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計嘉麗
三個團體將近三十位的志工一起完成了首次的合作。攝影/蔡蕙菁
2020年世界籠罩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之下,美國百業關門,民眾失業,許多家庭因而斷炊經濟陷入困境, 無法領到政府補助的比比皆是。慈濟華府分會啟動急難救助, 提供食物,關懷受難的家庭。
發放計畫一完成,慈濟志工起而行,到各個店家尋找物美價廉的食物:米、油、麵粉和豆子等。 因有位志工在該商店上班,能得到第一線的消息,因此,可以買到半價的高級混合豆子;馬州、維州的志工互通有無,那家的物品便宜,就趕緊前往購買。疫病期間買食物有限制,志工仍是努力採買,短短一星期,就買好了1000磅的米 ,1000磅的麵粉,200瓶的油和其他需要的食物。
疫病期間,某些較少見的食物非常難購買,例如:依索比亞裔家庭最愛的鷹嘴豆粉,單價是麵粉的5倍。然而,為了照顧戶的需求,決定購買,沒想到供應商缺貨,只好捨棄這一種食材。到了發放前一天,安息日教會華盛頓社區服務中心執行長佛來蒙·肯(Ken Flemmer)捎來消息,他跟別家供應商買到了鷹嘴豆粉,由他們來提供。他並提供蔬菜、水果,解決慈濟志工保存蔬果的難題。
七月十一日發放當天,慈濟華府分會志工提前一小時到達安息日教會華盛頓社區服務中心佈置場地,佛來蒙肯早已開始準備,將中心提供的蔬果擺設妥當,慈濟的食物擺放在車道另一側, 好由兩側齊上。每個家庭可領到兩箱食物,一箱慈濟供應的乾貨,另一箱是由中心提供的蔬果,共67磅的食物。
這次採取得來速的發放的方式發放物資,車主不必下車,驗證身份後,志工將兩箱食物直接放到車裡,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但是仍有無車的照顧戶前來。發放的時間是下午三點,但是照顧戶迫不及待的在停車場等候,無視高掛的艷陽,志工不忍徒步前來領取物品的家庭在炙熱的氣候中久候,待前置作業完成,即開始發放。
驗證身份是由慈濟志工計嘉麗和依索比亞的志工韓洛維(Hamrawit Tesfa) 一起做,減低了語言上的障礙, 兩小時的發放只需一半時間完成。志工驗明身份後給與貼紙以為領取證明,發放的志工則收回貼紙,送食物箱。志工利用驗證身份和領取食物之間的短暫時間,發送口罩並勸導照顧戶茹素。
發放結束,所有志工齊聚,相互感恩這第一次的合作, 並期待下個月再相見。
慈濟美國將從「撫平美國疫情線」防疫工作,轉入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協助他們重返正常生活。此時此刻,因為有愛,而心無恐懼,慈悲的心念將我們緊緊相繫,成為安定人心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