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林采彤
慈济波士顿志工们尽心尽力的筹备,让此次“感恩慈善爱心宴”得以圆满。摄影/黄宸珄
证严法师常常勉励弟子只是秉持着做该做与对的事,“做就对了。”慈济波士顿联络处在筹备5月14日的“感恩慈善爱心宴”上,将这个理念发挥到极致。
从想法萌芽开始,不过三个月的筹备时间,慈济波士顿志工们克服各自有家业、事业要忙碌,不畏艰难,勇于承担,历经13次筹备会议,从活动策划、艺术品整理造册、海报设计、场勘、邀约、试菜到当天的现场布置等,钜细靡遗的细节规划圆满了此次“感恩慈善爱心宴”。


为爱而聚 善行人间
慈济波士顿联络处成立至今已迈入第二十七个年头。过去志工们为支持慈济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举办过无数次义卖募款活动。这次的“感恩慈善爱心宴”之所以倍受瞩目,因为这是慈济波士顿第一次以晚宴结合音乐演唱会、艺术品拍卖会的形式,邀请到近300位善心人士共聚一堂的大型活动。
活动中除了安排音乐、击鼓、演唱、《人间有爱》手语表演等娱兴节目,藉以感恩捐款人长期支持慈济,亦提供嘉宾一个餐叙联谊及古玩鉴赏收藏的机会。所有餐券、商界广告及艺术品拍卖所募得的善款,将全数做为慈善基金,让慈济大爱源源不绝。
人间最动人的是“爱”,尤其是怜悯苍生的大爱情操。志工长金满和黄宸珄上台分享波士顿联络处长期关怀的一个家庭,慈济人的介入关怀,像是为这家人点了一盏希望的灯。而爱心宴的初衷正是期望结合各界的力量来扶弱济贫,让有福的捐款人因施而乐,见苦知福;使贫弱者能因此改善困境,最终能自立并开启生命中善的良能。


因缘巧合 别具意义
证严法师在1966年5月14日创立了慈济功德会,自此时刻信守“为佛教,为众生”的精神济世救人;五十六年后的5月14日,美国波士顿的弟子们奉行师志,投注人力心力成就了这场爱心飨宴。担任这次活动统筹的慈济志工宜芳分享道:“当时敲定5月14日是配合餐厅可以包场的日期,因缘巧合,别具意义。”

现场布置更别出心裁,慈济志工素玲独具巧思的设计,如同带众人回到台湾花莲心灵的故乡——静思精舍,也呼应了慈济早期竹筒岁月的艰苦克难精神。而每一道佳肴皆是素食料理,在募爱劝善的同时,也齐推茹素护生。


散播欢乐 传递爱
慈济志工美兰,早年在越南时就认识了慈济。移民到美国后在一次义卖活动中和波士顿慈济人结下不解之缘,除了长年布施助人,也带着全家人一起行善。这次也号召全家人共同来支持爱心宴。
正如慈济志工林毓雅所提及,爱心宴除了以凝聚众人善心善念为出发点,也希望散播欢乐传递爱给与会来宾。过去参与过许多慈济其他类型的募款活动,林毓雅十分肯定爱心宴策划小组,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尽善尽美所展现的成果。
爱心宴的现场也有其他族裔的来宾。慈济志工黄湘霏一家热情邀约其他族裔的好友来共襄盛举,一桌子朋友不但联络了感情,也让更多人认识了慈济。

慈济志工 积极参与
索菲娅(Sophia)的好朋友苏(Sue)在学期间是波士顿的慈济青少年志工,当时索菲娅常跟着苏去做食物发放。后来苏毕业了,索菲娅仍然坚持着这份善举,也影响了另一位朋友加入她的行列。她觉得爱心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可以结合社区力量将募心募款效能最大化。索菲娅也认为除了济贫,扶幼更是不能等待;本身是社工的她,专门处理寄养孩童的安置。她希望未来慈济可以将教育志业延伸到弱势儿童。
莉莉安(Lilian)因为工作需要,除了美国也曾在英国及菲律宾居住过;她亲身见证了慈济爱心无国界的无私大爱,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慈济人传播慈悲,将慈济精神落实在当地。莉莉安说爱心宴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吸引善心人士踊跃参与。
慈济少年志工富兰克林(Franklin)和拉娜(Lana)都很认同爱心宴,因为可以联合大家的力量来帮助更多的人。这样的活动形式让募款拍卖会不但富有意义且不失娱乐性。他们指出在分发抽奖券及快筛试剂给每桌与会嘉宾时,亲切地互动也让他们觉得非常温暖和感动。


合和互爱 期待更多善与爱
纽约分会的志工们也在执行长苏煜升带领下,不辞舟车劳顿前来波士顿助阵,并给予祝福和支持。纽约和波士顿志工联手献上手语表演,许多观众纷纷表示特别喜欢手语表演,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发人深省,手语柔和却不失爱的力量,画面和谐优雅知性,充分展现慈济大家庭的合和互爱。
这次的感恩慈善爱心宴深具影响力,它创造的价值并非只是一场慈善募款晚宴,而是成功串连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有着慈济人在过去结下的善缘,才能促成今日这批珍贵的古玩艺术品捐赠给慈济;也因波士顿慈济人的坚持不懈,才能成就这场慈善爱心宴。
借由爱心宴的抛砖引玉,慈济波士顿联络处希望未来能吸引更多善与爱的循环。

人间最动人的是“爱”,让我们一起用爱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