天一大早知道我們要發放,特別專車送過來。」
經過整理分成男女大衣,然後裝入袋子中,接下來的步驟,就是將需要清洗的衣服,送往下一站。

負責清洗的洗衣店老闆娘陸小紅(Lucy Lu)也是慈濟志工。因為冬天客人較多,陸小紅利用人少時來清洗這些大衣。為了確保衣服不洗壞,到她手上還得分類一次:「這是毛料的,水洗會縮水,這個不能水洗。」將衣服種類分好了,準備清洗時,還要避免不同顏色相互染色:「紅的會掉色,要跟黑的在一起,其他顏色還好⋯⋯」


經營洗衣店八年,幾乎一週七天都要開店,陸小紅能做慈濟的時間不多,過去都是犧牲午休當志工。只要有機會承擔,陸小紅非常珍惜:「慈濟有些東西要洗,襪套、桌布、大醫王的衣袍⋯⋯我都可以承擔。很感恩這個機會,我會把它洗好、分好,按照(衣服尺寸)大中小,(發放時)衣服就不會翻亂。」
看似簡單的冬衣整理,從捐贈、分類、到清洗,一連串的步驟,堆疊了背後一群人的愛與用心,一件外在普通的舊冬衣,卻是錢也買不到的珍貴。
寒風中送暖
整理好的冬衣,隨後就在感恩節長週末假期派上了用場。配合紐約曼哈頓的聖公會教堂(All Saints Episcopal Church)在11月28日這天,舉辦一年一次的感恩節發放,一早位於曼哈頓的大愛人文中心內,就傳來陣陣飯菜香。
繽紛色彩的蔬食料理,是今年感恩節為街友準備的熱食,為了應景感恩節後吃香腸的傳統,特別改成素腸,裡頭還有花椰菜和玉米、紅蘿蔔等營養蔬菜。


對街的教堂外,另一群志工已經七手八腳把大衣掛上,根據男女、尺寸與種類分類,讓挑選的民眾容易尋找,就像是個小型的服飾店。


對街的教堂外,另一群志工已經七手八腳把大衣掛上,根據男女、尺寸與種類分類,讓挑選的民眾容易尋找,就像是個小型的服飾店。




下午四點半一到,教堂發放素便當,領完的街友與民眾迫不及待挑選冬衣,志工們親自協助試穿。志工告訴前來領取的居民:「這件衣服是捐贈者的祝福⋯⋯」「他們希望這件衣服能讓您在冬天保暖⋯⋯」志工也清楚每一件衣服的特色和洗滌方式,像是最佳店員一樣,耐心地幫每個前來的人找出最適合也最喜歡的冬衣:「這件你可以穿綠色這面,反過來也可以穿⋯⋯而且你可以丟在洗衣機水洗,非常適合。」
當聽到居民回應:「這個尺寸對我剛好,我很喜歡!」是志工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今年因為疫情,發放改成戶外,原本教堂內用餐改成餐盒外帶,但人數比預期多,因為疫情讓他們生活變得困難。
我用迴紋針來替代(拉鍊),這件外套穿了三年多了。
紐約居民 赫曼(Herman)
赫曼指著壞掉的拉鍊,這是他唯一的大衣,疫情後沒了工作,失業金也已經領完,他固定前來教堂每週六的熱食發放。感恩節慈濟的冬衣,是份雪中送炭的珍貴禮物。
「目前我有些食物補給和現金補助,在我找到全職工作前,暫時應急⋯⋯我很開心能有免費冬衣提供,可以幫助很多人與家庭。」赫曼拿著大衣,感恩地告訴志工。

路過的計程車司機,也是疫情的受害者,拿了冬衣與食物:「非常感恩你們,你們幫助了很多像我一樣貧困的人,願上帝祝福你們以及你們的孩子家人。」

紐約慈濟連續兩年在感恩節,與聖公會教堂合作,舉辦冬衣與熱食發放,從鄰居變成了合作的好夥伴。
你們每次都會帶很多志工來,我們就可以比較省心些,跟慈濟合作很順暢,我們互助互惠。
紐約聖公會教堂神父 史蒂夫·耶格曼(Steven Yagerman)
教堂每週六會提供食物給所有民眾,前來的人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與資料,疫情前每次提供約100份餐點,大家可以進入教堂地下室的餐廳吃飯。但疫情爆發後為了安全,改為在門口領取,大概約60人份。感恩節這天的餐盒準備了約60份,實際來了80人,所以志工也臨時準備了一些其他的替代食物。
不同族裔不同宗教,卻有著慈悲助人的相同理念,儘管是疫情嚴峻,因為有這些默默付出的志工們,讓感恩節無助或無家的人,也能感受到溫暖。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