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攝影/劉又榕、邱品豪
作者/劉又榕
病痛在身的紐約華裔移民文德發,沒走沒幾步就需要休息一下,才能再往前走。攝影/劉又榕
在紐約慈濟有項傳統,就是每年的農曆歲末時,會發送新春祝福包給耆老與照顧戶,這麼一送已經有將近五年。有的長者一直送到往生,有的個案陪伴多年度過了低潮,更有人因此成為慈濟志工。「疫情紐約,歲末關懷」系列報導,將分享四個慈濟長期關懷的照顧戶故事。
「你的腳沒力,你的腰沒力肯定你會倒下去⋯⋯」紐約華裔移民文德發,因為椎間盤突出神經遭受壓迫,行動不便:「有一次走在馬路中間(倒下去),幸好我手還有力,我爬到路邊。」
雖然只是過個馬路的距離,對文德發來說,隨時都有跌倒的危險。
「原本我的腳是不燙的,是很正常的。」文德發回憶,健健康康的一個人,哪知道三年前因頸腰椎的椎間盤突出,突然腳的感知都變了:「我的感覺,裡面好像被火在那邊噴,我剛開始,買那個乾冰來敷整個腳。」
而這椎心之痛,讓文德發每周兩天,必須靠按摩電療來舒緩三次手術後持續的麻痛。
「做完按摩電療後,肌肉比較鬆一點,但是過後,最多是幾個小時,又一樣了⋯⋯」文德發吃力地上下樓,尖銳的疼痛集中在腰間部份,但他咬緊牙根,沒有哼哼唧唧,但那要花多大的力氣,才能忍住那椎心之痛,才能盡力如正常人般,行動、生活⋯⋯
儘管病痛折磨,但文德發樂觀堅強,靠自己一步步找幫助,從看病找醫師,到拿到醫療保險動手術,都是憑著不放棄的毅力,才做到。
「我申請這個保險,很多人都說,你沒有身分哪裡可以拿到,但是我沒有放棄啊!今天我是做了手術啦,我也是靠自己啊!」
也許是他的努力感動了老天,每當遇到困難,就有貴人相助,正當積蓄花光,房租交不出來時,慈濟志工即時送上資源,遞上關懷。


「這是我們給你,額外的,不是算在每個月的,月初的時候給你一張,這個是另外的,紓困用的。」慈濟志工朱澤人將現值卡交給文德發,讓文德發心頭一暖:「感恩你,Peter(朱澤人)真的謝謝你,你這麼幫我。」
志工每次前往,都會不厭其煩地詢問文德發的需要,幫他找資源、申請補助,希望能幫助一點是一點。「每個月主要是生活補助金,幾乎每個禮拜帶一些吃的給他。」朱澤人和文德發之間「施與受」的關係,久而久之,變成雙向的。

「他也會把他知道的,哪一些醫療保險,或哪一個醫師很好啊,他這方面其實還滿有經驗的,他也會分享給我們,我也是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朱澤人說,透過文德發的經驗分享,這段親身走過的艱辛求醫路,竟也能幫助其他沒有醫療保險的辛苦移民。
遇到什麼事情,不要想其他的,你都要面對它,但是你也不可以停留在那邊不管它,病也不會好,找藥吃或是找醫師,還有希望啊,對不對?
慈濟照顧戶 文德發
天助自助的這分精神,在文德發的身上體現,如今他不再是一個人孤獨奮鬥,至少面對人生的寒冬,有慈濟家人會一直陪伴。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