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如蟬翼展翅 賭城獄友從「心」出發

美國總會  |  2019年3月22日
TzuchiUSA_jing-si-aphorism

作者 /鄭茹菁

在志工高翠玲帶領下,五位陷身囹圄女子用歷盡滄桑雙手在監獄佛法課比劃著 「愛與關懷」,用沙啞聲音唱著:「誠心祈求天下無災,人皆平安,遠離苦難,願持善念膚大地,世界充滿著愛與關懷。」雖然充滿淚水的眼睛訴說著各種辛酸,歌聲卻閃爍著愛的光芒⋯⋯

美國監獄提供聖經,讓牢友洗滌心靈,行之已久。在慈濟人多方努力下,佛法也成為獄友自我再造更新的另一股心靈重要支柱。2019年1月19日,賭城拉斯維加斯監獄有了新改變、新做法 ,新年度開了第一堂「佛法共修」,這是慈濟志工高翠玲第一次赴監傳法,還有四位首次上課的新學員。拉斯維加斯傳法團隊期盼不斷求新求變,讓新的一年有更好成績。

愛與關懷響雲霄

高翠玲解釋「愛與關懷」的歌詞:「大地一直受到毀傷,都是個人的貪念,欲望無窮,當年波斯灣戰爭的時候,我剛好在沙烏地阿拉伯西岸的吉達市,當東岸波斯灣油田被炸毀,燃燒的黒煙向西邊飄來,本來吉達的天空是湛藍的,變成烏雲密佈,波斯灣的海水也被汚染了,對海底的生物也是浩劫,這些都是個人的貪婪造成的後果,多可怕啊!所以我們大家要淨化人心,減少欲念,知足感恩,由個人做起,到家庭,進而促進社會祥和,才能天下無災難!」

「愛與關懷」也讓志工鄭茹菁憶及2017年底赴墨西哥賑災的感動。當年不是墨西哥每一個市府辦公室都願為慈濟人敞開大門, 配合賑災,後來慈濟團隊突破萬難,投入賑災後,每天約有兩三千人領取物資發放和接受義診。 在臨時搭建的台前,播放著墨西哥國歌,災民舉手高聲唱歌,然後是《慈濟功德會歌》,災民雖不懂中文,仍舉手抱胸表達對慈濟人的最高敬意。志工更利用機會帶唱西語版「愛與關懷」:「你們可以想像幾千人邊唱邊流淚的場面嗎?」災民頻頻點頭, 兩位志工深深鞠躬:「感恩獄方開門, 讓慈濟人進來提供服務!」

靜思語愛灑監獄

話鋒一轉,鄭茹菁說:「其實,送《靜思語》到監獄與獄友結緣,是額外的項目,沒想到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局面,真是菩薩保佑!」

推動《靜思語》走人美國主流社會最初構想來自「《靜思語》走入旅館」, 很多旅人入住飯店時,都會發現房間抽屜裏放了聖經。這是源自美國商人約翰.尼克森(John H. Nicholson),在1898年一次出差中,結識同為基督徒商人,興起的傳教念頭,於是聯合基督徒旅行商人成立了基甸會,開始贈送《聖經》給每一家飯店。美國南加州地區護持佛教團體多年的高國峰志工,也有意尋找一本書,比照聖經,常規性擺放在旅館房間;尋尋覓覓多年後,發現《靜思語》是最理想的書籍。

2011年開始,美國慈濟志工推動《靜思語》活動。擁有全美最多旅店的賭城被寄予重望,沒想到受累於「書」與「輸」同音,讓迷信的賭客敬謝不敏。賭城志工腦筋急轉彎,改為將《靜思語》送進監獄,高國峰曾表示願將《靜思語》推廣到監獄和醫院,讓受苦人得救,賭城志工團隊遂率先響應「《靜思語》愛灑監獄」行動。

2015年,克郡拘留所平均囚犯人口維持每日4008人。很多羈押人整天呆坐或昏睡,缺乏自省,即使重返社會也難走入人群。獄方負責心理輔導的邦妮‧菠莉(Bonnie Polley),希望藉由書籍引導羈押人正向思維,鼓勵慈濟志工成立小團體讀書會,推動「人格再教育」,減少賭城社會負擔。

拉斯維加斯志工早在2006年即開始贈送慈濟刊物給四家監獄,在菠莉牧師鼓勵下,志工非常樂意到鐵窗內分享《靜思語》,但獄方規定須通過背景調查及參加監獄志工培訓者,才有資格擔綱。在拉斯維加斯負責人張愷倫熱心邀約下,12位志工勉力完成受訓,不過站在台上拿麥克風英語講佛法的語言障礙讓不少志工打了退堂鼓。……說到這裡,獄友笑翻了,鄭茹菁說:「說了這麼多,只想讓大家知道,慈濟人能夠站在這裡,是經過許多的努力﹗」

2014年8月「監獄共修」在拉斯維加斯北谷監獄隆重登場,這是慈濟在美國監獄定期定點共修的第一個「監獄讀書會」。《靜思語》讀書會開始前兩年,慈濟美國總會志工陳坤元、歐友涵及賴娜音三人,加入支援行列,輪流每個月一次與賭城志工共同赴北谷監獄,直到2016年才由拉斯維加斯志工楊大蓉、鄭茹菁接手,獨力承擔賭城「監獄傳法」志業。每月一次固定到監獄關懷與陪伴受刑人,志工期待賭城監獄是『第一』而非『唯一』,希望號召更多監獄開放《靜思語》讀書會,讓更多獄友有機會接觸佛法。

賭城監獄讀書會成功,讓《靜思語》躍居獄方借書排行榜第一名,「煩惱就像一條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觸動它,蛇就會咬人。」成了監獄最經典名句。關在鐵窗裏的獄友,對「因果輪迴」很有感觸,很想知道犯錯的人能否重新做好人?

苦難人最佳讀物

由於北谷監獄獄友陸續轉移,2016年初慈濟也轉為服務規模較大的克郡拘留所。

穿過拉斯維加斯老城區的賭場街,沿路景象從閃爍的霓虹燈轉為光禿禿的樹枝,賭場盡頭便是克郡拘留所,羈押逾兩千名獄友,冷冷高牆阻斷俗世紅塵,對失去自由的人而言,燈紅酒綠看似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經過四年多互動,志工與獄友結下情感,分享鐵窗生涯的酸甜苦辣,獄友感恩有《靜思語》伴囹圄,默默開導身邊動輒發怒的獄中人。

從《靜思語》原先欲走入旅館,陪伴舟車勞頓旅人度過漫漫長夜,用證嚴法師的智慧法語迎接明天;到今天,

《靜思語》飛入鐵窗高牆,擺進牢房,開導獄友放下人間的愛恨情仇,堅強面對人生及出獄後的挑戰。

一百多年前,基甸會基於單純信念和行動,從一家飯店免費發送聖經,如今發送地點擴及學校、監獄、醫院等機構,也不再限於美國。累計已送出20億本聖經。有人統計,發送前十億本,費時近一個世紀才達成,而後的十億本只花了短短十四年。

鄭茹菁分享發送《靜思語》給拉斯維加斯四個監獄的數字約「每季200本」,自2012年至今累計約16,800本。她說「如此看來,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基督徒送聖經的努力、用心和驚人成長速度,令人佩服,更是慈濟人效法的好榜樣。監獄傳法,才剛起跑,任重道遠,送《靜思語》給受苦的人不僅是高國峰的心願,也是慈濟團隊的方向。 

野百合也有春天

參加讀書會的五位女獄友也分享感動。黑皮膚的瑪麗莎姓白,視《靜思語》如珍寶,這已是她取得的第三本書,讀了又讀,反反覆覆,還與其他獄友分享。黑暗牢房歲月裡, 《靜思語》讓她能倘佯在證嚴法師的智慧文字海,清淨無染,當「白小姐」得知獄中提供佛法課,立刻報名參加佛法共修,期盼在課程中找尋生命答案。

當被問及「為什麼來上佛法課?」,水晶小姐聳聳肩,很誠實地說:「從未接觸佛法,上課只為離開牢房,換一種心情。」沒想到佛法課竟能為她帶來意外驚喜,「原來,只要我願意轉念,生命與生活的困境就可以改變!」

丹妮爾不愛說話,當志工邀請她讀一段書中文字,她羞紅了臉表示:「可以允許我跳過嗎?」志工觀察她說話時用字遣詞文雅,應受教育者。丹妮爾自稱對佛法感興趣,上佛法課是為了找到「靜心」的地方。

無獨有偶,雪花小姐也說自己無法「讀」書,但在分享過程中給了答案。當她聽高翠玲說,拉斯維加斯的慈濟醫療團隊正在籌備眼科義診時,提及自己從小眼力不好,家長也沒發現,自己上學看不見老師黑板的字,學習不好,總被當作笨蛋。雪花小姐說,父母與醫生從未好好溝通,醫生護士看診後也未解釋病情,不知道孩子需要配戴眼鏡,白白耽誤學習機會。雪花小姐說:「慈濟眼科義診,真是病人最大福音!」

安雅參加佛法共修一年多,三月即將定讞判刑,一來,盼望儘快服刑儘快出獄;但也擔心未來服刑的女子監獄沒有慈濟人陪伴。「你們可以去女子監獄開課嗎?」安雅追問著,志工建議獄友向獄方提出申請。

佛法共修尾聲,鄭茹菁留給獄友一份功課:「請大家選一句自己最愛的《靜思語》,用一個故事分享如何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她更鼓勵獄友研讀之餘,學會將《靜思語》的智慧運用到水深不可測的監獄風雲,重新開始,重新做人。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