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陸夏季義診

美國總會  |  2023年6月30日

作者/甘佩玉;編輯/李成林

牙科賴銘宗醫師(右)為病患治療。攝影/張瑞龍

2023年6月11日,慈濟義診團隊來到聖伯納汀諾縣(San Bernardino County)的義診會場印地安泉高中(Indian Springs High School),井然有序佈置場地,開始今年的夏季義診,為當地低收入和農工家庭提供五項醫療服務:西醫、中醫、牙科,眼科及驗血。慈濟美國總會動員了134位醫護人員和志工,為74位病患提供了409次醫療服務。

在候診區,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推着嬰兒車幫忙照顧車裡的小寳寶,餵他喝奶,讓他的媽媽安心帶著哥哥看診。攝影/張瑞龍
大家一起祝福新婚之喜的驗光師黛博拉·段(右三)和喜獲麟兒的Peter醫師(右一)。攝影/張瑞龍

與患者共度周末時光

聖伯納汀諾縣是全美排名前五大的貧窮縣城之一,慈濟從1996年開始在這裡舉辦義診。從2016年開始,慈濟美國總會注意到當地居民不僅疾病得不到好的治療,還缺衣少食,因此啟動了大愛蔬果車和義診兩個專案。

今天早上8點30分的開幕儀式中,在各科醫師的致詞之後,加多了一個格外的溫馨的節目。大家一起唱祝福歌、蛋糕,祝福驗光師黛博拉·段(Deborah Duan)新婚之喜,醫師Peter 喜獲麟兒。

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付出,把食堂變成了臨床服務場所:「再一次藉此機會感謝所有的醫生和志願者的奉獻。星期天下雨,你可以在家睡覺,但是你出來為社區服務,並與患者共度時光。大家一同學習溝通技巧,學習人際交往能力,使義診成為一個安全的工作場所。

大愛眼科巡迴車由配鏡志工游栢𤋮駕駛,緩緩地駛入停車場,開始為病人服務。在美國看眼科不容易,尤其是很多人沒有眼科的醫療保險,這次義診提供的眼科服務,能夠幫助很多需要的人,尤其是一些低收入戶減輕負擔。

教案規劃和課堂教學由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的大學生們擔任,課堂上教學內容豐富有趣。攝影/錢美臻
課程開始前,大學生們認真地準備課堂所需的教學用具。攝影/錢美臻

充滿愛心的天使

慈濟少年團(簡稱:慈少)的小志工被分配在候診區、掛號處、分診區、內科、牙科、中醫針灸、眼科視力篩檢、抽血站及藥局,協助義診工作的順利和流暢。病患在完成報到後,依照看診的項目,分別戴上不同顏色的手環。

除了醫療之外,每季一次的義診中也提供二手物品讓民眾在看診後前往挑選,幫助有需要的人們可以多少減輕一些生活開銷。分配在這個區域幫忙的慈少王俊蘋:「如果民眾有需要就能過來挑選任何他們需要的物資,這裡的物資都是外界捐贈的,部分物資是狀態很好,有些甚至是還附有標籤的新品。」

聖華金谷學院(San Joaquin Valley College)是一所位於加州的專科學校,他們受慈濟美國總會的邀請,定期參加在聖伯納汀諾縣的義診活動,這些來到義診的學生經過專業訓練,在慈濟志工醫師的專業指導下,協助進行洗牙和口腔衛教;這些充滿愛心的天使,使義診過程更為流暢。

老師梅根·沃克(Megan Walker)向志工們介紹該校牙齒衛生的學員們:「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校外接觸臨床的服務,所以我們感謝這次經歷,服務的感覺太棒了,我們很高興來到這裡。」

場內也為民眾準備了精神食糧,讓他們有機會認識慈濟和竹筒歲月,把小愛變大愛。攝影/張瑞龍
年輕的慈少已經從參與義診開始,學習更多的技能服務社區。攝影/張瑞龍

與慈濟的美好因緣

游栢𤋮的因緣是始於慈濟醫療基金會申請實習生的其中一個項目:「加入慈濟之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大愛車,我之前沒有想到過可以把眼科、牙科的服務整合到一輛車上,開往偏僻一點、沒有醫療服務的地區,給當地的居民提供服務。」因為對大愛車的認同,就繼續在大愛醫療巡迴車上服務,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駕駛大愛車,然後給病人的製作眼鏡。除此之外,他還和慈濟志工一起與當地的一些機構談合作,例如精神疾病診所、遊民中心,或是一些中小學。

驗光師黛博拉·段(Deborah Duan)在大愛醫療巡迴車上為病患驗光:「很多居民有六年,甚至十五年都沒接受過驗光,甚至有些人從未驗光過,我們不僅會幫他們驗光測視力,還會幫他們檢查眼部健康,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會當場製作眼鏡,他們就能當場戴上新眼鏡回家。」

黛博拉成為驗光師的因緣要從作為慈濟志工開始:「2015年,一位家庭友人向我介紹了一位慈濟志工,當時我對驗光感到好奇,所以從那時起我就去了驗光學校。我已經成為一名驗光師,也一直在幫忙。現在還可以幫助更多真正有需要的社區,如遊民收容所或婦女收容所,有很多的社區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照顧。」每一次義診都是一次有益的經歷,黛博拉總是期待收到慈濟志工的邀請,以便她能夠為更多的民眾提供幫助。

資深志工手把手的帶領慈少學習義診的各個服務項目和方法。攝影/張瑞龍

這不是承諾。我認為在慈濟工作最大的收獲是在一年中與很多非常樂於助人、非常友好的人在一起,提醒你要謙虛;這是一種個人提醒,這很好。

中醫師紀榮元在慈濟愛滿地中醫門診中心服務,診所外牆鐫刻著證嚴法師的一句話「以病為師,視病猶親」,當醫生要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親人,然後還要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老師:「這對我醫術的啓發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以前做針炙推拿,為什麼會好,我不知道。現在我會的是這個病要用這個穴位,效果會快的多了多!快到跟電的開關一樣,這個燈用這個開關,要那個燈亮,就用打開那個開關。我現在採用的穴道,就是能夠到這樣的地步。受到證嚴法師的啓發,從病人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相隔十幾年前,我的技術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沒錢看醫生,就來慈濟

由於這個地區的病患多以西班牙語為主,不只是每位醫生都配置了一位翻譯來幫助病患溝通,其他部門也經常需要翻譯協助。攝影/張瑞龍

照顧戶米歇爾·阿爾瓦雷斯(Michelle Alvarez)從傳單上得到了慈濟義診的信息,就和媽媽、姊姊一起來到義診會場,得到針灸、牙科、驗血和視力等不同的醫療服務:「我很高興,也很感激。我的背部接受了針灸,感覺好多了。」

Peter醫師(視力表旁右一)正在向慈少和志工解說視力表的使用。攝影/張瑞龍

志工林育燕從2022年開始承擔南加州內陸地區的慈濟醫療幹事,由於當時還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她承擔了重啟義診的規劃與協調:「邀約醫生、招募志工⋯⋯工作非常的多 。義診的項目有中醫、西醫、牙科和眼科,志工必須通過培訓才可以參加。今天總共動員了134位志工,非常感恩。」

照顧戶比阿特麗斯·馬德羅(Beatriz Madero)是因為聽孩子的學校說有慈濟基金會和義診,她已經來過三次了。慈濟人不同於一般醫療機構的服務,讓她喜歡每三個月都過來:「他們給我很好的牙科服務,我非常非常感謝,你們為我們做什非常重要。你們這裡有很多人,那些沒有錢去牙科診所的人會來這裡,我真的很喜歡你們所提供幫助。」

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鄧博仁醫師向彙集慈濟文史的真善美志工說明未來的願景。攝影/張瑞龍
今天有四位慈少和四位家長承擔為所有義診志工們準備午餐的重擔,一大早就在慈濟美國總會的廚房忙碌。攝影/張瑞龍

需要更多年輕人和志工

1993年,牙科賴銘宗醫師從慈濟義診中心開始,由醫療進入慈濟:「開始我們是篳路藍縷,一步一腳印走過來,從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做慈濟,到現在能有這個規模是不太簡單了。我們的所作所為也是經過各種不同的嘗試,然後把自己的腳印走出來。隨著時代變遷,環境已大不相同,希望我們自己能夠知道反省,然後不斷地改進,迎接新的世代,我們更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志工,不管是一般志工,還是牙醫志工,能夠有更多人的參與,就能夠讓慈濟的醫療服務永續。」

義診圓滿結束,志工和慈少一起合影留念。攝影/張瑞龍

我們希望在未來還可以在力所能及之下,設計增加更多的服務項目,增強對病人的照顧。

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鄧博仁醫師:「慈濟在這裡的義診也有28、29年了,多年來一直提供血糖、膽固醇的檢測,方便醫師做藥物的調理。最近一年來,我們開始推廣比較全面的抽血檢查,可以檢查很多項目,像腎功能、肝功能、礦物質、甲狀腺、糖尿病⋯⋯,目的是提升我們對這個社區病人的服務。」

下午兩點,義診活動圓滿結束,幫助74位經濟弱勢的社區民眾,通過409次醫療服務,滿足了他們的醫療需求。每一位志工默默地守在各個角落,藉著慈善行動,把善的種子一顆顆慢慢地植入每個人的心中,讓善在每個人的心裡萌芽、成長茁壯。

支持慈濟醫療慈善,獻出愛與關懷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