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本质与无私付出 美南慈青精进日

德州分会  |  2024年3月30日
Carefully selecting and packaging, Tzu Chings focus o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put their feelings of serving the people into each bag.

作者/范圣宗、王嘉宁;编辑/李成林

仔细挑选和分装,慈青们用心于当下,把服务人群的心情包进每个袋子中。摄影/许维真

2024年3月9日,20位来自亚特兰大、达拉斯、奥斯汀、大学城、休斯顿等地的慈济大专青年社团(简称:慈青)的学员及毕业学长姊,用过早斋、充满活力的在慈济德州分会定期发放食物的场地上就位,参与食物银行的志工活动,德州慈济志工带领着学员们投入其中。

双手布施共善行

慈青参与德州分会志工们的定期蔬食发放,为课程揭开序幕。从整理到打包,学员们学习用恭敬的心来布施,从付出中得到欢喜,也从善解中体会知足的幸福。开始时,学员们操作的并不太熟练,但再志工们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整个发放流程。

四年前(2020年),慈济美南地区的慈青社为了重启慈青社团间的互动,首次举办短期研习。今年是第三度为了延续成长及互动而举办的精进日,主题为:“无私无我”(selflessness)。20位来自亚特兰大、达拉斯、奥斯汀、大学城、休斯顿等地的慈青伙伴齐聚位于休斯顿的德州分会的静思堂,通过动态及静态的课程活动,探讨人生幸福的本质及无私付出的真实意义。

Senior Tian Yifeng, a Tzu Ching tutor at Texas A&M University, is the promoter of this Diligent Day.
德州农工大学慈青辅导的田益风学长是这次精进日的推手。摄影/许维真
Tzu Ching senior Hong Pengyu led everyon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elflessness.
慈青学长洪鹏宇带领大家了解无我的意义。摄影/许维真

德州农工大学慈青辅导的田益风学长是这次精进日的推手,慈青学长洪鹏宇带领大家了解无我的意义。整体课程活动规划由田益风和洪鹏宇主导,用实际生活中如职场升迁、生涯规划等例子来探讨如何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最利益人群的决定。

共知共行共学习

学员们轮流分享自己对无我这两字的概念,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信己无私的信念。苦的源头常常来自于我们内心的不足,进而影响到我们对外在环境的感受。尽管生活富足,但内心若是贫穷一样会让人人感受到苦不堪。心灵上的贫乏要靠入人群的互动来化解:用舍心学会放下、用慈悲融化冷漠、用智慧破解无明。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to discuss and exchange experiences on community service.
学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换社区服务的心得。摄影/范圣宗

事情光看表面会让我们的眼光变得更狭小,也让我们思维受情感的左右。当我们因追求自己的快乐而选择逃避困境时,更容易因处处碰壁而感到越来越不快乐。承担是为了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放下小我的成见寻求智慧,看见自己的成长而感受到真实的快乐。

帮助别人的过程及决定可能很复杂。该如何拿捏分寸是需要多方的考量的。因此,课堂上学员们也讨论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难题,透过分享开拓彼此的眼界,看见事情的更多面向。

In class, students discuss problems they may encounter.
In class, students discuss problems they may encounter.

课堂上,学员们讨论着他们可能遇到的难题。摄影/许维真

大家共同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常见的街友问题,并尝试用无我的想法去帮助他们。学员们设计了一个名为“Work Your Way Up(步步向上)”的计划,旨在通过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房和工作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生命串联共同体

Tzu Ching senior student Fan Shengzong (second from left) thanked the students for attending the ceremony. It was a sign of selflessness for the students to come and work hard, and he distributed the karma gifts to the students.
慈青学长范圣宗(左二)在圆缘时感谢学员来参加,学员们来精进是无我的表现,并分送结缘品中。摄影/刘本琦

慈青团员来自不同地方,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及专长。为了让大家能够更认识彼此,了解各自的兴趣,活动中也安排了短暂的休憩时间,可以共同学习如跳舞、扯铃、泡茶等课外的兴趣。让大家除了有共同的善念之外又多了一个相连结的共通点。

The Tzu Chings showed off various talents, including bell ringing, tea ceremony, shuttlecock, etc.
慈青们展现出了各种才艺,包括扯铃、茶道、毽子等。摄影/刘本琦
Some students learned to play bells for the first time, but with everyone's encouragement, they got started the first time.
有些学员是第一次学扯铃,但是在大家共同的鼓励下第一次就上手。摄影/刘本琦

来自亚特兰大的慈青王嘉宁在与德州分会志工和慈青学员们相处两天后,很高兴的说,对于无私无我的理解更深刻了:“志工们对待前来领取食物的人们非常热情且耐心,能够用多种语言与他们交流。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她也谈到活动的前一天傍晚,组织活动的田益风亲自前往接机,并带着她和几位慈青一起品尝印度特色美食。

Friendships are made over tea. Senior Hong Pengyu specially brought various tea leaves from Austin to use the aroma of tea to bring them closer together.
以茶会友,洪鹏宇学长特地从奥斯汀带来各种不同的茶叶,用茶香来拉近彼此的距离。摄影/许维真

田益风表示他喜欢体验不同族裔的文化,将休斯顿各个少数族裔聚居区比作小口袋,每个都蕴含着值得探索的文化。在用餐过程中,王嘉宁了解到有几位慈善青年选择成为素食主义者,他们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

志工精心准备素斋

Volunteers teamed up to serve up vegetarian delicacies to replenish energy for everyone.
香积志工联手,端出一道道的素食佳肴来为大家补充能量。摄影/许维真

当慈青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同时,德州分会的资深志工们也没有停顿。多位志工众志成城,纷纷拿出磨练多年的厨艺要让与会的大家都能品尝一下回到家的温暖,联手端出一道道的素食佳肴来为大家补充能量。香积志工杨惠卿看到年轻人来到特别欢喜,拿出许久没做的功夫菜琵琶豆腐来热情款待。

Volunteers from the Texas branch carefully prepared three meals a day and afternoon tea for the students.
德州分会的志工们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一日三餐和下午茶。摄影/许维真
Volunteer Yang Huiqing was particularly happy to see the young people arriving and cooked her signature fried noodles and Pipa tofu for dinner.
志工杨惠卿看到年轻人来到特别欢喜,晚餐煮了拿手的炸酱面及琵琶豆腐。摄影/许维真

精进一日除了讨论主题之外,加强彼此之间的共识更是主要目的之一。透过互动,大家可以更了解对方,也可以从彼此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更能把所学习到的无我态度融入个人的生活观,让生命可以因为和人人的连结更紧密而感到更幸福。

请鼓励大专青年学子,加入慈青行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