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一样的茶道课 休斯顿慈少新体验

德州分会  |  2024年3月11日
Adding tea leaves and other ingredients, Tzu Shao divided the labor and worked together to grind them into powder one by one.

作者/德州分会真善美志工;编辑/李成林

加入茶叶等材料,慈少分工合作,逐一研磨成粉。摄影/刘本琦

“茶道”是在慈济团体中是人文课程里的重要的部分,内容可以因应不同的年龄层进行调整,但无论如何的做调整,慈济人文的那份“感恩、尊重、爱”与“合心、和气、互爱、协力”的精神,都离不开人文课程进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过程。

客家擂茶与慈济人文

To the melody of "Sakura Rain", 14 Tzu Chi children and four parents entered the tea ceremony classroom one by one, scooped water to cleanse their hands, and silently recited "Wash your hands, purify your mind, and be renewed."
随着“樱花雨”的旋律,14位慈少和四位家长依序进入茶道教室,舀水净手,低声默念“洗手净心,焕然一新”。摄影/吴育宗

慈济德州分会在2024年开始举办的慈济少年班(简称:慈少)茶道课程不同于以往,很不一样的是,第一是“对象”、第二是“茶”。在负责慈少课程的志工白淑宜精心规划之下,结合慈济德州分会“茶道团队”要给慈少孩子很不一样的茶道课,即便他们曾经参加过人文学校的茶道课。因为这次要喝的茶是“擂茶”,而擂茶冲泡过程较为复杂,却富含相当多客家文化的精神,在“茶道团队”的巧妙安排之下,更于慈济的人文能够充份的结合。

The small act of washing your hands can cleanse your mind of distracting thoughts and worries at the same time.
洗手小动作,同时清洗心中的杂念和烦恼。摄影/刘本琦
The tea ceremony volunteers guided Ci Shao to the seats in an orderly manner.
茶道志工引导慈少井然有序地走到座位旁。摄影/林嵩然

慈少的平均年龄都在十几岁,对于动手做的参与能力,很容易就能够上手,因此进到茶道教室的“洗手净心,焕然一新”,志工们就让孩子们自己承担,让他们引领其他的孩子完成洗手、净心,并在介绍完这次的课程后,以柔柔的轻音乐带领孩子在“净心”后、也能“静心”,能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融入与投入。

因为擂茶的“泡茶”只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一个步骤而已,但过程的“做”是与背后的客家文化为何有擂茶、慈济人文的“合心为善、和气付出、互爱赞叹、伸手协力”完美结合。

“合和互协”齐力完成

茶道课的两位讲师陈菊贞及林顺堂慈珗,都是来自台湾屏东的客家人,他们跟慈少说到客家族群因为曾经的逃难、迁徙,为了充饥、解渴而发展出来的特殊饮食,“擂茶”,一直沿革至今,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茶饮。

客家擂茶中包含了客家人勤劳、节俭、克苦耐劳的意义,因此慈少们在课程中学会爱惜八种不同擂茶的食材,不能在制作的过程轻易浪费;逐一放入食材时,必须用擂棒在擂钵中用力的“擂”,也就是研磨,以现在生活的便利性,家中大概就把食材都放进调理机,按下按钮,不用五分钟就完成了,但动手做才能借此体会原来过往客家人是这样制作出他们的日常饮食。

每个慈少小组里,三个人为一组,一人进、一人出,一个人负责擂、两位同学协助扶住擂钵,累了之后,下一个同学再擂、又两位同学扶住擂钵,完成的这一碗擂茶,这是一组五位慈少一同“合和互协”齐力完成的。

以“爱心”喝三好茶

The tea ceremony teacher demonstrated how to add boiling water to the tea bowl and gave instructions on how to ensure the flavor of Leicha.
茶道老师示范在茶钵中加入开水,指导如何确保擂茶的风味。摄影/林嵩然

在擂茶的过程,整个茶道教室已然香味四溢,倒入温水后同学再将擂钵里的擂茶分到每个小杯中,以“感恩心”端捧擂茶、以“尊重心”奉上茶水、以“爱心”对同学微笑行礼。志工张玲玲引导每个孩子,有礼地端起茶杯,喝三好茶,第一口“心发好愿”、第二口“口说好话”、第三口“身行好事”。

The tea ceremony teacher taught Ci Shao step by step how to prepare Leicha.
茶道老师手把手的传授慈少调制擂茶的手艺。摄影/林嵩然
"Gratitude" is displayed on the tea tray.
“感恩心”展现在端捧茶盘里。摄影/林嵩然

志工们更备有茶食,给孩子们搭配擂茶食用。志工黄喜燕最后教导孩子“善后人文”,让慈少们知道,不是只有食用与享受。慈少已是能够承担家务的大孩子,应该在结束后一同完成善后工作。

"Respect" is placed on the tea cup.
“尊重心”放在敬奉茶盏上。摄影/林嵩然

“合心、和气、互爱、协力”在整个活动中,不只慈少的志工团队,也在茶道的团队里,而还有一个组别,是慈少的家长们,也一同参与、感受与体验,沐浴与投入这一堂富含人文的慈少课程。

汇聚跨世代的力量,献出关怀与爱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