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曾奐珣
通過慈濟災難個案輔導員巴拔·木加馬爾(左二)的幫助,塔米拉·蘇思(中)獲得一輛拖車屋。攝影/曾奐珣
「受損程度:煙霧損害」似乎塔米拉·蘇思(Tamra South)是幸運的,她的房子沒有在坎普山火中燒毀。沒想到,塔米拉卻因此在災後屢次面對求助無果的困境和挑戰……
災難剛發生時,塔米拉的情況不符合大多數救濟金的申請資格。她說:「多數的錢都是給那些房子全毀的人。因為我的只是部分受損,所以拿不到。」


塔米拉是一位依靠社福補助生活的單親媽媽,擁有一所模塊化住宅(modular home)。她描述:「實際上大火在前面的兩條街處就停了,但火花和餘燼飛到這裡來。」


火災之後,房子聳立著,但屋頂遭火花燒損,留下小小的坑洞。經歷了第一個冬天和春天,雪雨夾攻,屋頂漏水。屋頂開始長霉,蔓延到屋內的隔熱材料,整個房子,每件物品……塔米拉說:「全都不能修復了,這整個地方徹底報廢了。」
起初,塔米拉沒有錢修復受損程度不大的房子,隨著時間的過去,毀壞狀況加劇。她很擔心:「現在只是站在屋內都是危險的,如果有雨或雪降臨,整個房子有可能會坍塌。」

慈濟災難個案輔導員巴拔·木加馬爾(Baba Kauna Mujamal)形容:「這是一個很糟糕的生活環境,整個嚴重發霉,你走進去的那一刻就會聞到很重的味道。」



要重建此處,並不容易。塔米拉需要比一般的重建受災戶更多的資金,因為她不只是重建一座新房,還必須先把受損的房子先拆掉、土地上造成威脅的大樹砍掉⋯⋯那是一條漫漫長路,塔米拉必須要先有個可以暫時棲身的住處。
我現在只能祈禱,有人能夠幫助我⋯⋯
坎普山火受助戶 塔米拉
2020年三月,慈濟的災難個案輔導團隊協助塔米拉申請到補助款,購得一輛二手露營拖車屋,有了一個較安全的臨時住處。當拖車屋一抵達,打開,映入塔米拉眼前的,是無須擔心隨時可能崩塌的新生活。

我們希望可以給塔米拉一家帶來很美好的回憶,更重要的是讓她有個安全的環境,把孩子撫養長大。
前任拖車屋屋主 德希蕾
雖是二手拖車屋,但保養十分良好,德希蕾即便百般不捨,最後還是決定讓更需要的人使用:「我們知道,這個拖車能被善加利用,最重要的是能夠助人,我堅信回饋及幫助他人,是我命中該做的事。」在現場陪伴塔米拉的巴拔,心中也充滿感動:「服務這些災民是最好的禮物,我覺得很有收穫,能夠圓滿這一切。」
塔米拉一聲謝謝,緊緊擁抱慈濟災難輔導員巴拔和德希蕾。雖然只是等待房子重建時的暫時棲身之所,但這露營車能遮風、能擋雨,也開始能期待,生活有陽光照進。
在一萬三千個受災家庭裡,有不同的失去和淚水。我們沒有辦法經歷他們的過去,至少,在他們重建的未來,我們可以參與。讓我們一點一點的從了解他們的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