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習傳統 爾灣人文教育扎根

美國總會  |  2020年1月25日
TzuchiUSA_Irvine-academy-year-end-blessing-20200126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何憶萍、蘇慧情 、王泰元/美國報導
作者/何憶萍

爾灣中文學校,中國年結合竹筒回娘家,讓孩子學習「感恩.尊重.愛」。攝影/黃友彬

2020年迎接農曆新年,美國爾灣慈濟人文學校舉辦兩場賀年活動,「歲末祝福」邀請家長動手製作福慧紅包,還有「竹筒回娘家」,老師帶領孩子將點滴存放的善念,倒進福慧大甕,讓孩子體驗「感恩.尊重.愛」的中國年。

歲末回顧親師情

2020年1月19日慈濟爾灣人文學校舉辦「歲末祝福」活動,家長們匯聚祈福,教室內回顧2019年慈濟遍佈全球愛的足跡,同時介紹福慧紅包的意涵,將這份祝福致送給家長。現場準備一塊錢美元紙鈔,以及鼠年生肖卡片,請在座的家長親手為孩子們摺福疊愛,總共完成了400個紅包,準備在1月26日送給學生們。

家長與孩子參與中國年紅包製作,預計完成400個,在一週後發送給學生。 攝影/何憶萍

另外,學校貼心地準備回顧影片,引領家長進入時光走廊,孩子在過去一年中,除了學習中文,也參與多項活動競賽,畫面一幕幕紀錄著孩子的成長歷程,在溫馨氣氛中跨向展新的一年。負責活動之一的志工王純瑾表示:「希望藉由歲末祝福的活動,家長、老師與志工的心連結在一起,更有默契,讓我們學校更有展望及未來。」

慈濟爾灣人文學校,製作學生成長回顧影片,家長用心觀賞。 攝影/何憶萍

家長卓姍瑢有四個孩子,第一年就讀慈濟人文學校,在製作紅包的過程中,她希望孩子長養慈悲心,她說:「看了影片,了解學校的活動可以讓孩子的中文更進步,同時學習幫助別人。」家長鄭陶然,看到影片中無論是莫三比克、九二一地震、大愛村與新教堂的建立……,都有慈濟人的身影,讓他感到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是做對的事、遇見對的人,世界就會更好。他說:「我很高興來參加歲末祝福,有種回家真好的感覺!」

家長認真製作紅包,志工協助說明。 攝影/何憶萍

舞獅春聯習傳統

接著在1月26日爾灣人文學校舉辦「竹筒回娘家」活動,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兒。一早由家長組成的舞獅,歡天喜地奔走在教室賀年,學生們等著是校長與老長輩來發紅包,這是爾灣人文學校多年的傳統。同時,五慈班學生在校園八角庭進行「鼠年我最棒」寫春聯活動,用自己的名字設計藏頭詩對聯,最後也致贈一幅對聯給花校長,恭賀新年。

在慈濟陪伴孩子進入第四年的家長許博清,臨陣扮演舞獅有模有樣,他說:「雖然舞獅過程非常辛苦,但孩子能開心就很滿足。慈濟一直努力把中國傳統保留下來,非常不容易,感謝所有的志工,能把慈濟大家庭與中國傳統延續下去。」

舞獅團隊由愛心家長們自發組成。家長許博清第一次體驗舞獅(左二)。攝影/王泰元
由大孩子組成的舞龍,在校園中穿梭著。 攝影/黃友彬

親師生 樂搓湯圓

八慈班學生與家長安排了搓湯圓活動,學生透過想像力,製作各種圖案的湯圓,家長負責烹煮,享受親子間的和樂融融。參與的家長之一Lee Cheng,也應景地穿著中國風紅色大衣。他說:「孩子製作中國湯圓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體驗,在製作湯圓的過程,了解中國的根本與文化。讓孩子動手做,最後享用,慈濟多年來延襲這樣的傳統,很有意義。」

八慈班的學生親手製作中國湯圓,體驗過年的氣氛。 攝影/王泰元
八慈班的學生親手製作中國湯圓,體驗過年的氣氛。 攝影/王泰元

竹筒長養善心念

歡樂也不忘付出。每年的「竹筒回娘家」,孩子把一年中點滴存放的善念,叮咚叮咚倒進福慧大甕,用實際行動付出,結合人文教育的「感恩.尊重.愛」理念,讓這群生在自由幸福的美國華裔子弟,能知福惜福造福。

學生親手製作鞭炮,透過DIY製作,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攝影/王泰元
學生穿著應景的中國服,帶著竹筒回娘家,懂得「感恩.尊重.愛」。攝影/何憶萍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