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商圈謹慎防疫 對抗疫情

紐約分會  |  2020年3月19日
TzuchiUSA_NY-flushing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劉又榕  、邱品豪/紐約報導

在紐約法拉盛華人商圈裡最熱鬧的緬街,人潮與車潮大幅減少,與平時擁擠的情景,差異甚遠。攝影/邱品豪

紐約市皇后區的緬街(Main Street)是紐約華人最熱鬧的主要街道,它從來都沒有如此冷清過。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皇后區的緬街人潮與車潮明顯少了許多,更是不見熱鬧的觀光客。雖然公車仍正常行駛,但乘客已減量一半以上,有些路線甚至只有零星的乘客,車上大家戴著口罩,盡可能保持距離。

華裔社區防疫嚴謹

開門營業的銀行藥局,沒有幾個顧客;超市卻是繁忙,不論是華人或是非亞裔居民都出門採買美國賣場買不到的衛生紙與生活用品。由於華裔民眾對防疫特別的嚴謹,口罩成為搶手商品,不只藥局,連周邊的其他商家,包括家俱店、雜貨店與旅行社都賣起口罩、消毒液與乾洗手,希望能彌補疫情失控下營業上的損失。

許多華裔商店賣起口罩、消毒液與乾洗手,經常有人上門詢問。攝影/邱品豪

在法拉盛(Flushing)打工的非裔居民薩米(Sammy),原本不認為口罩對防疫有幫助,不願意配戴,然而隨著疫情愈來愈嚴峻,確診人數不斷創新高情況下,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會感染,而改變對於戴口罩的態度。薩米無奈地說:「之前我不覺得我們應該要戴口罩……,當聽到的情況愈來愈糟,不知道它是不是透過空氣傳染時,也許口罩可以救我們一命」。

我不認為亞裔戴口罩很奇怪,可以理解這是讓自己心安的一個方法,當疫情愈來愈糟,嚴謹一點是好的態度。"---

非裔民眾德維(Devin)說,美國連鎖藥局買不到口罩,沒想到在法拉盛可以買得到。攝影/邱品豪

商圈衰 外送反增

受疫情影響,華裔商圈也受到不小的衝擊。咖啡廳、麵包店、餐廳一半以上都已關門,只有少數餐廳接受外帶訂單,外送員的生意不減反增。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外送員德維·懷特黑德(Devin Whitehead),隸屬Uber Eat外送公司,入行一年多,之前在布魯倫(Brooklyn)餐廳工作。德維說:「疫情爆發前,一天大約是15至20次的外送訂單,現在一天從早上十點開始,一直到晚上十點,至少會收到30到35次的訂單量,生意增加了兩倍。」

因疫情影響,在法拉盛外送服務訂單量增加,經常可以看到外送自行車穿梭街頭。攝影/邱品豪

雖然,工作增加但感染風險也高,德維做了不少防護措施:「一定是戴二層口罩,一整天都不脫掉,還要配戴手套,以及使用消毒液。」德維很謹慎做好防疫,不希望受到感染而影響家人。

雖然疫情讓外送量增加,但外送員感染的風險也較高,防護措施要更嚴謹,希望這波疫情能早日結束。

疫情開始後,外送員德維一天接到的外送訂單,是平時的兩倍。攝影/邱品豪

一家3月初剛開幕的日本連鎖藥妝店,是美國第一家分店,一開幕就遇上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生意大受影響。為了讓顧客安心,店員全程戴口罩與手套,並提供消費者免費乾洗手與口罩,推出消費滿額贈就送20個口罩,不惜血本來對抗疫情的影響。

紐約疫情嚴峻,華裔商圈謹慎因應,希望將受疫情影響的業績傷害減到最低。

剛在法拉盛開幕的日本連鎖藥妝店分店,因疫情影響顧客零零落落。攝影/邱品豪

撫平美國疫情線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