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的感恩節 慈濟毛毯用愛裹住街友

美國總會  |  2020年12月2日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高銘哲、駱淑麗/洛杉磯報導
作者/駱淑麗

志工萬金利(左)把毛毯遞給有需要的街友,獲得對方歡喜的讚許。攝影/駱淑麗

被暱稱為「黃金州」(Golden State)的美國加州,百餘年前是人們嚮往成就美國夢的淘金聖地,現在因全年陽光普照氣候宜人,更成為全美街友匯聚落腳的天堂。2019年加州無家可歸人口統計顯示,街友人數大幅增加16%,高達15.1萬人流離失所,街友問題高居美國各州之冠。

寒冬中困頓的街友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人們工時減少收入銳減,再加上房價與房租不斷飛漲,導致愈來愈多加州居民無力負擔房租而被迫流落街頭。針對疫情期間無家可歸的居民暴增,州長蓋文·紐森(Gavin Newsom)實施防疫措施的緊急庇護所拖車項目(trailers for emergency homeless shelters program)讓街友可暫時棲身,但是節節攀升的失業率讓加州經濟狀態更加惡化,街道上常常不經意就會看到衣衫襤褸或是揹著背包漫無目的行走的街友。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TzuchiUSA-hq-Winter blanket distribution_0001_20201119惠提爾公園遊民毛毯發放_駱淑麗IMG_1378
有需要的民眾歡喜領取慈濟環保毛毯。攝影/駱淑麗
TzuchiUSA-hq-Winter blanket distribution_0002_20201119惠提爾公園遊民毛毯發放_駱淑麗_MG_1428
流落街頭的民眾所有家當都堆在購物車內。攝影/駱淑麗

時序進入十一月的冬季,南加州雖然沒有飄雪,但氣溫明顯下降,日夜溫差大,入夜後氣溫約在攝氏10度左右或是更低,就算是窩在屋子裡,也叫人忍不住要縮起身子打個寒顫。

在這種氣候中,想到有無數街友露宿街頭,或是睡在荒野、河濱、公路橋下簡陋搭建的棚屋,空著飢腸面對陣陣寒風,還要提防蚊蟲與野生動物土狼和蛇的干擾,每一夜都無法好好安眠,慈濟人心中都為他們感到辛酸無奈。

體恤街友在寒冬之際生活不易,慈濟美國總會志工在11月19日和11月26日接連兩個週四,在南加州洛杉磯縣地區兩個遊民聚集的公園處,舉辦冬令發放活動。

與洛杉磯縣督察蘇麗絲合作

慈濟志工11月19日再度到惠提爾峽谷公園進行冬令發放。攝影/駱淑麗
洛縣第一區督察蘇麗絲(左)到慈濟攤位感謝志工的參與。攝影/駱淑麗

11月19日慈濟愛滿地聯絡處的志工,前往位於南愛滿地地區的洛杉縣惠提爾峽谷公園(Whittier Narrows Recreation Area),第四度與洛杉磯縣督察蘇麗絲(Hilda L. Soli)合作,加入為街友提供服務的行列。

當天公園的一角有十二個不同單位設攤,準備好感恩節午餐、移動淋浴車、流感疫苗、新冠肺炎測試站、住房援助、健康保險、禦寒衣物等資源,慈濟志工也在此設攤提供90條環保毛毯和90條圍巾,希望街友們在寒夜中,有暖暖的毯子和圍巾可以禦寒。

美國前勞工部長、現任洛杉磯縣第一區督察蘇麗絲是該項活動的主辦者,她和慈濟有多年的合作關係,非常肯定慈濟對社區的貢獻;她感念慈濟美國在疫情期間,持續捐贈個人防疫物資、進行食物發放及對街友的照顧等的傑出服務,特地頒發褒揚狀給慈濟。活動期間她親自來到慈濟攤位感謝志工的努力付出,更肯定地表示她對慈濟秉持環保理念製成的環保毛毯印象深刻,她一直記在心中並常推薦慈濟參與其他環保或慈善活動。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活動現場有提供街友盥洗沐浴的移動淋浴車服務。攝影/駱淑麗
提供街友施打流感疫苗和新冠肺炎檢測的服務。攝影/駱淑麗

當志工剛把攤位設置好,立刻就有人上前詢問,志工立即將毯子和圍巾送上,並解說慈濟環保毛毯製作的故事,藉此機會宣導環保概念。街友因長期流落街頭更需要相互扶持彼此幫助,有的街友在自己領到一份毛毯後,惦記著朋友也有需要,靦腆地要求多帶一份給無法到現場領取的朋友。

河道旁草叢勉強棲身

在2020年感恩節當天的11月26日,志工們一早來到了歐文戴爾市(Irwindale),進駐到擁有聖蓋博河濱步道(San Gabriel river trail)的洛縣拉里奧集結區公園(Lario Staging Area),準備再一次進行冬令毛毯發放活動。

鄰近山邊位置偏僻的拉里奧集結區公園。攝影/駱淑麗
河道區域遊民以簡陋棚屋棲身的小聚落。攝影/駱淑麗

相較於棲身在接近住宅區惠提爾峽谷公園的街友,能較容易獲得社區教會或慈善組織的支援,在聖蓋博河道旁矮樹與草叢間居住的300至350位街友,由於地點離市區較遠生活更加不易,能獲得的社會資源也相對較少。

狀況好點的街友仍保有車子或帳篷,晚上睡覺尚有頂蓋與稍微溫暖的舖蓋,較不擔憂土狼、蟲蛇侵擾,但這一帶的街友多數毫無家當,很多人平日是直接就躺在草叢間稍微平整的地面歇息,到了寒冷的冬夜更加難以入眠。

慈濟人是第一次到聖蓋博河濱步道進行發放,當日活動在步道入口處進行,入口處大樹旁設有一間廁所以及不同組織設立的展攤。許多街友已聚集在此享用著慈善單位提供的感恩節餐點,部分街友吃完後正在領取衣物和背包等用品。志工設好攤位擺放出環保毛毯、圍巾、毛帽、手套與盥洗用品牙刷牙膏等物資,立刻有人上前來領取。

部分街友還有車子或帳棚可遮風擋雨。攝影/駱淑麗
慈濟志工首度進駐拉里奧集結區公園進行發放。攝影/駱淑麗

有機會要走入人群

街友們歡喜著撫摸柔軟、溫暖的環保毛毯和圍巾,紛紛向志工表示河道區域在晚上太冷了,這份毛毯真是即時的禮物。牙刷、牙膏也是很受歡迎的物品,負責邀集社區團體提供服務的公益團體「山麓廚房」(Foothill Kitchens)發起人之一的卡蘿爾·戴利(Carol Daley)說:「這裡的街友非常需要牙科服務,因為他們蛀牙等牙齒問題很嚴重,希望將來能與慈濟合作,為他們提供牙科義診服務。」

志工廖文坊指出,最近天氣變冷,慈濟回收寶特瓶製成的毛毯和圍巾,對街友而言是非常珍貴的物資。志工在發放毯子時,都會解說這是經過環保回收的塑膠,再製作產生的產品,不只是保護環境,對許多人來說更是非常實用的東西。嚴重疫情的關係,很多商店關門了,遊民問題會變成社區相當長久的問題,慈濟人能夠做的,除了毯子發放以外,例行食物發放,也是相當有意義與社區非常需要的事。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組織該項活動的「山麓廚房」發起人之一的卡蘿爾,希望未來與慈濟長期合作。攝影/駱淑麗
志工廖文坊(右)向街友亨利(左)說明慈濟環保毛毯的製作過程。攝影/駱淑麗

證嚴法師教我們,有機會要走入人群,體驗我們所看到,到處都有比我們更苦難的人,自己也感到很幸運有機會能夠幫助別人,這是相當快樂的事情,能夠為社區的一點力量,心中感到非常的喜樂。

前陣子身體不適住院治療,才出院沒多久的志工萬金利,原職是大廚的他不但馬上恢復網路推素烹飪課程《主廚到您家》,更把握機緣參與發放。看到街友接下他欣慰的說:「疫情讓很多人失去工作沒有收入而流落街頭,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度過這個艱困的冬天,也讓社會能穩定下來。」

志工魏力行在疫情期間負責線上聚會音控工作,精研佛法日日分享靜思晨語的心得,本次也抽出時間來一起去付出。他認為,看到大家在這裡一起奉獻心意,這是最重要的。這份對人對社區的關心和愛,是疫情中最能讓人心振奮的事。

洛縣督察蘇麗絲頒發褒揚狀給慈濟美國,由志工譚健芬代表領取。攝影/駱淑麗

歲末年終的溫暖

傑佛理·格爾南(Jeffrey Gelnan)還打著零工有微薄收入,他曾試著去租屋讓生活穩定下來,但多數屋主拒絕他們夫妻租住一個房間,所以他和妻子勉強窩在狹小老舊的廂型車內過夜。他表示,自己很想擺脫當前的狀態,畢竟住在車內要煮些東西吃都很困難,但自己真的能力有限,平日他只能盡己所能去伸出援手,幫助比他更需要協助的街友們。

已經流浪兩年的亨利·奧爾蒂斯(Henry Ortiz),固定在週四會到活動現場沐浴清潔。原本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但自從母親往生後,他便開始流落街頭,他很感恩社區慈善單位每星期四提供食物和移動淋浴車供大家盥洗。當天拿到慈濟人送的溫暖毛毯,他在晚上便能睡個暖和的覺。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傑佛理表示自己努力想回歸正常生活。攝影/駱淑麗
參與11月26日發放的志工團隊。攝影/駱淑麗

過去開卡車維生的理卡多(Ricardo J.R),自從發生車禍後視力受損,腿部無法自如運用而失去了工作能力,在用光所有積蓄後淪為街友。他向志工展示著身上的紗布,感恩的說:「是上天讓我能活下去,每一天醒來我都很感謝。幸好還有公司保險,讓他還能繼續接受治療,很感激你們(慈濟)提供毛毯,也很感謝所有提供協助的單位。」

在富裕的美國社區暗角處,仍有許多弱勢族群等待著援助;持續的疫情和低迷的經濟環境,讓更多低收入家庭求助無門,在歲末年終之際,慈濟美國期許更多愛的能量匯聚,給予無助地人們一絲溫暖,扶持著他們能站穩腳步,有一天能再重回正常生活。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