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生遊學營 參與慈濟新澤西食物發放

新澤西分會  |  2019年8月30日
TzuchiUSA_nj-sichuan-university-student-study-abroad-program_20190726-2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尤歆儀、王萬康/新澤西報導 
作者/尤歆儀

學生學習如何分類及整理菜類。攝影/王萬康

7月26日,23位來自中國四川電子科技大學的醫護系學生,在慈濟人醫會林偉如醫生的協助安排下,到訪美國慈濟新澤西分會。去年暑假,該校安排醫護系大一學生到美國參加夏令營,在林醫師的引薦下,到慈濟新澤西分會當志工,發放食物,反應非常好。今年,學弟學妹跟進學習,安排了同樣的行程,協助分會每週五的例行性食物發放,體會助人的歡喜。

只付出一點點的力量就能幫助他人,我感到很快樂。

這是參與食物倉儲發放之後,學生們的共同感受。

課本上學不到的

林偉如醫師表示:「去年夏令營結束時的分享中,學生一致認為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活動,就是到慈濟的食物倉儲做義工。 所以今年很早就和分會聯繫,安排這次的『校外教學』,讓學生更了解義務服務的觀念,體驗助人的喜悅。」

全體學生感恩林偉如醫師的帶領,到慈濟擔任志工。攝影/王萬康

四川電子科技大學教師曾令維提到,學員都是大一的醫學生,這次到美國參加夏令營活動,不僅要學習專業的知識,還要有一些人文的文化體驗。

「這些學生未來是要成為醫師、護士的,當然需要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而這些東西都不是從課本上可以學到的。」林偉如醫師強調說。

感恩有助人的機會

慈濟做慈善,從日存五毛錢開始。新澤西分會也匯聚眾人善的力量,每週五進行食物發放。

志工向學生介紹慈濟竹筒歲月。攝影/王萬康

當天,志工向學生介紹慈濟竹筒歲月,小錢行大善的概念,以及四大志業,八大服務項目在社區的落實情形,並播放了一段汶川大地震時,慈濟人前往勘災,撫慰災民的影片,以及災後協助援建十三所中小學的希望工程。

期中也播放了一段去年學哥學姊在食物倉儲幫忙的影片,同學們看到熟悉的面孔,感到十分有趣。

有一位同學分享提到,該校附近就有一所慈濟援建的學校,只是從未深入了解慈濟是個什麼樣的組織。一位女同學提出她的發現說:「這個佛教團體的建築和室內裝潢,和原先認知的佛教寺廟有著很大的差異。」

新澤西食物倉儲除了發放素食外,「感恩、尊重、愛」 的人文行儀,也是慈濟志工有別於其他慈善團體的最大特色。志工提醒同學們要心存感激,感恩對方給我們佈施助人的機會,所以在發放過程中一定要面帶微笑。

不累又樂在其中

學生們穿上志工背心,自行分組,承擔不同的任務,包含接待報到組、乾貨提領組、電腦選貨組,還有廚房打包組等。

正式發放前,各組同學都由該組負責志工進行細部指導,例如,包裝新鮮蔬果的訣竅是要動手,才會有心得。發放前,志工向感恩戶介紹這一隊遠從中國來的年輕朋友,學生們各就各位,準備正式上場。

學生以感恩尊重的態度接待民眾。攝影/王萬康

負責在廚房打包蔬果的劉佳宜分享這次的感受,她說:「通過自己很小的行動去幫助他人,其實不會很累,自己也樂在其中,大家也都快樂。」

 謝永淳認為,這裡的人充滿愛心,讓那些買不起食物的人也有東西吃;義務服務可以透過勞動來幫助別人, 感覺很充實。

聶新月覺得,發放前的祈禱之後,氛圍很好;民眾也很高興志工歡迎他們的到來,整個氣氛都是愉悅的。

把志工概念帶回國

李佳憶表示,志願工作的概念在中國還不是很流行,有些人可能還會有一點偏見,學生在學校的大部份時間,不是學習,就是玩耍,很少去參加這樣的志願活動。她認為,應該把志工服務的概念帶回國內,並讓更多人知道,付出愛心幫助需要的人;尤其是他們自己,未來要成為醫生、護士,應該更多的去嘗試、去體驗這種生活,學習關注更多的人。

雖然英文生澀,但用心學習與感恩戶互動,以電腦協助民眾挑選日用品。攝影/王萬康

任鵬宇表示,能幫助別人,我覺得有自己的一份價值。 他負責為民眾用電腦點選乾貨,忙得滿頭大汗。原來以為要一直用英語和民眾溝通,讓他很緊張。但他認為開始時雖然有點難度,但他努力的讓對方能夠聽得懂,這種面對面的直接幫助,讓他本身很感動,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帶隊老師曾令維感恩慈濟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他認為,讓同學們除了專業的學習,還有這樣難得的體驗,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傳遞愛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內心肯定會變得更加充實及幸福。

 一位學生說:「我覺得用自己的力氣去幫助他人,是一個很快樂、很光榮的事情。」 

以利他為上的精神去服務,這群醫學生,已經踏上良醫養成之路。 

23位來自中國四川電子科技大學的醫護系學生,蒞臨美國慈濟新澤西分會。攝影/王萬康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