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又榕
農曆歲末年終前,紐約曼哈頓中國城志工,為華裔獨老們獻上新春包。攝影/劉又榕
在紐約慈濟有項傳統,就是每年的農曆歲末時,會發送新春祝福包給耆老與照顧戶,這麼一送已經有將近五年。有的長者一直送到往生,有的個案陪伴多年度過了低潮,更有人因此成為慈濟志工。「疫情紐約,歲末關懷」系列報導,將分享四個慈濟長期關懷的照顧戶故事。
美國17%以上屬於65歲的老齡人口,每年慈濟紐約分會志工會帶著新春包,發送給許多華裔獨老們,志工的關懷,是他們晚年移民生活的精神支柱。像是91歲高齡的吳伯伯,一早下樓到戶外,期待著慈濟志工的到來。
紐約的冬天,不是太冷就是下雨潮濕,這天紐約曼哈頓志工的探訪帶來了陽光,送上新春感恩包,裡頭有香積麵、香積飯,也陪著住在中國城的吳伯伯活絡筋骨,拍拍手、動動腳、甩一甩,提醒坐在輪椅上的吳伯伯,不要忘了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接著志工來探訪另一位者長閔阿姨,閩阿姨拉著大夥兒參觀她的貓園。「這是牠們的餐廳,這是貓的餐廳,我做給他們的。」志工問:「貓咪呢?怎麼沒看到?」原來太多人到來,怕生貓咪都躲了起來。
閩阿姨從小受母親影響,熱愛小動物,16年來把愛都給了流浪貓。多年前因熱食發放接觸慈濟,證嚴法師說過的一句話,至今讓她難忘。
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好處,你去做善事,上人說不是這樣子的,施恩不念報,那是很感動人的。
慈濟關懷長者 閔捷
慈濟志工王秀春,被閩阿姨的良善感動,閩阿姨為了服務眾生,即便自己有的不多、即使拄著拐杖行動不便,也願意付出:「她真的很有慈悲心,包括對這些流浪漢、無家可歸的遊民,她也常常會送便當給他們吃。我常常會跟她講上人的法,她很認同上人理念,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而且無所求。」
美國長者獨居比例高,雖然社會福利完善,但心靈支持薄弱。曼哈頓慈濟,關懷戶中一半以上是華裔耆老,除了新春發送感恩包,平時也會舉辦熱食發放或健康講座,就是要給耆老們那份感恩、尊重和愛。
師姊很好,非常非常好,很關心我們,我沒有親戚朋友,什麼親人都沒有,師姊,我就覺得好像自己家人一樣。
慈濟關懷長者 閔捷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