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少班亲子连心欢庆母亲节

德州分会  |  2024年5月30日

作者 /白淑宜;编辑 /李成林、钱美臻

慈少们完成静思花道之后,依序转换空间,进入炭笔素描,描绘妈妈画像。摄影/刘本琦

品格教育一向都是“慈济青少年班”(简称:慈少)的课程重点,人文课程不但教导基本礼仪,同时融合《静思语》,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孩子美善的心灵;更是寓教于乐,引导青少年孩子明确和正确的人生方向,所以慈少班的每一堂课程的安排,都是一个挑战。

母亲节前夕,5月5日既是慈少的结业典礼,也是庆祝母亲节的亲子活动。整个课程包括四个单元,静思花道、炭笔素描、静思语桌游,以及结业典礼,每个单元都是精心为母亲设计,不但借由课程教导孩子孝亲的道理,同时也是亲子同乐、增进彼此感情的活动,期许能带给母亲一个难忘的回忆。

静思花道茶道

慈济教育独具特色的是人文教育,而静思花道是人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慈济静思花道课是心灵教育,也是美的呈现,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中,学习、欣赏、与大自然互动。

慈少们排队依序坐定之后,在《樱花雨》清脆委婉的音乐中,大家放下繁扰的杂念,慢慢沉淀心灵,定心在当下。

孩子们在志工指导下完成花道作品。摄影/刘本琦

志工詹纯首先介绍花材,此次因应母亲节花材以康乃馨为主,搭配菊花和满天星;由于这堂静思花道以《静思语》为主题,詹纯详细说明插花的步骤以及要领,并且一一示范每句《静思语》的插法。其次,慈少们选定一句母亲喜欢的《静思语》为主题,再以妈妈最喜爱的颜色的花来插花,送给妈妈当作母亲节礼物。

志工詹纯带领同学们为妈妈们制做母亲节小品花。摄影/刘本琦
花道志工指导孩子依序完成花道的作品。摄影/白淑宜

茶道志工更教导孩子透过与花草对话,不但能呈现心灵境界,更能表达对大自然蕴育万物的感恩之情。慈少们不论男女,用心在手上的一花一草,发挥创意,呈现至真、至善、至美的一面,也借着花花草草传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虽然只是小小一盆花,却是孩子至深的爱。

炭笔素描画妈妈

同学们为妈妈们画素描,孩子们画出非常传神的妈妈。摄影/林嵩然

当妈妈坐定之后,亲子之间融洽地沟通达成默契,妈妈是画像的焦点,孩子拿起画笔之前,除了要在画纸上先大略规划出位置,也要仔细观察妈妈的特点,才能勾勒出母亲特有的神韵。

现代社会繁忙,生活步调太快,人们几乎忘却了停下脚步,享受片刻宁静的时光;孩子们更是在忙碌中,很容易忽略了时时照顾及陪伴我们的父母,也从未好好端详母亲的脸庞,素描的同时,亲子之间在沉静的氛围中更加亲近。

亲子游戏,家长同学一起玩同学们亲自制做的桌游。摄影/林嵩然
慈少和母亲尽情同乐于孩子创作的桌游中。摄影/林嵩然

随着科技发展迅速,现代孩子太早接触电子产品,小小年纪“机不离手”,很容易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发展,有鉴于此,休士顿慈少班安排了有趣又富创意的《静思语》桌游创作课程。慈少分成三组,共同讨论设计一套运用《静思语》的桌游。透过讨论,孩子们学习沟通及配合,集思广益,再发挥所长进行桌游制作,各自承担绘画、书写、整理的功能,合心协力创造出桌游。

在此单元慈少和母亲再度转换空间,进入亲子桌游同乐区,回归传统的益智桌游。亲子忘却烦忧、尽情同乐于孩子创作的桌游中,笑声不断,激动地欢呼声也不断。

人文教育的延伸

当营幕上呈现一年来上课的照片和影片时,慈少和家长无不聚精会神的观看,甚至拿起手机录影,除了捕捉孩子的身影之外,也体会每一堂课的学习过程。“跪羊图”手语剧阐述孝道,慈少茂宜岛募款音乐会展现善与爱,“大地和风拳”健身又沉静身、心、灵,“心素食仪”环保护生,“静思茶道”的礼仪之美,炭笔素描学习定心与专注,《静思语》桌游创作除了发挥创意,更是合和互协的展现;每一堂课都是人文教育的延伸,都有意义非凡的主题。

孩子们送妈妈自己的作品,小花篮及素描。摄影/林嵩然

回忆了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之后,慈少们为母亲一一送上巧思设计的静思插花,并且对照妈妈们圈选最喜欢的《静思语》和颜色;无论答案是否契合,母亲收到孩子亲手所插的花,都是满心欢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爸爸代表妈妈出席结业典礼。摄影/林嵩然
执行长罗济峣感恩学生家长及志工在这一年的付出,并为孩子们颁发奖状。摄影/林嵩然

慈济德州分会执行长罗济峣最后简短的鼓励孩子,并且颁发奖状,这学年的慈少课程在欢欣鼓舞的氛围中画下完美句点。

汇聚跨世代的力量,献出关怀与爱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