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志工搭建微型屋 给西雅图游民一个家

北加州分会  |  2023年11月30日
Play Video

作者/郑心谦;编辑/林计鑫

《左传·昭公四年》云:“衣能蔽体,屋能遮风,食以充口,士为知己者死。” 慈济西雅图志工亲手为游民搭建木屋。摄影/郑心谦

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2022年发布的一时点统计报告显示,全美发现大约582,500人经历了无家可归,其中西雅图和加州的游民数量庞大。同时,华盛顿州的无家可归人口正在增加,从2020年到2022年,华盛顿州无家可归、居住在车辆中的人数增加了10%,增加了2,288人,其中超过70%的增长来自金郡(King County)。

那金郡究竟有多少游民?根据西雅图政府(seattle.gov)2022年一时点统计报告显示,金郡有13,368名无家可归者。这相比于2020年的11,751人,增加了12%。

慈济西雅图分会一直密切关注西雅图地区的游民问题,从衣食住行以及医疗上,全面关怀游民。

​​​​粒米成箩善云集 群心齐力信愿行

钉枪、榔头、电钻的声音在空气中交织,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志工的努力,一片片木板化为希望的象征,搭建起一间又一间的微型屋。

An experienced Hope Factory volunteer explain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ool usage to volunteer group leaders. Photo/Xinqian Zheng
经验丰富的希望工厂志工为小组长,向志工讲解步骤及使用工具。摄影/郑心谦

西雅图平安基金会(Sound Foundations NW)的“希望工厂”(The Hope Factory)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在努力建造微型屋。同时,他们​​​​​​与其他当地慈善机构合作,共同打造了许多微型屋村落,为街友提供了临时的庇护所,并协助街友重新融入社会,与寻找稳定的居住环境。作为一个慈善组织,平安基金会的资源来自于社会的四面八方,建造微型屋的人力来自于不断增加的志工群,这种集体合作彰显了滴水成河、社区凝聚的力量。

志工们正使用着电钻,钉枪,榔头,等工具搭建微型屋。摄影/郑心谦

一年半前,慈济志工陈琼瑶和吴育儒发心参与并深入了解希望工厂的微型屋建造过程,并积极邀请西雅图的慈济志工参与。到今年五月,累积的志工服务已达到176小时,成功捐赠出第一座以“知足”命名的微型屋。随着越来越多的志工响应,西雅图慈济在七月和九月分别捐赠了第二和第三座微型屋。

志工合力搬动做墙面的木板。摄影/郑心谦

除了本地志工的参与,一个月前,西雅图志工还邀请了来自美国其他城市的伙伴们参观,一同参与希望工厂的志工服务。加州、德州、纽约州等地的慈青学长姐们透过这次机会,深入了解西雅图协助街友的方式。带着新的知识,这些志工们回到各自的城市,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出去。

持之以恒得圆愿 身体力行善深根

11月19日,尽管西雅图的天气寒冷,志工们依然带着热情前往希望工厂,捐赠了西雅图慈济的第四座微型屋,取名为“包容”。完成了这四座微型屋的捐赠,实现了当初西雅图慈济志工团队的发愿,即在2023年共捐赠四座微型屋。

这四栋微型屋分别命名为“知足”、“感恩”、“善解”和“包容”,期望在这些微型屋中融入慈济的爱与关怀,为志工伙伴和未来的微型屋居民带来正面的生命力量。

志工合力搬动做墙面的木板。摄影/郑心谦
Volunteers assemble a home’s fourth wall, being careful not to pinch fingers. Photo/Xinqian Zheng
组装第四面墙,小心不要夹到手指!摄影/郑心谦

平安基金会负责人芭柏.奥立佛(Barb Oliver)看到崭新的四个微型屋,感动到流出泪来,她说:“谢谢你,让我感动得哭了……四栋微型屋乘以六十个人,就是你们迄今为止影响了两百四十个人的生命。我还想分享一件事,我们有一个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底之前实现功能零(Functional Zero),这意味着在金郡每一个需要的人都能住进小木屋。这完全归功于你们一次次的参与。”

社区伙伴 爱的承诺

这份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鼓励更多志工的参与,吴育儒提出了“帮助之手(Helping Hand)”手套的点子,只要志工参与三次以上,就会获得一双特别定制的工作手套。

他说:“第一次参与是尝试,第二次是产生了兴趣,而参加三次代表已经足够了解希望工厂的任务,并愿意持续投入服务。”在希望工厂,样样工作都需要戴上工作手套;而吴育儒细心用心的在每一双手套亲手写上志工的名字,鼓励志工们继续参与,让服务社区的热情和爱心深根于心中。

Volunteers who participate in tiny home construction several times receive custom gloves, much to their delight. Photo/Xinqian Zheng
获得订制手套的志工,露出幸福笑容。这也代表着她已经多次来到这里帮助搭建木屋了。摄影/郑心谦
Yee Zu Wu (left) and Laura Chen (right) from Tzu Chi USA's Seattle Branch take a photo in the Hope Factory with Barb Oliver (middle), Director of Operations for Sound Foundations NW, to capture the joyful day that Tzu Chi donated a fourth tiny home. Photo/Xinqian Zheng
吴育儒(左)、芭柏.奥立佛(中)、陈琼瑶(右)在工厂里合影留念,记录这欢乐时刻。摄影/郑心谦

一开始我们非常努力让一两个、三个人来参与。到今天,有这么多人的参与,我非常感动,我也真的很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就像我说的,我想说一件事:那个横幅代表我们已经完成了四栋微型屋。但重要的是,它代表我们在这里,而且我们将继续在这里参与。

同时,借由微型屋的捐赠,慈济志工可以进一步深入到社区之中,对弱势群体进行全方面的关怀。慈济志工陈琼瑶已经做好了明年的计划,她说:“我们希望这个脚步没有到这边为止,我们明年能够持续做,那明年……师姑师伯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小木屋的社区去关怀,直接或间接来关怀这一切社区的居民,所以我们现在(目标)是软硬件兼施……大家加油。”

Tzu Chi and Hope Factory volunteers take a photo under the banner identifying the Tzu Chi Seattle Branch as a tiny home donor. Photo/Xinqian Zheng
圆满捐赠四栋微型屋,慈济志工与希望工厂志工把西雅图慈济的横幅在希望工厂的墙面上升起。摄影/郑心谦

写着‘西雅图慈济’的横幅在鼓掌声和欢呼声中缓缓升起,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志工们对希望工厂和社区人们的承诺,今后继续再接再厉,带着无私的爱心,用双手去打造改变的力量。

我喜欢看着慈济旗拉上去的那一刻。但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看着一片片的木板变成墙壁,再从墙壁立起来形成一间屋子。那是最让人喜悦的事。

请加入慈济,给游民一个家,让明天更美好。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