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劉又榕
志工將東西搬上車,從位於西長島的會所出發,前往南長島與東長島發送口罩,一天約跑150英哩共四處地方。圖中為志工林惠真(Niki Wu)。攝影/劉又榕
四月中的長島,在疫情中有著愛和溫暖。
4月19日正逢假日,長島著名的古董車遊行嘉年華因為疫情取消,但這些古董車的愛好者,依舊結隊環繞長島地區。然而,今年不同的是,車隊特別到幾所醫院給醫護人員加油打氣;就在同一天,穿著藍天白雲志工服的慈濟志工,也選擇到醫院送暖,從西長島到東長島,發送口罩與醫療物資,傳遞愛與關懷給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與警消。

藍衣志工 - 口罩特攻隊
假日清靜的早晨,位於長島西北牡蠣灣(Oyster Bay)的慈濟長島會所內,傳來慈濟志工忙碌的搬運聲,忙著清點口罩和倉庫內的罐頭與大米。大夥兒合作把物資搬到大門前,一一貼上標籤。慈濟志工劉廣(Tony Liu)高大的身軀,每次重要發放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今天要去四個地方,最遠到蘇福克郡(Suffolk county),務必要抓緊時間,把物資送到大家的手上。」
疫情一個多月了,平時在家忙著工作,難得能利用假日的時間,一定要把握能做的機會。
慈濟志工 劉廣

出發了!第一站來到位於南長島的聖安娜教堂(St. Ann’s R.C Church),探望長島慈濟人的老朋友。每年一次志工都會來這裡提供義診與發放熱食服務,早與教會成了互相關懷的家人。教堂工作人員瑪格·鮑姆(Marge Baum)遠遠就向著志工們招手。志工把五箱物資包括罐頭、大米、橘子以及口罩搬進教堂門口。看著那裝著兩千個口罩的箱子,瑪格驚喜地說:「這是我們最最需要的!鄰近的那些西裔家庭,一個房子住了三四個家庭,讓群聚感染的機率增加,我們都相當苦惱,口罩等於是他們的保命符。」

教會的波蘭裔神父瓦多斯基(Stan Wadowski),剛主持完第一場早晨彌撒,空檔時間趕來感恩慈濟志工。居家避疫後,神父經常家訪送物資,關懷低收入的西裔家庭。慈濟志工張家炘(Joe Chang),看到神父沒有口罩也擔心他家訪的安全,立刻回到車上,把自己擔任居家復健師的防護衣與N95口罩,全部分給神父:「我們都是有使命的,但是您一定要保重,一定要健康安全!」慈濟志工的真情關懷,讓神父感動不已。
疫情期間,教會的發放服務持續,很需要教育這些低收入家庭的防疫知識。慈濟送來的口罩,保障了他們的生命與健康。
瓦多斯基神父

為警消的安危把關
慈濟志工馬不停蹄,接著前往位於長島東南方的蘇福克郡警察總局(Suffolk County Police Department Headquarter),拜居家避疫所賜,比平常快了許多,及時趕上這場重要的贈送儀式。

蘇福郡警察總局是全美前11大的郡警察局。這次捐贈的因緣是由慈濟志工廖靜雯(Josephine Liao)牽成。廖靜雯擔任局刑事單位的內勤人員,細心地發覺前線執行的警員,需要大量的口罩與防護,紐約分會剛好進了慈濟本會購買的49萬個第一級口罩(非醫療用),因此提供給總局一萬六千個。負責接收的是總局局長(commissioner)賈若婷.哈特(Geraldine Hart)與同仁們,非常感謝慈濟的捐贈:
我們盡力確保警員們的安全與健康,所以感染人數才能控制得當,相信有這些口罩,會更有保障。
哈特局長(Commissioner Hart )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紐約分會副執行長廖敬興醫師,本身也是長島居民,代表慈濟捐贈這一萬六千個口罩。廖敬興特別為局長介紹了慈濟基金會,同時也展示這次口罩的品質。「這次由台灣慈濟本會採購的第一級口罩(非醫療用),品質相當好,相當於美國第二級口罩的規範,讓我們的前線警員能安心工作。」
醫療人員的護身符
時間到了中午,口罩遞送隊沒時間休息,把沿路美麗的風景當成午餐,巧遇古董車隊繞行到聖查理斯醫院(St. Charles Hospital)。「每年的這個時候,就是長島古董車的遊行活動,因為疫情今年取消,但他們改成繞行醫院,給各個醫院同仁加油打氣。」慈濟志工陳欣蘭是聖查爾里斯醫院的合約復健師,三月中因為在第一線照顧病人而感染的新冠肺炎。當時許多同事每天面對大量病人,但醫療防護不足而受到感染。如今幸運地康復了。陳欣蘭(Sheena Chen)以過來人的身分,深刻感受到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
我真的很幸運,從這次疫情中康復存活下來。非常理解第一線工作人員,有足夠的防護措施,真的是最大的護身符。
慈濟志工 陳欣蘭

這天的捐贈是慈濟志工陳欣蘭特別安排,已經是第二次發送。慈濟提供4000個第一級非醫療用口罩,亞美醫師協會(CAIPA)提供500個N95口罩、100個眼罩與100個防護衣,另外台灣的人醫會捐贈的防護面罩,也有150個。接收的代表是陳欣蘭的主管,復健部副執行長(Vice President of Rehabilitation)蘿拉貝克(Laura Beck),特別趕到醫院,看到志工立即送上飛吻與空中擁抱。

我打從心底感謝你們,很幸運你們提供物資,真的非常大的幫助。
蘿拉貝克
同樣的窘境,也發生在長島聖喬瑟夫醫院(St. Joseph Hospital)。疫情剛開始時,口罩防護衣經常不夠,「我們有時候是穿著垃圾袋給病人插管。從N95口罩,到普通外科口罩,面具 ,還有防護衣,我們都很缺,已有醫師因防護不足被感染。」陳思浩(Steven Chen)是合約麻醉科醫師,每天面對無數需要插管或病危的Covid-19重症病患。看到我們代替亞美醫師協會送來的100個N95口罩,50個護目鏡以及50件防護衣,一直不斷地道謝。
謝謝慈濟與許多團體的捐贈,防護物資也慢慢進來了。雖然疫情嚴峻,但美國醫師沒有一個逃兵,即使面對防護不足,仍毫無抱怨地搶救病人。
陳思浩醫師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話才說到一半,院內廣播突然響起,有病患危急需要急救,陳思浩物資還沒簽收,就立刻要轉身進去急救。「我得去看一下幫病人急救,你看,我現在手上什麼都沒有。」陳思浩無奈地苦笑著。慈濟志工張家炘連忙鞠躬致意。十分鐘後,陳思浩氣喘吁吁地回到大廳,搖搖頭露出沉重的表情,病患早已心臟麻痺,根本來不及搶救。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要面對人生的無常,如果能有足夠的防護設備,將能減少他們的負擔。
一趟橫跨長島150多英哩的口罩遞送行程,慈濟的愛穿梭在其中,傳遞給第一線的醫護、警消與教會志工,有形的防護物資,形成無形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