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楊光輝、蔡紅黎、劉昇平、張瑞龍/洛杉磯報導
義診醫師達寧(Danin)醫師正在為病患看診和寫病歷。攝影/張瑞龍
2022年9月25日的早上七點開始,南加州內陸地區的慈濟志工已經到達聖伯納汀諾市(San Bernardino County)的義診會場印地安泉高中(Indian Springs High School),展開前置作業佈置會場。8點30分,義診團隊為這次活動舉行開幕式,由志工組長張慈施和慈濟大專青年聯誼社(簡稱:慈青社)學長簡華萱主持,播放二支宣導影片和帶動唱「慈濟路上」,向志工們表達慈濟美國總會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當天預約看診和完成報到的民眾有66位,其中有47位是新病人, 19位舊病人,有人同時預約看診二科或三科,因此治療人次為141人。志工團隊為了落實防疫,特別審慎規畫義診場地及就診動線,確保醫師和病人的健康安全。
社區大學洗牙師加入服務行列
志工組長張慈施非常感恩內陸地區舉行2022年第三次的義診:「醫護人員加上志工大約有150人。其中志工包括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簡稱UCR)的慈青,內陸地區慈濟少年團(簡稱慈少),和來自當地社區大學洗牙師的美麗隊伍,從旁觀摩和參與服務,學習洗牙技術;更難能可貴的是多位退休醫師奉獻專業 ,一起守護民眾健康。」
報到處的慈少爸爸志工陳岳宏和陳岳志是倆兄弟,精通西班牙語,有了他們的幫忙溝通,預約民眾出示相關證件,通過新冠快篩、測量體溫、血壓等基礎檢查,便來到候診區等待看診。慈少媽媽蘇珊娜(Susana)協助醫師和病患的西班牙語溝通,讓交流順暢,節省診療時間。
美國總會醫療合心幹事呂旻原在各社區義診服務多年 ,對於各項任務分配有條不紊。慈濟大洛杉磯南區志工團隊的醫療幹事江捷豪前來觀摩學習,所有參與義診的人員合作地非常默契,也很有效率,大家也共同期待兩週之後在大洛杉磯南區的義診,可以辦得如此順利。
微調流程,幫助更多人
慈濟大愛眼科車來到學校,停到學校的停車場為病人服務。今天,眼科站長謝欣和義診團隊將服務的方式略作調整:「過去直接為需要的人配眼鏡,每次只能服務15到25人,這次就只做視覺篩選(visual screening),儘量服務更多人,所以大概服務了50位民眾,其中有 30 位患者需要回診配眼鏡。我們就在10月1日安排了18位,10月8日安排了12位。今天,我們能幫助到很多的家庭,感覺特別有意議,真是非常開心和滿有收穫。」
今天清晨,很多前來尋求服務的都是一家人,父母、孩子,全家都需要配眼鏡。在美國看病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沒有保險,又沒有錢,更是困難,尤其是一些低收入戶,從驗光到配眼鏡,可能需要好幾百美元,如果全家都需要配眼鏡,更是一筆龐大的負擔。
我們需要很多像慈濟人一樣,一起來幫助這個社會過得更好,幫助美國這邊的人心能夠更改善,如果我們可以把世界變成一個更好的世界,就是對人類非常好的貢獻。
藥劑師 潘貞穎
藥劑師潘貞穎是慈濟的志工,今天是第三次參加內陸地區的義診,她記得前兩次的受惠民眾都對慈濟非常的感激。因為透過慈濟,他們可以得到醫生的看診和洗牙、檢查眼睛、配眼鏡和拿到需要的藥劑等,對附近社區的居民來說是極為巨大的幫助。
感謝高質量的醫療
這次牙科是以事先預約的方式來進行,可以避免病人等待過長的時間,以及獲得更好的牙科服務。牙科站長志工楊如峯說:「每位參與義診的牙醫和助理都非常用心地為病人診斷,也有專業的洗牙師配合,每位病人都得到非常完善的治療,診療的流程順暢,相當圓滿。」所有參與義診的志工們都很感恩能夠服務聖伯納汀諾的社區大眾。
許多來參加義診的社區民眾都表示,在得知有慈濟內陸醫療義診時,都非常開心可以來看診。格洛麗亞·卡西拉(Gloria Casilla)説:「我非常的開心可以來看診,醫療人員和志工們都很和善,義診是一項非常利益社區大眾的服務,我要讚嘆慈濟內陸義診團隊所提供的這項服務。」
民眾路世顏之前曾參加義診,當時是面部神經麻痺,經過中醫紀榮元醫師為她針炙診療後,症狀就消失了。後來她又因雙腳長時間的麻木來找紀醫師看診,針灸完後,症狀也減輕了很多;今天她是為緩解牙痛請紀醫師幫忙,扎了一針,馬上就見成效:「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慈濟舉辦義診活動,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我要向大家推薦慈濟的義診,或是來幫忙做義工。」
慈少溫暖人心的服務
慈少張美婷在眼科協助進行視力敏銳度測試:「這是與其他人聯繫,並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機會和途徑,我從其中學到多。」她鼓勵大家參與慈濟,因為做一個慈濟志工可以很好的回饋社會。
慈少王俊傑是第一年參加慈濟志工,也是第一次參與義診活動,負責外場的二手衣攤位。今天的天氣炎熱,但他和其他的志工不怕辛苦,熱誠地幫忙民眾把適合的二手衣物拿到車上。他說:「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件很棒的事情,更期待日後持續參與慈濟志工的行列。」
內陸地區的慈少被分配在候診區、掛號處、分診區、內科、牙科、中醫針灸、眼科視力篩檢和藥局等組別,協助義診的工作能夠順利和流暢;許多家長和志工都覺得這個機會太好了,可以讓這些大孩子們近距離的和醫護人員們協調與配合,相信對他們會有很特別的啟發。
慈少家長感恩慈濟義診團隊對於慈少的照顧,讓他們參與籌備義診的線上會議,提前獲得教育和溝通,並讓慈少能夠在事先得知全盤的運作,等到活動開始,就帶着自信、慈悲和智慧來加入義診的服務隊伍。
認同並跟隨慈善的腳步
活動接近尾聲時,內陸地區第三屆獎學金得主卡琳娜(Karina)及時趕到,加入服務的行列。她在大專就讀。慈濟人從她高中十二年級開始就不間斷地陪伴和關懷,為她準備乾貨和蔬菜水果;期間曾因為不知道她的喜好,特別準備了幾雙不同款式的鞋子,就是希望她能夠開開心心地上學。
一直以來,非營利組織內陸華人聯誼會(Inland Chinese Association)和慈濟有非常好的合作關係,根據該會成員鄭新華的介紹,他們在內陸河濱縣(Riverside)和聖伯納汀諾縣服務社區達30餘年,平時籌得的善款就用來買鞋子、背包和學用品等,與慈濟攜手為社區弱勢家庭的孩子解決求學和生活上的需求;今天他們也來參加義診的服務工作。
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鄧博仁醫師表示:「慈濟在聖伯納汀諾縣和市的義診,已經有20年的歷史,其中很多病人都是慈濟的長期照顧戶。在疫情期間,雖然停辦義診,但志工還是繼續和病人保持電話聯繫,了解他們對於慢性病藥物的需求,並根據需要,每三個月將藥物打包寄給他們,維持不間斷地服藥。」
幫助社區的弱勢民眾,滿足基本的醫療需求,義診活動在下午2點圓滿結束,大家都收穫滿滿,並期待下一次的合作。內陸志工團隊在場地內設有文宣及影片宣導,介紹慈濟在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不僅讓社區更多的認識慈濟,瞭解慈濟,也讓人們願意認同和跟隨慈善的腳步,成為慈濟大家庭的一員。
為需要的人提供優質的醫療項目,讓社區的鄰里鄉親擁有身、心、靈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