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大愛新聞
慈濟志工為災民發放物資卡。攝影/周如意
3月5日至7日,慈濟基金會來到加濟安泰普省的努爾達伊鎮(Nurdağı, Gaziantep) 進行為期三天的發放。地震對於努爾達伊鎮的災難是巨大的,鎮上房屋幾乎全毀,幾乎沒有完好之處,當地居民三千多人罹難,可以算是災區之中的重中之重。
由於災情過於嚴重,慈濟基金會不得不在倒塌的房屋旁邊發放,預計三天共發放物資卡給近8000戶災民。災民們看到來自台灣的飄洋過海的愛心,驚喜之餘倍覺溫暖。
慈濟勘災團記者李佳欣分享說:「這邊是努爾達伊鎮,城鎮幾乎全毀,建築物幾乎都倒塌,旁邊的公園全成了帳棚區,因此慈濟在選擇發放地點,一度是非常的困難。」



首場發放暖人心
起初接到慈濟的發放通知,不少災民驚奇之外抱著些許懷疑,而當慈濟人用真誠的愛耐心解釋後,災民一顆顆原本不確定的心漸漸放鬆,災民胡蘇特(Husut)分享說:「三天前我收到簡訊,我以為是詐騙集團,我就想說全家都來看看。」

發放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到了下午前來領取物資卡的災民更加踴躍,災民侯賽騎著腳踏車而來,災難讓他一無所有:「我騎半小時來,我家毀了,腳踏車是我唯一搶救來的東西。」
拿到物資卡的災民們感恩慈濟無私的贈予與幫助,但過於嚴重的災情卻讓他們面臨新的問題,災民穆斯分享說:「真的很謝謝你們的愛心,不過因為這邊的BIM(土耳其當地大型連鎖超市品牌)都已經倒塌,所以我們目前還要想去哪裡使用。」
而慈濟人積極幫助災民尋找應對的措施,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說:「通過我們的調查得知,BIM的商店目前臨時改為移動商店,它的車子開出來讓災民來採買採購。」
一張薄薄的物資卡,寄託了慈濟人無線的關懷;此刻,跨越種族的陌生人,成為最溫暖的有情人。

土耳其慈濟志工發放前商討發放細節。攝影/周如意

二次發放忙不停
在第二天的發放中,有了第一天的經驗慈濟志工更加熟練,除了發放速度更快,對災民的撫慰也更加周到,許多災民看到遠道而來的慈濟人,眼淚立刻掉了下來,志工聆聽、擁抱,讓他們有重生的力量。
由於發放人數眾多,為了減少災民的等待時間,慈濟採取按時段發放的方式,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熊士民分享說:「(今天發放)2400人左右,我們每200人做一個時段,來通知他們,希望把時間也可以錯開來。」
儘管當天氣溫只有攝氏3度,但努爾達伊兩千多戶災民的熱情不減,慈濟的愛更讓他們的心中洋溢著暖意。災民們講述著自己的困境,慈濟人的心也被他們牽動著。
用愛滋養受傷的心

志工法蒂瑪(Fatima Cuma,右)的弟弟一家在這次地震中過世,她忍住悲傷投入發放,與災民婦女、兒童互動。攝影/穆罕默德·尼姆·贾马尔(Mohammed Nimr AlJamal)
菲莉一家在這次地震中承受著親人逝去的悲痛,老母親佝僂的身軀,搭著斷手的兒子心也破了大洞,菲莉說:「我地震中我失去我的女兒,至於我的兒子,手也被地震的時候壓斷。」地震讓這家僅剩三人,除了身體的痛楚,她的兒子阿里說:「我現在連走路都很困難,什麼事情都不能做,我真的覺得我很沒用。」
悲傷故事一段一段,43歲的艾米拉也失去摯愛:「我終於知道敘利亞難民的感覺,因為他們當時承受的苦,就是我現在承受的苦。」敘利亞志工法蒂瑪,手始終輕輕柔柔的搭著對方肩,如同閨蜜的相挺,艾米拉終於破涕為笑:「現在我們要互相幫助,我們是好朋友了。」


災民中有不少人的家園被毀,沿著山坡搭營,山上冷風直灌,沒水沒電,到了晚上,只能跟附近鄰居借電照光,孩子們也因為寒冷的折磨久病難醫。他們生活過得困苦,面對苦難卻十分樂觀,災民哈娜說:「有時候想到地震還是會怕,這是真主給我們的考驗。」
在黑暗中保持希望,人生終究會柳暗花明;願每顆受傷的心靈,都在愛的滋養下痊癒。
慈濟美國展開【凜冬強震.馳援土耳其】募心募愛行動,期待每個人都能夠伸出援手,為災民獻上一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