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莊璧嘉
攝影/顏天元、黃立豪、莊璧嘉
這條街位在梅勒梅克河旁,志工勘災發現街區已整個泡在水中。攝影/黃立豪
六月初密蘇里州聖路易市(St. Louis)部分低窪社區淹水,慈濟美國芝加哥分會聖路易聯絡處志工6月9日至災區關懷與勘查,深入了解災情狀態。
北美洲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今年四、五月份因美國中西部、東南部有多州的降雨量,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六月初多地傳出河水暴漲的淹水情況。

河流交匯頻傳淹水
聖路易市位於密西西比河與密蘇里河(Missouri River)的交匯處,每年春夏之交當河流水位提升的時候,就會造成低窪地區淹水,尤其是水位過高決堤之時,每每傳出嚴重災情。
9日(週日)下午聖路易聯絡處的讀書會結束之後,志工四人顏天元、林玉蓮、黃立豪、莊璧嘉,前往過去較常發生淹水的地區勘查,並關懷過去曽接受慈濟水災發放的居民。
聖路易靠近河濱的社區,只要有豪大雨水位上升時,便容易遭受淹水之苦。氣象報告顯示聖路易市從六月初至六月中,幾乎每天都有豪大雨,當地志工也隨時都在注意災情狀態。

河濱區常遭水患
志工們尚未接近河濱地區時,發現進入社區的部分道路已經淹水關閉。繞路前行較靠近河岸區域後,發現已有部分房舍被水淹沒,具體受災情況未明。
社區中有些房舍經過地方政府的輔助拆遷,已搬離淹水地區,或是已經提高房子的地基。

進入該社區地道路旁有一座加油站,曾經多次淹水。加油站地基雖然已經升髙,但面臨道路淹水的情況,仍然得暫停營業。
社區中部分公共設施如球場、公園等,都泡在水中。原來是一個夏日活動區的場地,經過多次淹水之後,大部分的建物都已被拆除。
鄰近常淹水的梅勒梅克河(Meramec River )的街道,呈現一片汪洋的淹水景象。
波音街(Boeing Dr.)左邊房子的後院,就緊挨著梅勒梅克河,這條街上堆了許多沙堆、沙袋,就是居民為了提防淹水,以備不時之需所準備的。


沉甸甸的竹筒
托尼·西格拉(Tony Sigala)一家人是波音街上的居民,他們曾在2016年接受過慈濟發放的毛毯和現值卡。見到志工們的到來,托尼和妻子與鄰居卡洛琳(Carolin)非常髙興的和志工們打招呼。
曾在2016年和2017年接受慈濟發放的卡洛琳,是住在同一街區的鄰居,她的家位在街尾靠近河邊,為了安全她暫時關閉房子搬離,正暫住在托尼家。
托尼看到來關懷的志工時,欣喜的把之前請領的竹筒拿出來,並告訴志工竹筒已經滿了。這是托尼第二次捐出竹筒,沉甸甸的竹筒,裡面裝滿了托尼回饋的心意。


托尼他們很高興能在社區淹水時,又看到慈濟志工的出現。他們同時也很關心受災的鄰居,是否能夠得到慈濟的幫助。
經該次勘查與了解災情狀態後,志工們將進一步了解地區政府發佈的災情統計,針對受災戶啟動緊急援助項目,期盼能幫助受災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