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後不間斷的行動 災民總算好眠

紐約分會  |  2021年9月21日
Play Video

作者 /劉又榕 

9月4日紐約分會近20位志工,展開第一次受災法親家園清掃行動。  攝影 / 林敦

由於家具泡過洪災裡四處流竄的污水,變得格外沉重,而且味道難聞極了。慈濟紐約志工在地下室不透風的情況下清理熱帶風暴艾達(Tropical Storm Ida)留下的滿目瘡痍,非常辛苦。慈濟志工何燕表示,9月3日他到高齡慈濟志工鍾春子家中關懷,發現太多垃圾需要清出,鍾春子夫婦年邁無法清理,因此志工們決定找身強體壯的西語裔臨時工,讓過程更有效率:「看到法親家人因此受災,內心感到不捨,我們出錢出力如同本份事。」

地下室泡水家具與滿地的泥濘,志工在充滿惡臭的環境下,認真地清理法親鍾春子的家。 攝影 / 李惠蓉
TzuchiUSA-NY Hurricane Ida First Clean Up_0002_S__17055756
志工把打包好的垃圾,從地下室搬到門口,方便垃圾車處理。 攝影 / 李惠蓉

難得能闔眼

9月4日紐約分會動員了近20位志工,再次為法親家人清理家園。

當天從早上八點到中午,十幾人合力將高齡慈濟志工鍾春子家一屋的廢棄家具與垃圾,清理完畢,丟上垃圾車,並且把地板的汙泥刷除,可以用的物品與家具,則是搬到一樓後院曬太陽。志工周素滿距離鍾春子家兩三條街,9月2日後每天都來幫忙一點,有時也送點餐點,看到一天比一天更恢復,也放下了心中的擔憂。

法親就如同家人,我們能做的有限,但精神上支持讓他們不孤單。水災雖然損失嚴重,但就當是對物質的斷捨離,清理乾淨了,舒爽多了,生活也簡單。

鍾春子家幾經志工整理,乾淨整齊許多。左為清理前,右為歷經三天的清掃後。 攝影 / 鄭儷娟

中午用餐完後,部分志工前往另一位慈濟志工吳玉桂家中協助,接力完成清理。因為有志工們的動員,快速把家園整理好,鍾春子感恩地說:「這幾天沒有一天是睡好的,當天下午我難得能闔眼睡個午覺,大家的動員真的很有幫助。」

志工前往吳玉桂家中清掃的情形。 攝影 / 林敦
面對一屋子的垃圾,志工先分類垃圾,後續再進行打掃與洗地板。 攝影 / 林敦

疫情中又逢天災

這次清掃行動中,參與的志工楊雅飛,她兒子的房子也部分淹水受損,家人們這幾天也忙著清掃與善後。楊雅飛說,疫情這一年,家人的健康、金錢都因意外而歷經波折,又遇上這波天災,考驗不斷,但她鼓勵孩子們,轉個念,用感恩的心,一切都是好事。

志工打掃後,將垃圾一一搬上垃圾車,光是鍾春子家,垃圾車就停留了半小時。 攝影 / 林敦

災後這些天,除了志工們輪流協助法親清理家園,紐約分會香積組每天都準備十幾個熱便當,送到受災志工的家中。李蕙蓉與楊雅飛這兩天來回穿梭在受災個案與法親家,只要一聽到有志工家淹水,電話連絡了就前往關懷,提供協助。兩人也隨身帶上紐約慈濟少年志工陳若依,時而幫忙打掃、時而跑腿,在開學前最後的兩個禮拜,把握機會見苦知福。

楊雅飛(圖中)與志工們一起清掃法親家園。

能出來付出,為災民與法親盡點力,感覺自己仍是有福之人。

王先生是位外送員,9月1日風災當晚十點半下班,風雨交加水淹及膝,無法進入地下室家中,轉而住到兒子家。隔壁鄰居一家三口,卻因住在地下室而淹死屋內,他因為住在兒子家逃過一劫,慈濟進行家訪,將提供急難救助。 攝影 / 蔣珊珊

救急更勝救窮

一夜大雨,紐約市上千個家庭受災,不少人頓時流離失所,慈濟紐約分會在9月3日成立「紐約市艾達風暴急降雨急難救助中心」,啟動急難救助機制,將Kissena公園附近,以Kissena Blvd 與Peck Ave、Rose Ave周邊一帶,列為重點地區。慈善組志工蔣珊珊表示,這幾條街90%的住戶,地下室幾乎全淹,一樓也有部分損壞。

慈善組志工蔣珊珊拜訪前紐約人文學校老師包易家,其地下室家具、洗衣機與熱水爐,以及車子都全毀。包易表示,本來要捐給慈濟的攝影機和冬衣也全部泡湯,百感交集。 攝影 / 蔣珊珊

慈濟針對的主要是租客,他們的財產泡水損毀,很多東西都來不及搬,他們多半沒地方住,需要臨時安頓的地方,慈濟將為他們提供急難救助金。

重災區中,華裔民眾佔絕大部分的比例,而地下室的居民,多半因為房租便宜,所以很多都是中低貧戶,在這緊要關頭,補助津貼能救一時之急。慈濟已經與《世界日報》合作,9月4日發布消息給華裔社區民眾,於9月8日將舉辦第一次的現值卡及物資發放。

艾達颶風挾帶狂風暴雨,嚴重破壞行經的美國南部和東岸地區,慈濟美國啟動急難救助機制,陪伴受創災民。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