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陳世興
作者 /陳世興、王偉齡
慈濟災後復原服務中心的團隊,為原本住在破敗拖車裡的坎普山火災民樂奈特,送上一輛車況非常棒的露營拖車。攝影/容長明
樂奈特·奧圖(Lynette Otto)爬上她住了約三年的舊拖車車頂,努力四處查看還有什麼還沒有壞的、還可以用的⋯⋯但機會實在渺茫,因為那台拖車真的破得可以——基本上就是一台只剩車殼的報廢車,車身還有大大小小的破洞和裂縫,只能用布遮擋⋯⋯「我什麼都沒有,沒有地方可去。我只有這台舊拖車,我跟我的孫女只能暫住在這裡,一直到我得到慈濟的援助⋯⋯」
祖孫
2021年9月16日,慈濟北加州志工抵達馬加利亞社區教堂的露營地(Magalia Community Church campgrounds in Magalia, CA ),同時間抵達的,還有一台乾淨亮麗、功能齊全的露營車,那是慈濟給樂奈特的「新家」——樂奈特在2018年坎普山火(Camp Fire)中失去一切,從此只能住在一台連門都關不起來的露營車裡,後來又幫兒子照顧剛出的女兒麥德森(Madison),祖孫倆就在裡頭相依為命,孫女現在都兩歲了。
「一個女人住在一個很破敗的露營拖車裡,而她所在的周遭環境又很不安全⋯⋯」慈濟災難個案輔導經理巴拔·木加馬爾(Baba Kauna Mujamal,Disaster Case Manager,Tzu Chi Recovery Service Center)發現,樂奈特的處境十分艱難:「她每天都為了三餐溫飽擔憂,住的拖車上甚至沒有電⋯⋯」祖孫兩人怎麼熬過這一切?
不只她們,坎普山火摧毀了19,000棟民宅、85人死亡,有太多太多的人從此陷入財務困境。災後慈濟動員進行多次大規模急難救助發放,也在溪口市(Chico,CA)設立慈濟災後復原服務中心(Tzu Chi Recovery Service Center)推動中長期重建,協助災民從各種管道申請重建所需的資源。
2021年六月份開始,樂奈特開始在馬嘉利亞社區教會工作,負責整理捐贈給社區的傢俱和物資,她就是在那裡遇見慈濟災後復原服務中心的行政人員蘇珊·莫瑞森(Suzanne Morrison)。「她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是想要改善生活。」莫瑞森和樂奈特閒聊中發現,這位40歲、眉宇間總是愁苦但卻不輕易示弱的婦人是位單親媽媽,山火後無家可歸,帶著孫女堅強地討生活——蘇珊立刻回報個案,慈濟團隊開始協助。
「我從來沒有好好照顧過我自己,我都是在照顧他人。」樂奈特乍看之下看有些冷漠,但其實是被自己給自己的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山火之前她身兼好幾個差來照顧母親,而現在則是要照顧孫女。看著孫女的照片,樂奈特露出溫暖的笑容,她有多希望能夠讓孫女過上好一些的生活,而不是困在一台破舊的露營車中成長。
一點一滴,我們幫她找來許多物資,幫她脫離無家可歸的處境,讓她可以重新再擁有夢想、目標、和未來。
慈濟災後復原服務中心的行政人員 蘇珊
愛的頻率
慈濟團隊從得知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想方設法,一開始是找來技師修理樂奈特的露營車,但後來發現並不可行,於是決定幫她買一台,讓她獲得怡居的家。
「這台慈濟給她的露營拖車,狀況好很多,基本上更安全!」巴拔好像自己入新厝一樣興奮:「之前的舊車甚至連門都不能關也不能鎖⋯⋯新的拖車空間是舊車的幾乎三倍大,共有三個床,後方有兒童床,樂奈特也有自己的房間及廚房,車上也能供電,還有空調冷氣!」
慈濟團隊和樂奈特一起將舊拖車上的物品移到新車上,收納好,樂奈特坐在沙發上,感受新家的魔力,緊繃的臉部線條逐漸放鬆,下一刻,她不自覺地開心和狗狗們又玩又親——這才是「家」,一個可以讓人感受到安全和放鬆的地方。
慈濟給了我一個更好的家和可以代步的車,能夠住得更舒服!在人生這個階段可以向前邁進。只想說,真的非常謝謝你們。
坎普山火災民 樂奈特
「我很榮幸能成為慈濟的一份子服務這些災民,這個過程開闊了我的心靈空間,讓我保持這種愛的頻率,成為一個榜樣。」對巴拔來說,感動與力量是雙向的交流,但「新居落成」不是個案關懷的結束,而是友誼的萌芽。
蘇珊像是位牢靠、有智慧的大姊姊,摟著樂奈特,讓樂奈特像個小妹妹依偎在肩上。「對我來說,完成這個案子不代表結束,我不會去告訴這位災民,我們曾經幫助過你,未來就不會再幫忙。我想讓她知道,如果她有問題,打電話給我,如果遇到困難,我願意給她建議,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有很多女性都還在困境中掙扎。」
樂奈特的眼眶濕了,是看見了希望、看見了夢想,和看見一群「看見她需要」的人——總是為他人扛下責任的她,總算有人可以依靠,未來的路,不用再咬著牙踽踽獨行。
新年凝聚「心」動力!和慈濟美國一同陪伴弱勢家庭,
用慈悲送走昨日,用美善打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