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askMyStory:「慈濟志工的手,都很靈巧!」

北加州分會  |  2020年9月15日
Play Video

分享者/阮賢醫師(Dr. Hien Nguyen,音譯)
採訪/劉翰卿

圖左為聖荷西凱薩醫院(Kaiser Permenente,San Jose)的急診室醫師阮賢。右圖上、中為阮賢醫師教慈濟志工團隊,如何製作病人就醫時可穿上的防護罩。右圖下為急診室團隊醫護,清一色戴著北加慈濟志工捐贈的手工布髮帽,服務病患。攝影/劉翰卿

#MyMaskMyStory是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援助行動中的一個項目,希望藉由志工、捐助者、受助者的故事分享,讓我們記錄下這場世紀災疫中的正面力量。

「我在聖荷西的凱薩醫院的急診室服務25年了,病患從中風、腳扭到、心臟病發都有。新冠疫情爆發後,我們也收治許多新冠肺炎病患,為他們提供緊急救治。」

「剛開始收治病患時,我們以為是流感,那是位53歲的中年男子,他沒有任何的病史,很健康,但卻突然病危,須要依賴呼吸器來維持生命跡象。我們這些醫護全嚇到,怎麼會有健健康康的人,就這樣突然倒下?這位男子之後住在加護病房四個星期搶救⋯⋯隨後他的家人也都被送到醫院,他的兄弟也染疫,最後復原,但他的父親就沒能度過這個劫難⋯⋯」

「我們有護士就染上新冠病毒⋯⋯我們很恐懼,被送進急診室的每個人,都可能是潛在的病毒帶原者,傳染給我們、也傳染給其他來看病的人。所以我們開始思考,該如何更全面地保護自己?不只是要比以往更頻繁更徹底的洗手,還要穿戴齊全個人防疫裝備 PPE。」

「無論是面對什麼病人,只要有人被送進急診室,不管是咳嗽的、感冒的還是拉肚子的,我們都會先把口罩、面罩、護目鏡、防護衣等整套穿戴好,再進去房間治療病患。我們治療一個病患一次,就要用掉三、四套的PPE,疫情發生後短短兩個禮拜,我們的PPE就已經見底,院方宣佈,我們得開始重複使用⋯⋯當時我們根本無法想像要怎麼重複使用那些已經可能遭受污染的PPE。」

「後來我研發出拋棄式防護罩,給病患穿戴,這樣可以讓潛在新冠病患從口鼻出來的噴濺物,被隔絕在這個塑膠膜內,不會沾染他人,一來可以降低醫院大環境受病毒污染的可能,確保醫護、院方人員、其他病患的健康,也能夠盡量讓醫護人員的PPE保持乾淨,就可以延長PPE使用壽命,重複利用。」

「我教慈濟志工來製作,他們手都很靈巧,疫情這幾個月做了很多病人使用的防護罩,他們之前還手做醫療布口罩、髮帽捐給我們。」

「當時看到一大袋精巧、還有不同花色的口罩、髮帽被志工送到醫院的急診室外頭時,我們感覺到,自己不是孤軍奮戰,我們為社區的付出和努力,有人看見、有人珍惜!你不知道我們這些醫護有多開心!」

「在我從事醫護工作這幾十年來,工作上從來沒有這樣心力交瘁,因為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前所未見的病毒,還有疫情帶來的副作用一一人們即使沒有罹患上新冠肺炎,卻也因為疫情而感到孤單、絕望、焦慮、害怕⋯⋯希望這波疫情可以教會我們,學會感恩我們所擁有的,並用這次的經驗來預防未來其他全球災疫的發生,未雨綢繆,做好充分準備。」

北加州慈濟志工在三月份疫情發生後,就號召社區人士在家製作布口罩,讓極度欠缺個人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的前線醫護人員,可以戴在外頭,延長N95或外科口罩的使用壽命,而後來也在醫護人員的詢問下,開始製作髮帽,並提供給大大小小的醫療院所。收到布口罩、髮帽的聖荷西凱薩醫院急診室醫師阮賢,剛好在研發罩住病人的防護罩,慈濟志工得知後自告奮勇,繼續發揮巧手和愛心,協助製作一一阮醫師表示,即便凱薩醫院在PPE依舊欠缺的情況下,醫護染病率已大大降低。

疫情仍在持續,慈濟美國不間斷地將個人防疫物資送到全美各醫療院所、警消單位、社福組織、和低收家庭,成為安定人心的一股力量。閱讀一系列 #MyMaskMyStory的暖心故事。

 

無論是志工、捐助者或受助者,若您和慈濟的防疫物資有過一段緣分,請在您的社群媒體上寫下您和這些物資的故事,並標記 #MyMaskMyStory,和註記好友標籤 @TzuChiUSA;或是上#MyMaskMyStory 上傳您的故事,與我們分享,用正面能量,在疫情暗夜點燃希望燭光。

分享您的故事,用正面能量,在疫情暗夜點燃希望燭光。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