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姿文
参加夏令营爱惜食物大课堂的同学们。摄影/王姿文
近两年来,全球各地天灾不断。从在各国的肆虐的新冠病毒(COVID-19)到美国西部地区的热浪及森林大火,让以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平静的生活显得那么宝贵。由于疫情得到控制、学校开始逐步恢复实体课程,品格教育团队特地为今年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们设计了爱惜食物的教程,让孩子们记得,每天都能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来之不易,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小朋友不像他们一样幸运。
两堂三十分钟的课程分别在7月12日和13日教授。低年级的课程强调爱惜食物、不要浪费。老师们精心编排了小短剧:老师扮演两个在自助餐厅吃饭的小朋友,其中一个因为肚子饿拿了很多份食物,可是最后吃不完只能倒掉,浪费了很多食物。在观看短剧后,小朋友们回答老师的提问,从剧情中学习要避免浪费食物的行为。另外,老师还在课堂上示范做香积饭,之后让孩子们自己体验。在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时候,老师提醒他们只盛自己能吃掉的分量,并且要小口吃,不贪心。这也是平时老师都会注意提醒孩子们的重要知识。

我总会提醒学生不要浪费食物。对学校供应的午餐,无论自己喜欢与否,都应感恩并尝试尽量吃完,因为我们不想浪费食物。我让学生理解不要浪费食物是因为世界上有很多的人没有食物, 丢掉食物是不尊重的行为。
老师 艾迪·梁
高年级的同学们,在学习爱惜粮食之外还由老师讲述了慈济国际赈灾的理念。老师告诉他们,每一次有天灾人祸,慈济总是在第一时间动员志工和物资,力争以最快的速度,给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支援。食物是灾民最关心的一件事,香积饭正是最便利又好运输的首选食材,因为它用热水冲泡即可食用,这在艰苦的灾区尤为方便和重要。此外,老师还布置作业,让学生们记录每天如何减少食物浪费,并在课程的最后全体朗诵静思语“知足的人, 不会贫乏”。

这次活动让很多孩子意识到,他们优渥舒适的生活其实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因此更要对父母心存感激,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不那么幸运的人们。丹尼尔·邱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分享说:“我在午餐时看到在垃圾筒有被倒掉的食物很难过。其实这些被浪费的食物, 可以用来救助贫苦的人。”
相信在活动之后,同学们会记得这两天得到的教诲和感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浪费粮食,并尽量帮助穷困的人。这些也是慈济一直以来致力的善事,通过此次课堂,传递给年轻的一代。
抗疫情・素行动:茹素一小步,护生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