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宗教行大愛 肯登市牙科義診

新澤西分會  |  2024年5月10日
Tzu Chi doctors are conducting free dental clinics for patients.

作者 莊雯琦、 劉紹珍;編輯 /林計鑫

慈濟大醫王們正在給病患做牙科義診。攝影/陳在新

新澤西州是美國眾多繁華富庶州之一,根據​​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monic Analysis)的數據,新澤西州在美國各州及華盛頓特區的經濟規模排名第十。然而,位於新澤西的肯登市Camden)是一個貧困之地。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2022年7月的調查數據,肯登市居民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僅為36,258美元,31.6%的家庭生活在聯邦貧困線下,65歲以下無醫療保險的人口比例為13.7%。對於當地很多無力支付醫療保險的弱勢群體來說,高昂的牙科診療花費往往令他們望而卻步,許多人從來都沒有看過牙醫,遇到牙齒問題,只能長期忍痛,一拖再拖。

2024年4月28日(週日),慈濟新澤西州的志工們在肯登市舉行大型牙科義診,為當地居民提供洗牙、牙齒檢查、口腔癌篩檢和牙齒保健衛教等多項義診服務。當天有溫伯堂醫師,郭育蕾醫師、韓裔金永醫師(Dr. Kim Young)及40位慈濟志工一起,為 23位病患提供牙齒診療,並為28位居民宣導口腔衞教課程。病患重展笑容之時,正是醫者手中菩提花開的瞬間,藥到病除,菩提慧開,愛滿人間。

專業服務 培訓醫療志工

Tzu Chi volunteers unloaded heavy medical equipment from the truck one by one.
慈濟志工將沈重的醫療設備從貨車上一一搬運下來。攝影/陳在新

義診的前一天,志工們便開始一絲不苟地進行前置準備工作。牙醫診療需要許許多多龐大的昂貴的精密的醫療設備牙科設備,慈濟志工特別租賃箱形小貨車,將這些精密設備運到活動現場,隨後,慈濟志工們,無論男女、無論老幼,全部上陣,齊心協力,從貨車上把所有的設備通通搬進義診場地。

Tzu Chi volunteers carry heavy medical equipment.
慈濟志工搬運沈重的醫療設備。攝影/陳在新
Tzu Chi volunteers are assembling patient recliners.
慈濟志工們正在組裝病人躺椅。攝影/陳在新

然後志工們按部就班、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一個螺絲一個螺絲地組裝病人專用躺椅、現場組裝洗牙設備、調適空氣壓縮機、配置X-光機、規制消毒設備、佈置病人報到區和牙科衛教區、提前為患者報名並整理患者相關醫療資料……時間過得飛快,當志工們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天邊的太陽已經從朝陽變成了夕陽,夕陽西下,天空中一片迷人晚霞,雖然忙碌了一整天,但志工們都十分歡喜,因為他們已經為第二天的義診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The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the free clinic is very busy.
義診前的前置準備工作十分繁忙。攝影/陳在新

除此之外,由於醫療服務需要從業者具有極強的專業性,所以培訓第一線的志工是每次義診的重中之重。慈濟義診活動中,牙醫助理都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他們必須具備對牙齒清潔、消毒及維護的基本知識,以便在牙醫診治病患時提供適當的協助。

感動化為行動 加入志工行列

義診當天,義診現場十分繁忙,患者一個接著一個前來看診。當地居民蒂布·伊斯拉斯 (Tibu Islas)15歲移民來到美國,由於他沒有牙齒保險,所以距離他上次牙齒檢查已經有七年之久。因為參加彌撒而得知慈濟牙科義診活動的消息,他帶著全家,妻子阿貝莉(Abril Revueltas)和3位子女一起來看診。當夫妻倆在治療時,孩子們上口腔衛教課程,認真的學習如何刷牙、用牙線。

For dental hygiene education, Tzu Chi volunteers use simulated teeth to teach adults and children how to brush and floss, which is very practical.
口腔衛教,慈濟志工用模擬的牙齒教大人小孩如何刷牙很實用牙線。攝影/陳在新
Many oral problems are caused by patients' poor brushing habits and failure to floss.
許多口腔問題是由於病人刷牙習慣不好、以及不使用牙綫而造成的。攝影/陳在新

接受了醫生的診療之後,蒂布多年的牙病被治癒了,其妻阿貝莉接受了洗牙診療之後,也十分興奮,她沒想到慈濟牙科義診竟然這麼好,她說:我幾個月前已經在牙醫診所洗過牙,當時診所只幫我做局部清理,這次慈濟的牙科義診,牙醫仔細地幫我上下排牙齒都清潔地非常乾淨」。她覺得慈濟的義診活動做的非常用心,這項服務對他們的家庭也非常有幫助,他們全家第一次學會正確的刷牙方式,她笑著說:「原來自己這麼多年來,都用錯誤的方式刷牙,現在學到了正確方式,以後就能好好的保健牙齒。」 

The free dental clinic gave Tibu, who had not seen a dentist for seven years, finally a chance to check his dental health.
牙科義診,讓7年都沒看過牙醫的蒂布,終於有機會檢查牙齒健康。攝影/陳在新

蒂布夫妻二人看到慈濟志工及醫生無所求的默默付出著,他們深受感動,他們在義診現場立即填寫表格,加入慈濟翻譯志工的行列,為當地社區不會英文的病患提供義診翻譯服務,增添生命的重量,讓愛心灑滿社區。

接引社區牙醫 共創大愛世界

義診當天,會說西班牙語的牙醫師金永不但自己為病人看診,他還擔任翻譯工作。金醫師是透過病人的邀請來參與這次的牙科義診。由於在附近執業,他有很多機會與西語裔病人接觸,所以他深知西語社區的實際醫療需求。他表示,在這個社區很多是低收入戶,沒有能力支付牙齒保險,很多無證移民也無法得到政府的資助,所以能有這樣免費又高品質的牙科診療服務,對弱勢群體來說幫助很大。

珍惜志工經驗 豐富生命意義

慈濟的各項活動中,經常可以見到隨喜志工英格麗·托恩(Ingrid Thone)的身影。此次義診是她第二次參與牙科義診, 英格麗德在這次義診中擔任西班牙翻譯和衛教的工作,她很驚訝很多人不知道怎麼使用牙線,所以提供大家正確的衛教知識,是必須且重要的事。

Dr. Jin Yong is seeing a patient's teeth.
金永醫師正在給病人看牙。攝影/陳在新
The doctor was very humorous and considerate, and the originally nervous patient gradually showed a relaxed smile.
醫師十分幽默體貼,原本緊張的病患,逐漸露出輕鬆笑容。攝影/陳在新

同時,英格麗認為慈濟的牙科義診極其專業,能將一個教堂的地下室轉變為專業的牙科治療中心,並配備了眾多專業儀器,這無疑涉及巨大的時間和人力投入,讓人深感敬佩且印象深刻。英格麗德計劃繼續深造於醫學院,因此這兩次作為醫療隨喜志工的經驗對她來說格外珍貴。她表示,未來也一定會持續參與慈濟的義診活動,為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想到上人每天都提醒我們「要用心」, 當我用心時我就覺得很容易,很感恩能一直做慈濟,也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感恩新澤西師兄師姊讓我再次回到慈濟大家庭。

慈濟志工方明玲之前住在加州,近年來到費城伴讀的她也不忘繼續自己的志工事業。此次義診,她特意從費城千里迢迢趕到新澤西,在義診中擔任牙科助理,由於許久沒有接觸義診,她感到些許緊張,但一想到證嚴法師的話語,她心中便十分篤定。

善為因 愛為緣 不分宗教種族

自從2023年起,慈濟新澤西分會志工們多次與聖約瑟夫天主教堂(St. Joseph Pro Cathedral of Church)互動,在該教堂協助當地弱勢群體申請辦理SNAP食物券(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該教堂的亥昧神父(Father Jamie)十分關愛當地居民,他得知慈濟有醫療志業,便希望慈濟可以到該社區舉辦義診,照顧當地居民的健康。

此次義診正是在聖約瑟夫天主教堂舉行,義診期間,在天主教堂主持彌撒後的亥昧神父特地親自前來表達對慈濟志工及醫師們的感激之情。

At the doctor's feedback and thanksgiving meeting, Father Haimai came to visit and Dr. Jin delivered a speech.
醫師的回饋感恩會上,亥昧神父前來拜訪,金醫師發表感言。攝影/陳在新
Group photo.
大合照。攝影/陳在新

在新澤西州許多偏壤及居住環境不好的城市,人們無法直接前往慈濟分會接受治療,苦難的人走不過來,但慈濟人可以走進去。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促成了此次牙科義診。在這個貧窮之地,許多人可能從來沒有看過牙醫,可能正瀕臨牙痛之苦,因為慈濟牙科義診,他們終於改變了生活品質。 

大型牙科義診活動圓滿結束,慈善的種子已經在肯登市散播,相信日後一定會深根發芽,繼續茁壯成長。無所求的志工滿心歡喜,因為這份愛與關懷,讓人間處處有溫暖,這善的循環必將使得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慈濟​​醫療志業 蓮花開滿人間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