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奇亚热食服务 青少志工共圆满

新泽西分会  |  2024年4月15日
Tzu Chi’s You Kaiya volunteer team invited local students, community parents and nine young students to prepare hot vegetable meals for local street residents.

英文作者/潘慈捐;中文编译/张今宝;编辑 /张今宝

慈济尤奇亚志工团队邀集当地学生及社区家长与9位青少年学生,为当地街友准备蔬式热食。摄影/蔡佳雯

复活节假期周日,北加州犹感春寒,尤奇亚(Ukiah)志工团队一行共16名志工,包括7名成人与9位青少年学生,投以热情与温心,为当地街友准备蔬式热食,于2024年3月31日前往当地社区餐饮中心(Plowshares Community Dining Center),提供街友及住在收容所的行动不便者热食服务,共有 60 位民众受惠,感受到假日中的温暖人情。

复活节供餐 慈济送温情

复活节是基督教重要节日,尤奇亚慈济志工在特别的宗教节日期间前去陪伴街友,这对于街友是一份特别的关怀惊喜,因为自2020年初疫情发生之后,此次热食服务是街友们首次可以在周末于室内享用餐点;同时不同于周末其他团体的三明治和卷饼简餐,慈济也是唯一一个在餐饮中心厨房烹调热食提供现场服务的宗教慈善团体。

Before Easter, Tzu Chi volunteers ordered meals from takeaway restaurants, and street residents came to pick up the food.
复活节之前,慈济志工以在外卖餐厅订餐,由街友前来领取食物。摄影/潘慈捐
The hot food service during the Easter holiday is the first time that street residents can enjoy meals indoors during the weekend.
此次复活节假期的热食服务,是街友们首次可以在周末于室内享用餐点。摄影/蔡佳雯

当日的蔬食供餐全部都由16位志工一起在现场准备,不同以往的是此次不是由成人志工主导学生辅助而且鼓励青少年志工担任主要大厨工作,大人们在旁协助工作进行。这对于多数没有烹煮经验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陪同前来的学生家长也有些担心孩子们是否能顺利完成任务,同时志工团队也希望利用此次热食发放的进行来让新加入的社区志工了解如何在活动互动中融入慈济人文,让施于受的志工与关怀民众彼此都能感受到“感恩,尊重,爱”的精神所在。

感恩尊重爱 大家分工做

热食服务前置工作开始时,16位志工手上都拿到慈济基金会的简介,再由志工潘慈捐为大家解说慈济的宗旨与行动,以及社会对慈济的认同。很多时候,居无定所的街友们被社会普遍地边缘化,因此即使志工所提供的只是一时片刻的友善和尊重,都能让街友们感受到大大的不同,而带来正面的改变。

Volunteer Pan Ci donated the pre-work training and precautions for the service volunteers.

这不仅是有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而更是我们如何去做些什么。

大家一起忙着削皮和切菜备料。摄影/蔡佳雯

于是青少年学习热食服务的第一课就是如何恭敬地用双手将盛满食物的餐盘端上送给街友,带着微笑并微微地鞠躬。用无声的行为说出慈济最重要的“感恩,尊重,爱”的人文内涵。

Student Zhou Yuan handed the plate with food to the street residents with both hands in a respectful manner.
学生周源以恭敬的态度,双手将盛好食物的餐盘递给街友。摄影/蔡佳雯

厨房工作开始前,资深志工也对青少年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食品和志工安全协议的快速培训,包括戴上手套、发网或帽子和围裙,以确保厨房进行中的各项注意事项都能获得确实的执行。虽然多数人没有烹煮经验,但青少年志工满满的服务热情掩盖了生疏厨艺的忧虑。赵欣蕊(Cristabel Zhao)自信地说:“没问题,我可以用大刀切菜。”十一年级的周源( Tanya Kao)则热情地自愿学习如何煮高达十四磅(约六公斤多)的米饭。之后大家按任务分工合作,煮饭、洗菜、切割、烹饪、上菜和炊具清洗,学生主责,大人辅助,各司其职,准备在下午 3 点准时出餐迎接前来的街友。

大家一起站在餐台前,分工将食物分装在餐盘上,进行热食服务。摄影/伊利(Elie Koay)

家长厨师瑟琳( Celine Adams)和她的助手菲力克斯(Felix Koay)和里奥( Leo Wang)合力做素咖喱。为了确保适当的营养,使用了各种新鲜蔬材,如胡萝卜、马铃薯、绿花椰菜、洋葱、凤梨、鹰嘴豆和组织蛋白。大量的削皮和切菜工作都是由各个年龄层学生分工完成。另外慈济志工蔡佳雯也为供餐提供第二主菜烤地瓜和玉米。很快三点服务时间到了,由于大部分成员都是新志工,时间掌握还在培养默契,所以迟了十分钟才上菜。共有33位街友在餐饮中心用餐,整体而言,服务过程十分顺利,结束后志工还将剩下的餐点分装打包,送给因行动不便无法前来的街友和其他需要的民众。总计60位民众接受关怀,热食服务成功圆满。

父母和孩子 一起做好事

此次活动的志工有很多都是家长陪伴孩子全程参与,例如班.山铎(Ben Sandel)带着八年级儿子迪伦(Dylan),刘琳 (Lin Liu)陪同她的女儿,余禾(Helen Yu)的两个儿子伊利(Elie Koay)和菲力克斯( Felix Koay) 一同前来。

我们很幸运能够参与慈济的活动,也很感恩给我们这个服务社区的机会。青少年们玩得很开心,在志工服务的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Volunteer class. Sanduo chats with street residents who come to eat and cares about their lives.
志工班.山铎与前来用餐的街友聊天,关怀其生活。摄影/蔡佳雯
After the meal, volunteers Cai Jiawen and Yu He worked together to wash the dishes and complete the aftermath.
志工蔡佳雯和余禾在供餐结束后,合力洗碗,完成善后工作。摄影/潘慈捐

虽然只是一餐热食服务,但每位志工在过程中都十分用心付出;尤其是所有过程都放手由学生们主责,大人们退居二线在旁指导,因为给予学生们充分的信任与支持,学生们看到大人们的开放态度,给予选择和机会,反而更将自己的角色尽职扮演到位。志工也鼓励学生们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记得帮助其他未完成的同伴,大家相互成就按时完成供餐服务。当所有的食客离开后,青少年学生们擦桌子,将椅子归位,一切都是自动自发,现场清理干净后,16位志工带着感恩和喜悦的心情一起踏上归途。

学生们自动收拾善后,将桌椅清理干净,恢复原状。摄影/蔡佳雯

参与学生伊利的心情分享为此次热食服务做了一个最好的注解:

为需要的人付出是一项永远不会过时的行为,而是一种受到普遍赞赏的仁慈行动(Giving to others never gets old, it's an act of kindness that is universally appreciated)。

护持慈济美国,一起发挥正能量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