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楊廉
3月12、13日,慈濟紐約分會志工和亞美醫師協會投入臨時疫苗站,幫社區耆老、居民獲得疫苗。攝影/邱品豪
慈濟紐約分會年終歲末祝福之後,忙著全體動員啟動社區志工,安排訓練,協助社區民眾疫苗接種,在分會執行長蘇煜升發出動員到填表註冊,短短五天之內招募慈濟志工及社區熱血青年超過80人。
由於疫苗的冷藏條件和數量缺乏,紐約政府管理嚴格:幾天前政府才會通知在某定點會收到多少疫苗,疫苗一定要開瓶後六小時之用完,有浪費則會被政府罰款。如此嚴苛的條件下,紐約慈濟決定和亞美醫師協會合作,共同完成幫助紐約民眾,脫離病毒的籠罩。


紐約社會經過一年多的病毒影響下,經濟危機,人口失業,犯罪率居高不下,人心惶惶,在長期的生活壓力和心理恐懼下,有了消極的念頭和行為。美國死亡52萬多人,這算是一個世紀的大災情,聞聲救苦,身為慈濟投入救災的第二線是責無旁貸的工作。

一些亞裔長者因不諳英文、不熟悉使用電腦,遲遲未能預約接受新冠疫苗施打,慈濟選擇與亞美醫師協會合作,希望藉由亞美醫師協會的專業人士和慈濟基金會為華人社區民眾提供語言協助,讓法拉盛社區民眾在自己的社區內就能施打疫苗,點燃希望之燈。


法拉盛區為中心的郵遞區號11355,一度成為紐約全市七天確診率最高的地方,近期確診率才慢慢下降;許多長者因語言障礙等原因,無法預約法拉盛附近的疫苗站施打疫苗,紐約醫療志工團隊,在還沒有疫苗消息的情況下,就提前部署,開始招募訓練醫療志工,一周內進行中英文各二次的雲端培訓課程,學習如何在疫苗站幫忙和完成任務。
其中包括感染預防控管、資料登錄註冊、流量管制、和注射疫苗後觀察。有些訓練在去年的發放蔬果、馳援醫療個人防疫物資和大愛眼科車出診前,都已強調過,因此大家很有默契,各司其職——以國際救災的精神來動員三個疫苗站三個月的志工服務,每位志工要求八次共64小時工作時間,有的負責勤務安排、有的負責完成志工訓練及叮嚀,兵分多路但目標一致,完成訓練大批社區志工,投入這項與時間賽跑的疫苗施打任務。
終於,紐約慈濟分會在3月8日被通知,要在法拉盛文藝中心(Flushing Town Hall)設立臨時疫苗站,共有55O劑疫苗要在3月12日、13日星期五、六兩天內打完。
本次疫苗注射點預約電話開放後,550針疫苗在數小時內預約就額滿。
亞美醫師協會創辦人 劉季高


星期五、六當天大排長龍,有高達九成的民眾不會用英文登錄系統註冊,慈濟志工在第一線協助民眾填寫英文資料及個人健康病歷,安排民眾有秩序地接種疫苗。而很多華裔老人家是生平第一次施打疫苗,慈濟志工也細心引導他們到旁邊的觀察區休息15至30分鐘,確認身體沒有不良反應,才讓老人家離去。志工們還把握這段觀察時間,介紹慈濟,廣結善緣。
法拉盛居民姚秀玲之前都在等政府放寬施打的限制,施打當日與先生、女婿一起來打疫苗,現場看見有慈濟志工指引、協助,消除了打疫苗的緊張感。「今天才輪到我們,而且我之前有肝炎的毛病,所以有名額,就趕快來打。」當被問到施打後有什麼樣的期待?姚媽媽說:「當然是希望趕快恢復正常,撥雲見日!」而另一位居民王先生接受疫苗施打後,心情也似乎有了轉變。
有些事情就可以大膽地去辦了,也不會覺得那麼拘束。而且打完疫苗後,整個社會也不會那麼緊張,因為疫情被控制住了,大家可以放心。
法拉盛居民 王先生


清楚、嚴謹但又親切暖心的流程,是志工們透過不斷推敲、反覆訓練和用心執行,才得以成真,看在劉季高眼底,十分感動,不禁讚道:「慈濟人無所不在!」
550劑疫苗打完後,還有第二劑的施打。亞美醫師協會也在場提醒12、13日在法拉盛文藝中心注射疫苗的民眾,需按預約時間於4月2日或3日前往同一地點,攜帶居住證明與醫院證明等施打第二劑疫苗。屆時,慈濟志工還是會捲起袖子投入,幫助社區民眾安全施打,共同攜手讓這場新冠肺炎的防疫戰,朝著消弭的方向步步推進。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