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晨曦中的歡顏 疫情後新生向前行

北加州分會  |  2021年6月17日
Play Video

作者 /張今寶

每週六早晨,矽谷東帕洛阿圖市食物銀行,都有十多位社區及慈濟志工,忙碌地為需要的家庭發送食物包。攝影/張今寶

北加州六月的陽光灑落了一地的清朗光亮,照耀著矽谷東帕洛阿圖市(East Palo Alto)社區的食物銀行,和喣的晨光中,十幾位慈濟和社區志工忙碌地打理每週六早晨的食物發送工作。伊蓮(Elaine化名)帶著兩個孩子投身在幫忙的志工行列裡,當社區居民將車子駛近停下,伊蓮和孩子們俐落地打開後車廂,將食物包迅速地放入,關上車門,道聲平安,揮手再見;一年多前從墨西哥初抵美國的母子三人緊鎖的愁苦眉頭已然打開,太陽下舒展開來的是眼角間滿溢的喜悅;伊蓮的聲音如今散發出一種明亮:「從接受慈濟的幫助,到現在我可以去幫助別人,這真是一種美好的感覺。」

伊蓮一年多前從墨西哥初抵美國緊鎖的愁苦眉頭已然打開,走進社區付出一己之力後,如今臉上盡是陽光般燦爛的笑容。攝影/張今寶

美國疫情逐步趨緩,加州州長宣布從2021年六月十五日起,將重啟經濟,恢復大部份正常運作,且將持續對低收入家庭提供補助,希望讓加州居民早日擺脫疫情困擾,走向後疫情新生活。

居住人口大部分為西語裔新移民的東帕洛阿圖市,在普遍接種疫苗後,社區生活逐漸正常;但囿於居留身份及語言差異,對於大部份低收西裔居民而言,生活仍充滿挑戰。食物銀行在疫情前及蔓延期間,扮演了重要的社區生活支柱角色,慈濟志工在與食物銀行合作之下,近幾年及疫情期間,除了支援食物發放工作,也以此為基點,深入關懷社區更多的需求。面對疫情後新階段的社區生活,如何協助社區低收弱勢居民站穩腳步向前邁進,成了矽谷地區最需要生活支援的東帕洛阿圖市中,社區食物銀行和當地慈濟志工下一個迎戰的課題。

西裔新居民的下一步

喪夫的單親媽媽伊蓮帶著兩個中學年紀的兒子,2020年一月才從墨西哥來到東帕洛阿圖市,試圖開始新生活;豈料疫情來襲,讓母子三人的異地生活陷入困境,語言不通沒有工作的伊蓮,常常得面對孩子的下一餐不知在哪裡的難題,陷入極度憂鬱的她,總是從兩個孩子的眼前躲開,一個人在住處角落嘶喊哭泣,為心中的鬱積找一個宣洩出口,度過一個又一個疫情下的幽暗日夜。

之後經由孩子學校學區的引介,慈濟志工為伊蓮母子送上關懷,除了提供實質物資幫助,更鼓勵伊蓮帶著孩子在每個週六上午,走出家門到社區食物銀行,和社區鄰居及慈濟志工一起參與發放工作;藉由走入社區,伊蓮和兩個兒子在付出中找到了肯定自我的力量,抹去了淚水,重現了笑容,加州的陽光襯映在三人紅紅的臉頰上,那久違的墨西哥家鄉原有的熱情活力,一點一點回到生活中。

伊蓮和兩個兒子在食物銀行的志工付出中找到了肯定自我的力量,重現了笑容。攝影/張今寶

加州在六月中旬重啟經濟,政府持續補助低收民眾,但當六月過後,法令不再保護疫情期間無力繳交房租不得驅離的房客之後,矽谷的高額房租成為當地低收西裔居民展開新生活時的最大挑戰。伊蓮很幸運地在六月找到一份工作,可以舒緩一些租金上的壓力,但因身份資格受限,無法領取政府的福利補助,疫情後的新生活,還是有著重重難關。但現在的伊蓮已經可以帶著笑容面對未來的挑戰,她說:「有著慈濟的幫助,我發現自己還有付出的能力。每個早晨醒來時,我都滿懷著感恩,感恩自己的健康,感恩自己的生活。」在燦爛的陽光下,眺望前方的旅程,伊蓮重拾一份希望,走出新生的下一步。

食物銀行持續不間斷

蘿拉·哈金斯(Laura Haggins)是東帕洛阿圖市食物銀行的負責窗口,主要工作為志工工作和食物分派的管理,她同時也是東帕洛阿圖市居住多年的居民,對社區有著長久深入的觀察,一語指出在六月份加州恢復正常運作後,房租負擔是當地低收民眾居高不下的主要壓力。

蘿拉·哈金斯是東帕洛阿圖市食物銀行的負責窗口,與慈濟志工合作為社區服務,已有多年的經驗。攝影/張今寶

蘿拉指出,東帕拉阿圖市因爲有臉書(Facebook )和亞馬遜(Amazon )兩大企業駐點於此,房價租金呈現逐年上漲走勢,對於低收家庭是經濟上最大的考驗。所以重開經濟後,低收家庭就算符合資格領取政府補助,但在應付房租和水電帳單後,恐怕所剩不多,因此還是相當需要食物銀行在生活上的免費物資供應,才得以維持基本生活;未具資格領取補助的低收家庭,在疫情後的生活,恐怕經濟壓力更加沉重,更需要食物銀行的持續支援。

食物銀行在疫情期,每週一到週五供應學區學生餐點,讓在家上課的學生家庭,可以到校領取食物,不因疫情有挨餓的風險;每週六早上則在社區中學前停車場,提供低收居民免下車(Drive Through )領取食物包的服務。雖然疫情好轉,政府持續重振經濟刺激消費,但低收家庭對食物銀行的依賴依舊不減,因此蘿拉說:「每週一到週六,一年從頭到尾,食物銀行一直都在,持續不間斷支援社區每一個需要的家庭和居民。」

蘿拉·哈金斯表示食物銀行的需求在後疫情時代仍然存在,食物銀行將持續為低收家庭持續服務不間斷。攝影/張今寶

慈濟志工深入擴大關懷

慈濟志工從十年前就進入東帕洛阿圖市關懷社區,以「幸福校園」團隊在當地學區協助學校師生。近幾年來更因學區的信任引薦,在週六上午協助社區食物銀行發放工作,擴大深入社區服務的範圍,因此發現許多需要關懷的家庭個案,予以個別援助。

慈濟志工在食物銀行服務,協助將食物箱搬上開車前來民眾的後車廂。攝影/張今寶

負責此地慈濟志工服務規劃的志工謝琇茹表示,疫情期間慈濟志工持續社區關懷,除了給予現值卡補助確診個案家庭,更利用週六食物銀行的固定地點,舉辦兩次大型防疫物資發放,動員大批慈濟志工在家製作整理物資及到現場服務發送。

六月中旬加州恢復正常運作後,謝琇茹表示原先疫情期間每週六出動五位志工前往食物銀行,計劃增加到十餘位志工,給予合作的食物銀行更多的人力援助;同時以食物銀行為基點來服務社區,往兩個目標前進,一是協助低收西裔弱勢家庭的青少年教育,特別是在高中生申請大學的過程中陪伴幫忙,謝琇茹說:「只有教育才能讓孩子有機會,家庭才能被改變,社區才能被翻轉。」2021年志工就成功輔導了已經陪伴兩年的一位女高中生,得到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入學許可,往人生的夢想邁出成功的一大步;另一個目標是認識當地更多的非營利組織,發掘需求,幫助更多需要的居民。

矽谷慈濟志工每週六都固定前往食物銀行,協助發放工作。攝影/張今寶

連結需求與資源的橋樑

過去一年多,擔任當地社區個案關懷窗口的慈濟志工翁秀玉,從關懷確診個案家庭的經驗中,深切地體會社區多數西裔居民因為居留身份限制得不到政府補助,又因不諳英語而失去了很多聯絡民間社福團體,取得另一種協助管道的機會。

在疫情期間,慈濟志工對於確診個案,提供社區40個家庭現金卡補助,30個家庭生活物資的支援,其中有一位西裔婦女安琪拉(Angela 化名)兩次確診,第一次因情況嚴重住院治療四天。慈濟志工除了致贈慰問金外,經常打電話關懷問候,了解生活需求,因此在安琪拉第二次確診時,志工還為在家隔離的一家人,從食物銀行代領食物包,到賣場添購食物包不足的品項,將物資親送到家門口,發現門口貼上一張紙條,紙上是安琪拉寫著一家人對慈濟志工的無盡感謝。翁秀玉以這個個案為例,說出慈濟關懷的重點:「在金錢和物質之上,更重要的是陪伴。」

慈濟志工翁秀玉(左)和謝琇茹(右)鼓勵關懷個案家庭,走入社區食物銀行付出自己的力量,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攝影/張今寶

六月中旬加州全面開放之後,房租將成為即時面臨的壓力,無法有身份資格取得政府補助的弱勢社區居民,更需要慈濟志工去深入關懷陪伴,特別是多數不會英文無法取得資訊的西裔居民。翁秀玉說:「最重要的是幫這些人去找資源,做我們(志工)能做的,但他們(需要居民)所做不到的。這就是慈濟的強項,不僅是錢,而是要做這(居民與資源)之間的橋樑。」

疫情終將遠離,曙光已然升起,此後的這一條路,或許仍見崎嶇和阻礙,但有眾人同行,相互關懷陪伴,肩上背負的就不只是重擔,還有更多的信心和堅強裝進行囊,走出新生的下一步,看見遠方閃耀的希望。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