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海梅、加森、王偉齡/墨西哥報導
莫雷洛綜合學校(Morelos Institute)的師長、慈濟志工、建築師、營建商、政要齊聚一堂,見證新校地動土儀式。攝影/門海梅
牛步
2017年9月的一場強震襲擊中墨西哥,墨西哥首府墨西哥市(Mexico City)就有四十多棟建築毀壞,數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不過重建之路漫長,事隔近兩年,重建都還沒真正開始。等待被重整和拆除的破碎房子,立在道路兩旁,像把利刃,隨時提醒這個城市的人們,災難當天的撕裂和驚惶。
慈濟墨西哥城志工羅德里戈(Rodrigo Pérez)說,不安的感覺一直持續,好像強震隨時會發生,但讓他最心痛的,是重建有如牛步。
大多數人都沒有房屋險,政府沒有強制購買,官僚體系也沒提供多少幫助。
慈濟墨西哥志工 羅德戈
墨西哥城是世界重要的政治經濟樞紐,災後由是如此,更遑論位在離震央更近的鄉下地區,重建資源,哪裡來?
2018年,美國慈濟志工從墨西哥當地志工口中得知,災後的荷呼特拉市(Jojutla)急需教育方面的援助,莫雷洛綜合學校(Morelos Institute)全毀,296名學生被迫撤遷,只好分散到各地去上學。

承諾
但要重建一所學校,談何容易?2018年開始,慈濟承諾跨國援建後,從建築設計到營建工程標案,全程參與。


「我們和學校修女、建築師來回討論,確保孩子在未來能有更好更安全的學習環境,台灣、美國、墨西哥跨時區、跨國的三方視訊馬拉松會議,而只要有需要,我們就隨時飛到墨西哥。」負責墨西哥中長期重建計畫的慈濟美國志工葛濟覺,用「空中飛人」來形容慈濟志工們的行動力。

坐車前往荷呼特拉市,從墨西哥機場出發,要兩個多小時,但往往可以因為墨西哥城交通紊亂,而塞到四、五個小時。6月28日當天,因為山區雷雨交加,多起車禍事故讓路途更加遙遠,慈濟志工們抵達荷呼特拉市時,已是晚上十一點。破了過去所有紀錄,塞了六個小時。但為了隔天的學校援建動土儀式,每個人臉上盡是疲憊,也是興奮。
這一天,總算來到。
援建動土儀式

新校地綠草如蔭,在群山包圍下,2019年6月29日,莫雷洛綜合學校修女,歡迎師生、家長回「家」,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許多人是災後第一次看到未來的校舍建地,不敢置信,當時的天搖地動毀了他們舊的求學環境,但卻在眾人努力下,帶來不可思議的祝福。

動土儀式上,神父撒著聖水祝福第一塊建築之石:「它象徵的不只是建物,更象徵我們築起一個充滿感謝的靈魂,感謝所有兄弟姊妹以愛以勤的服務,讓重建成真。」

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漢魁在致詞中,期許學生們,莫忘學校重建的故事,是修女的用心、社區人士的奔走,志工們的合力,串起慈濟全球的愛心,讓如此龐大的重建工程,成為可能。
慈濟意指慈悲、濟世,我希望所有的學生永遠記得,無論你們未來做什麼,身在何處,也都要懷著無私的愛。
美國總會執行長 黃漢魁
在一旁的修女聽了,頻頻點頭拭淚,想起當初求助無門,慈濟即時帶來資源,讓他們可以繼續為中低收入家庭的孩童提供良好教育。

為這所學校無私付出的,還有負責新校舍的建築師保羅(Pablo Quintero Valladares)。頂著一頭灰白捲髮,穿著球鞋,極富學者氣息的他,感性地紅了眼眶,哽咽地說:「看到眾人的夢想即將成真,怎能不感動?」
和慈濟基金會的相遇,他們用愛和慈悲來擁抱我們,像親人一樣陪伴我們一路走來。
建築師 保羅


慈濟志工林慮瑢是在災後第一批進駐勘災的團隊,近兩年後再看到孩子們共聚一堂:「我感受到希望!」
動土儀式過後,其中一位家長塞了一張信條到志工的掌心。他不敢置信有這麼多人可以為了他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來到這個國家,付出這麼多心力。
我十分鐘前聽到慈濟代表所說的話,寫下一張感謝的信條要給慈濟。2017年9月19日大地震後,我很開心能夠看到有人帶著如此豐沛的愛,將他們支持的力量和捐款,給了最需要的人。 感謝您的時間,感謝來自全世界的你們。
莫雷洛綜合學校家長 奧斯卡(Oscar Ramirez)


校園能夠重建,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他們唱著自己寫的歌,來紀念他們最愛的學校,毀壞又重生的故事。明年新學年度開始,當他們從暑假開學,他們可以再次穿上紅背心白襯衫的制服,回到這裡——一個可以容納七百多位學生的教室、運動場、大教堂、以及深愛他們的修女和老師,站在彎彎的拱門下,用熟悉的笑容,再次迎接他們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