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夫大自然课堂 夏令营种菜学环保

美国总会  |  2023年8月30日
Play Video

作者/李心怡;编辑/李成林

志工老师带领学童们席地而坐,尝试他们第一次的静坐,学习集中精神来做每一件事情。摄影/李心怡

陆龟吃青菜、蚕宝宝吃桑叶,为期九周的夏令营生态课,在慈济核桃教育园区的生命科学农场中进行,学员们在每个周一和周三早上,都会来报到。他们在老师和志工的教导下,自己种菜、采菜,还记录种子成长的全过程。

南加州核桃市的慈济核桃教育园区内,有一个生态昂然的后花园,就是著名的生命科学农场。这里已然成为教育园区里的桃花源。夏令营的生态课,更是社区人士趋之若鹜的特色课程。今年有学童184人,志工、讲师、助教等13人,相当热闹。

拉车里的陆龟引起孩子们的好奇,被围着品头论足。
志工讲师为孩子们讲解陆龟的生态。摄影/李心怡

启发儿童的五觉

负责生态课程总策划的慈济志工王正茵和担任教授生态课的教师团队,早在暮春时节就开始着手进行生态课程的规划和设计。经过多次讨论,今年的主题是“小农夫大自然课堂”;让孩子由感恩脚下的土地开始,体验有机的栽种,并从作为出发点的栽种中,感受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的感官体验,启发儿童的五觉。

生态课程丰富,包含了观察大自然,从昆虫、蝴蝶、陆龟等讲解其生态,还有了解不同种类和颜色蔬果的营养。课程中还有禅园冥想、静坐,干燥花叶、压花及卡片制作,制作柠檬酵素、堆肥及腌渍食用柠檬,以及让学童们亲自栽种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

志工王正茵分享:“生态课是配合今年夏令营的主题,亲情、孝顺和环保,融入新的构思与设计,包含观察蚕蛹、了解陆龟的生态,以及静坐的体验等。”

在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植入爱和关怀的种子,那是一件希望工程。生命科学农场所孕育培养的,是未来地球的希望。悉心照料下的期待,不只有蔬果花苗的成长,而是期望培育充满爱和正向能量的下一代。世界未来的希望,就在这一双双好奇的眼里,和一颗颗无暇天真的心𥚃。

志工老师带领学童们尝试安静的闭上眼睛,静心盘坐。摄影/李心怡
老师询问大家在静坐时听到了什么,感觉了什么?学童都有不同的分享。摄影/李心怡

静坐提升专注力

许多孩子看到了从未见过的蚕蛹和陆龟,非常兴奋、认真的听讲师们讲解,并提出许多好奇的问题,也了解蝴蝶的生长周期和陆龟的成长过程。第二周,老师们预先准备压花课程的材料,大家一起到农场挑选自己喜欢的花草叶片,然后仔细地压入书本中,等待成为干燥花的时刻,再制作成为送给家人的卡片。到了第七周,孩子们着手将压制好的干燥花材,制作成为卡片;并写下想要给家人的话或静思语,准备好送给家人。

夏令营课程总策划负责人邵丽琪,也是生态农场的志工 :“压花课的目的是为能延续花材的物命,希望小朋友不仅是把花插在花瓶里,还希望能够制成乾花的形式,继续发挥功用;同时也教授小朋友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大自然、对待我们的地球。”

教导小朋友蔬菜是很健康营养的,把蔬食健康的概念传递开去;让这一份善念,在我们的社区中延续,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都变成绿色。

农场中有一个静思禅园,布置了石佛及大小石头。志工老师带领学童们席地而坐,尝试他们第一次的静坐,让他们通过注意力集中,学习集中精神来做每一件事情。有些孩童不太习惯,有些很快就能进入状况,试着安静的闭上眼睛,静心盘坐。之后,老师询问大家在静坐时听到了什么,感觉了什么?学童都有不同的分享。

志工讲师黄碧珍 :“我们在夏令营有一堂课是来这里做冥想,这个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孩子们,每一天至少让自己可以放松,以及专注在某一点,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无论是夏令营或冬令营,慈济团队都会带给小朋友绿色的生态环保概念。摄影/李心怡
孩子们在志工讲师的带领下,观察大自然的生态。摄影/李心怡

成为环保小尖兵

小农夫大自然的课堂中,志工们使用透明的矿泉水瓶,自制简易盆栽盒,让学生们自己栽种蔬菜。小朋友将种子埋进土壤中,写上组别姓名,带回各自的班级中观察,并按时在“蔬菜长大了”的单子上记录植物的生长,期待它们快快长大。

孩子们在生态课程中知道蔬果的五种颜色。摄影/李心怡

志工讲师姜敬先教导孩子怎么做酵素和做堆肥:“我们安排他们在园区中实际的操作,借机向他们播撒环保的种子。”老师及志工们讲述堆肥时需要的元素,让孩子知道,家中的厨余及垃圾能够转变为肥沃土壤,用来种植果蔬;这样不需要使用化学肥料,也可以种植出一片丰盛。孩子通过双手的实际操作,对于制作酵素的每一个步骤都印象深刻,同时也将爱护地球的种子植入心田。学童们可以将这些经验带回到家中,分享给家人;夏令营的学童成为环保小尖兵,将爱护地球及绿色环保的意识,带入家庭及社区。

志工指导学员在回收的塑胶瓶中撒下种子,再让他们带到教室,记录种子的生长。摄影/李心怡

从小朋友们的反应来看,他们都非常喜欢今年新加入的生态课程,志工们也都希望生态课能够一年办得比一年好。

支持慈济教育,献出爱与关怀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