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秦惠儀、 劉又榕、甯靜嘉
紐約疫情復工後,迎接端午佳節,紐約各地慈濟會所傳來陣陣粽香,志工親自包粽,把愛與關懷一起包入。攝影/劉家添
復工後的紐約,雖然逐步恢復了人潮與車流,但仍瀰漫低調的氛圍,人們戴上口罩,透過眼神表達關懷。紐約法拉盛、長島及波士頓會所的志工們也恢復互動,大夥兒相約回 「家」 過端午,凝聚疫情後慈濟家人的情感。

七百蔬粽 推素護生
法拉盛的慈濟會所內廚房,傳來規律又有力的切菜聲與洗米聲,五、六位志工低著頭忙碌著切料、大把大把地清理糯米和洗刷粽葉。香積志工池海燕,手上的工作沒有停下來過:「我負責採買,光是買料就花了一個禮拜,動作得快一點,明天就要上場包粽子了。」800個素粽的材料清單,都是海燕與志工一手包辦,跑了四、五個地方才買齊,為的是給大家最道地的台灣粽味。一串串的粽子包入了志工的愛心,這八百個素粽的配料,是由紐約曼哈頓的資深志工洪德華贊助所有經費,跟志工與會員家人們結緣。

居家隔離三個月,慈濟家人好久不見,一顆顆包著愛心的素粽,串起志工與會員間的關懷。
慈濟志工 洪德華


6月20日週六一早,廚房內近十位志工,大夥兒戴著口罩和手套,盡可能保持距離。一組志工在廚房內整理配料和準備午餐,另外兩組是廚房後端的包粽組。宗傳師父有幾十年包粽經驗,一掛10個粽子15分鐘就能完成;志工們個個也是高手,資深香積志工范碧蓮平時花巧思在蔬食料理上,綁起粽子專業又俐落。

為了保持安全不過度聚集,資深香積志工陳金蘭,選擇在家中幫忙包粽,包了近 400個。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家人的擔憂,我每周一次在家煮好午餐,送到紐約分會給志工與同仁。端午節為了盡份心力,把愛心包進粽子裡跟志工們結緣,希望能藉由好吃的粽子推動茹素。
慈濟志工 陳金蘭

包粽合家歡
同一時間在慈濟長島支會也傳來陣陣粽葉香。這是長島分會第一次包粽子,志工興緻勃勃地把這個活動變成另類的三節合一, 即立夏、父親節和端午的慶祝活動 。慈濟志工葉雪梅的一句話:「我會包粽子。」不但勇敢承擔了粽子食材的採買與準備,也讓兒子女兒一起出動切料炒料。志工秦惠儀帶動幾位志工,負責採購粽葉、清洗和浸泡。

6月20日當天早上,近20位志工一起洗手包粽子。志工吳惠真與陳欣蘭有多年的包粽經驗,在一旁指導大家,讓過程更順利。很多志工與家人是生平第一次包粽子,當包出第一顆粽子時,興奮不已。「進來慈濟變聰明了,學會包粽子了。我要用影片存證,分享給台灣的家人。」志工夏志君逗趣地對話,引來大家的一陣歡笑。
包粽首重粽子的三個角,過程也是磨練我們精進與耐心。
慈濟志工 吳惠真


原本預計包250顆粽子, 最後追加材料到400多顆,6月21日分送給所有慈濟家人。透過這次活動, 志工像家人般的團聚過節, 在粽香和咖啡香的陪伴下,大家戴著口罩,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提前度過愉快又有意義的端午佳節。

波士頓包粽習傳承
遠在波士頓的慈濟志工,也不受疫情影響,6月21日早上按照慣例舉辦端午包粽。不同以往的是,這次特別分流分批,避免過度聚集降低感染風險。波士頓聯絡處負責人長金滿掌管採買配料與粽葉,志工高金花負責包粽子。香積老手高金花有多年包粽經驗,帶著第一次包粽子的志工林婉婷,一步步示範做法,象徵著資深志工傳承經驗給後進志工。



去年底,證嚴法師用粽串精神勉勵所有志工,要團結一心,如同串粽的繩子,彼此串連在一起如同生命共同體。
我們每一個志工,就像粽葉一樣,我們把自心清洗乾淨,再把社會資源與會員包在一起,這是很重要的精神。
紐約分會執行長 蘇煜升
紐約慈濟家人相互期許弘揚粽串精神,在下半年,以全力推動茹素,保護環境為主要目標,讓世界更平安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