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善美志工/邱品豪、劉又榕/紐約報導
紐約凱辛娜公園的健走活動,有民眾拄著拐杖撐著助行器,完成了健走。攝影/劉輝
乍暖還寒的四月,慈濟大紐約地區的慈濟志工與親朋好友同社區民眾一起踏著運動鞋,加入美國慈濟【慈悲行動力:2022慈濟健走】的行列。
4月9日在波士頓牙買加湖(Jamaica Pond)、4月10日在紐約凱辛娜公園(Kissina Park)、4月16日在長島貝斯佩斯州立公園(Bethpage State Park),美國慈濟紐約分會連續舉辦了三場健走活動,為凝聚慈悲行動力而走。這不僅是為個人健康、為地球環保減碳而走,更是在眾人經歷兩年多的疫情陰霾後,一項匯聚正能量的陽光行動,同時為慈濟的醫療和教育志業籌募經費,帶動善的循環。

紐約凱辛娜公園健走 找回身心靈的平衡
4月10日,紐約的志工一大早就到紐約凱辛娜公園準備。雖然天氣很冷,但不能阻擋參與民眾的熱情。
凱辛娜公園是紐約皇后區一個人氣頗高的一個景點,有湖,有運動設施、兒童遊戲區和大草原。伴隨着律動感十足的音樂,在健身操熱身之後,參與民眾開始分隊出發,享受後疫情時代難得的戶外活動。


住在附近的西語裔民眾康蘇洛·卡波斯(Consuelo Cabos) 看到熱鬧的場面立刻報名參與其中,跟著民眾一起健走:「我住在法拉盛,也經常來這個公園,我今天沒有想到會遇見這個了不起的團體,我想來感受一下美好的氣氛。」 她聽到慈濟在全球各地所做的善舉,非常感動:「我覺得慈濟的四大服務項目很好,會去關懷別人,不管對方是從什麼地方來,就是給予他們愛與和平。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必須要做一點事來幫忙。」


在紐約地區的華人民眾也是踴躍參與,有些拄著拐杖,撐著助行器,也要參加健走。參加者王惠津雖然腳不方便,但她還是走完全程。一邊聽着美好的音樂,一邊享受大自然。
兩年的(疫情)關閉之後,現在重新出來戶外,是一種可以看到新生命的感覺。
健走參與民眾 王惠津
慈濟紐約人醫會醫師楊廉(Richard Yang)表示,期盼這項別具意義的健走活動,能在疫情隔離的兩年後,為社區重新注入健康、正向的能量,找回身心靈的平衡:「疫情期間大家呆在家中都缺乏運動,這個活動邀請大家一起出來,有益於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長島健走活動 有情有愛
4月16日中午涼風徐徐中,超過70名民眾陸續聚集長島貝斯佩吉州立公園,開始與加州總會同步進行的「慈悲行動力:2022慈濟健走」。


隊伍中有不少孩子,大孩子會主動照料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路上牢牢得牽著手一起走。慈濟人文學校長期薰陶有禮有序、有情有愛的人文素養終有成績。長島人文學校老師沈亮寬說:「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多笑臉,看在眼裡說不出的欣慰。」
家長呂雪媚說:「健走健康又可以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親近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氣。同時也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民眾蕭惠玲表示,疫情侵襲二年後,終於回歸日常,總算盼到和老友倂肩同行的時刻:「除了促進健康,增進情感交流,同時響應節能減碳,提倡環保。」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婦女部七位成員,因為不熟路況,繞了近一小時總算到達報到處。雖然晚到仍堅持走完全程,她們邊走邊唱,一曲《高山青》的帶動下,全體興高采烈地舞動著,人人臉上展開幸福的微笑。


活動最終在《朋友》手語歌曲中結束。大家意猶未盡,共同盼望下一次相聚時刻的到來。慈濟長島支會負責人吳惠真表示:「藉由這次健走的好因緣,有機會拉進彼此距離,互相問候、關懷,更要感恩民眾對教育和醫療的護持!」
波士頓健走風雨無阻
慈濟波士頓聯絡處的健走活動,於4月9日在波士頓牙買加湖揭開序幕。
健走當天的天氣預報顯示有70%以上的降雨機率,然而,這並沒有澆熄大家的熱情,當天總共聚集了60多位風雨無阻的人士參與。其中還有多位過去為慈濟大專青年志工,帶著第二代一起共襄盛舉;幾位銀髮族更是愛心不落人後,不畏風雨也要貢獻一份心力。一路上彼此照應、互相打氣,一個都沒有少的走完全程。




「慈悲行動力:2022慈濟健走」不單是一次性的募款活動,更重要的是凝聚眾人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愛心,吸引更多人響應善行,將愛之暖流,綿延不絕地傳承下去。
健行的終點,是愛的起點,每個人多付出一些,讓社會更溫暖。
讓我們用【慈悲行動力:2022慈濟健走】,為慈濟美國的醫療與教育募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