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颜博文 慈济慈善基金会执行长
慈济带动乌克兰人投入志工项目帮助自己的乡亲。摄影/张资芳
俄乌战争已逾百日,超过700万乌克兰人逃到国外躲避战火,乌克兰境内亦尚有800万人民流离失所,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难民潮。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执行长颜博文发表公开信,让全球民众了解慈济援助乌克兰民众专案的进展,期许以爱引爱,激励更多人挹注爱心,帮助苦难者减轻身心灵伤痛。
亲手把温暖送给乌克兰人


烽火初燃,全球华人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慈善团体慈济基金会(以下简称本会),即由证严法师呼吁,希望唤起人人本具爱心善念,援助受战火迫害的乌克兰民众。为此,即使慈济基金会在当地及其邻近国家并无联络点,仍寻求各方渠道。在2022年3月5日,通过远嫁波兰的台湾女儿张淑儿(Monica Chang)及其先生卢卡斯(Lukasz Baranowski),在距华沙(Warsaw)4个小时车程的波兹南(Poznań),为乌克兰难民首次发放生活物资。
由于当时正遇欧洲酷寒,慈济将一批批的环保毛毯运往波兰,再结合当地超商,发放现金购物卡,解决了物资运送的问题,更直接地,亲手将温暖送到手中。
尔后,慈济志工也陆续从美国、欧洲各国、土耳其及台湾各地出发,共有12国家地区志工会合在波兰,迄今援助行动仍持续进行,且扩及卢布林(Lublin)、华沙、斯塞新(Szczecin)等难民聚集的城市。

截至6月12日止,慈济共举办了185场物资发放,发放内容包括可以直接在波兰知名超市使用,面额2,000波兰币(约等同台币14,000元/450美元)的购物卡与环保毛毯、睡袋及粮食,服务超过五万人,为援助乌克兰难民展开中长期计划齐力付出。
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进行,逃离乌克兰的难民仍在增加中,主要分布在波兰全境,甚至包括摩尔多瓦(Moldova)、斯洛伐克(Slovakia)、罗马尼亚(Romania)等乌克兰周边国家。然而慈济一方的力量毕竟有限,加上考量逃离的乌克兰难民多为老弱妇孺,以及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等因素,慈济立刻启动与国际及波兰当地慈善组织合作计划,及早进行受战争影响难民的人道援助行动。
截至6月14日为止,与慈济合作的慈善组织包括:
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2、天主教灵医会(Camillians)
3、波兰妇女基金会(Polish Women Can)
4、以色列人道救援组织(IsraAID)
5、国际红十字会(Red Cross)
6、天主教明爱会(Caritas)
7、空运连结赈灾物流基金会(AirLink)
8、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安泽国际救援协会(ADRA)
9、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
10、国际世界希望基金会(World Hope)
11、天主教慈幼会(Salesians of Don Bosco)

慈济与这么多国际组织签约合作的目的是,透过和有爱心、有经验的跨宗教、跨国界慈善组织合作,可以让各方的资源做更有效的发挥,以期能更及时、更全面的照顾这些流离颠沛的难民。慈济做为以佛教为根基的国际慈善组织,本身就有属于佛教的仪轨和慈济的人文,但是慈济也强调“感恩、尊重、爱”,本来就有高度包容性,所以和其他宗教携手合作是本着虔诚、和谐、互助的原则。
中长期援助计划
在慈济的发放现场,可以看到神父带领大家一起祷告,也可以看到慈济人用双手奉上救援物资与难民一起合唱慈济歌曲《一家人》,借用这些NGO(非政府组织)组织的力量和资源,可以让救援行动更快、更周延,让难民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在波兰,慈济第一个合作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所属的儿童基金会,该组织在乌克兰周边七个国家共设立了26个“蓝点”(Blue Dot)难民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每天最多可服务关怀三千至五千位难民,慈济的资源投入之后,可以加速这些蓝点的建设,更可以有系统的实质帮助到这些难民。
另外,在这次合作组织里,有许多宗教团体,像是天主教明爱会、灵医会以及慈幼会等,他们在当地都有教堂或教会,慈济的投入就可以嫁接这些资源,至少立刻就解决发放的场地的问题,透过教友们的协助也能立刻就聚集难民,及时把包括购物卡、食物、环保毛毯等生活物资,送到难民手上。


透过跨组织合作援助难民,慈济预计可在六月底帮助超过六万名乌克兰难民,为乌国难民安顿身心。目前慈济已用“以工代赈”方式培训乌克兰籍志工,依战争情况的发展,为中长期援助计划做准备,包括安居、安生(维持生计)以及安学(儿童教育)等,都在计划之中。
战争对全球造成的各种伤害无远弗届,烽火无情,人间有爱,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用发自内心的大爱,付出行动来抚平人间的伤痛!
爱的能量将抚平恐惧与伤痛,请加入慈济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