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美臻
听众在慈济美国举办的“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研讨会”,随着讲师指导进行舒缓身心的运动。摄影/钱美臻
为帮助社区居民保持身心健康,慈济美国与“加州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CalMHSA)、“洛杉矶心理卫生部门”(LACDMH)合作,于6月10日在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 CA)举办“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研讨会”(Resilience in Action Summit),邀请十多位专精心理健康议题的学者专家担任主讲人,对100多位与会者阐述认知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并应如何善用政府与公众资源,帮助亲友与邻里乡亲化解心中的结,降低社区因心理与精神健康问题的冲击。
沉默的社会问题
受亚裔传统文化影响,亚太裔家庭多会隐晦避谈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但离乡背井来到异域拼搏求生的新移民群体,在面临文化冲击、社会地位遽然转变、经济压力冲击等多重因素交叠下,往往是最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灵辅导的族群之一。持续三年的疫情解封后的通货膨胀压力,新春期间南加州华人社区发生的重大枪击案,以及美国陆续发生针对亚太裔的仇恨犯罪,无形中更加重了美国亚太裔居民的精神负荷。
今年初,发生在南加州亚太裔社区的大型枪案,慈济美国总会是最早进驻并启动心灵关怀的团体。我们认知必须马上展开行动,来帮助对精神健康议题沉默回避的亚太裔社区。
慈济美国总会执行长 曾慈惠
慈济美国总会执行长曾慈慧指出:“慈济因此很快获得政府支持,第一步是在亚太裔社区合作举办这场研讨会。之后慈济将参与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主导的项目,与华埠服务中心和基督教角声社区中心携手合作,推出一系列帮助居民改善身心灵健康的活动。”
“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研讨会”在慈济美国总会执行长曾慈慧、核桃市议员秦振国(Eric Ching)、洛杉矶县第一区县政委员苏丽丝(Hilda L. Solis)办公室资深专员伊斯特·林(Esther Lim)、洛县心理卫生部门圣盖博谷健康中心总监米歇尔·梅杰博士(Dr. Michelle Majors)依序进行开场致词后,为当天的讲座拉开帷幕。
具备心理学博士学位、代表该辖区的联邦众议员赵美心(US Congresswoman Judy Chu)担纲演讨会主讲人。赵美心以“联邦视角下的反亚裔仇恨现象”为题,阐述美国亚裔仇恨犯罪案件日益增加下,联邦与地方政府的防治举措,以及政府如何积极推动社区的教育宣导工作,帮助社区度过艰困的后疫情时期。“作为美国国会议员中唯一的专业心理学家,我非常了解亚太裔居民需要更多的资源与服务,来调适面对疫情与仇恨犯罪等情况所产生的压力与情绪。”赵美心说道。
上午的两场分组讲座,一个会场内是洛杉矶心理卫生部门亚太家庭健康中心负责人谢公达博士(Derek Hsieh LCSW, PhD)以“幸福与安康”为题,向听众介绍如何调适身心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另一会场则是由南加州大学宗教与公民文化中心的公共与社区参与助理主任史密斯-波拉德博士牧师(Rev. Dr. Najuma Smith-Pollard),与南加州大学宗教与公民文化中心的人类研究学家纳莉卡·嘉贾维拉博士(Dr. Nalika Gajaweera)和社会正义倡导者阿斯玛·门(Asma Men),就“灵性助长个人韧性和社区积极性”为主题,颇剖析宗教与灵性研修对于个人身心灵健康和社会稳定性的帮助。
“在加州,65岁以上亚太裔女性的自杀率,远高于其他族群;在学生族群与青年族群中,亚太裔的自杀率也偏高。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警讯,代表着我们必须立刻正视亚太裔族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谢公达博士指出:“面对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亚太裔居民除了可以善用政府与社区单位提供的心理辅导服务,更可以透过生活中的一些方法提升快乐程度。”
包括参与慈济等公益团体做志工行善,都能降低孤独缓解压力,让内心产生幸福愉悦。
洛杉矶心理卫生部门亚太家庭健康中心负责人 谢公达博士
下午分组研讨的其中一场,介绍了心理辅导领域中生活化的“艺术疗法”项目,“创造一个应对心理压力的空间”由非营利组织iMatter Founders创办人张芳璿(Kimberly Chang)与曾靖民(Jaedyn Tsang)、非营利组织Madhatter Knits Founders创办人黄怡静(Christie Huang)与黄怡蓁(Kathryn Huang)、表现艺术治疗专家张韶旺(Kevin Zhang)和临床心理学家叶小珮(Joyce Yip Green)合作进行讲座。另一场讲座主题为“悲伤、迷失和韧性”,由洛杉矶县心理卫生部门联合心理健康宣导者瓜达卢佩·伊莎贝拉·瑞米雷斯(Guadalupe Isabel Ramirez)担任主讲。
“改善精神健康问题需要跨组织的合作,以及全体居民共同努力。”正如联邦众议员赵美心所述,慈济美国已携手相关组织与专家学者,为解决社会全体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开始行动!
捐款关怀乡亲的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