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人医路 邓博仁从谦卑出发

美国总会  |  2021年3月16日
TzuchiUSA-Dr. Stephen Denq_0000_20180903德拉奇Tlaquiltenango義診志工培訓_駱淑麗IMG_1128

作者/郑茹菁、陈淑燕

2018年9月3日,慈济人医会在墨西哥大地震后,于德拉奇(Tlaquiltenango)进行义诊,邓博仁医师赠送结缘品给病人。摄影/骆淑丽

总是早早来到慈济医疗中心的邓博仁医师,一进办公室便自动为大家泡上一壶茶,是习惯也是爱,更是他的谦卑与修行!

 

美国慈济医疗中心主任邓博仁医师于2021年一月接下慈济美国医疗基金会执行长的棒子,成为美国慈济医疗志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执行长。邓医师行医二十多年,他在慈济门诊中心同仁的眼中,是一位亦兄亦友的好主任,无论义诊或任何活动,他永远“走在最前,做到最后”,他尊重每一位同仁对任何疑难杂症的提问,并耐心地回答;在病人口中,他是非常温和亲切、细心又耐心的好医师,他总是使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清楚解释病情和治疗计划,让患者感到安心且愿意配合治疗。

爱哭的医师

1999年,邓医师考上医师执照、完成住院医师训练后,接受北岭志工王慈伦之邀,每周一次到慈济义诊中心看诊,半年后在北岭开诊所执业,距离阿罕布拉车程较远,只好暂停义诊中门诊服务;但只要慈济在贝克斯菲尔德(Bakersfield)举办义诊,他就会“每传必到”,还“买一送二”,带着自家诊所的两个助理一起参加。早期的邓医师参加义诊只是看病行善而已,导致来去义诊十年之久,却对慈济一知半解。

为深入了解慈济,邓医师于2010年首次返台参加“国际慈济人医会年会”寻找答案,当他代表美国人医会接受采访之时竟泪如泉涌,大家对这位“爱哭的医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营队观察各国人医会医疗志工的言行,经由各区报告及感人故事的分享,开始对慈济稍有了解,但仍有许多不解,返美后决定参加见习培训。

穿上蓝天白云制服的邓医师慢慢从“做中觉”得到解答,但仍偶而感到心不坚定,于是又在2011年再度重返心灵的故乡,回到台湾花莲静思精舍寻求解答。这一次他稍能控制眼泪,但还是产生很多疑问,为了解慈济运作的组织章程,邓医师于2012年第三度返台参加“国际慈济人医会年会”,年会主题是“传统现代,变与不变”,当时的美国医疗志业正好为应对《平价医疗法案》(俗称:奥巴马保险)而做出许多改变,但邓医师强调说:“美国慈济人医会永不改变的就是爱!”

2021慈济美国云端募款晚会

总是义无反顾地前往各地震灾义诊的邓博仁医师,西班牙语不好,却总是能让病患感到安心。摄影/骆淑丽
邓医师在墨西哥德拉奇(Tlaquiltenango)义诊唱作俱佳看诊。摄影/骆淑丽

他代表美国在人医会报告:“为照顾社区没有医疗资源的贫穷人口或无证居民,美国医疗志业规划了各式义诊来守护社区的健康,包括定时定点的义诊中心(今慈济医疗中心)、每季一次的定点社区义诊、大爱医疗车巡回义诊、与其他慈善团体合作的大型义诊。”这时侃侃而谈的邓医师赫然发现,心中的疑问早已迎刃而解。

他了解到证严法师的期许不是“看多少病人”,而是服务到何种程度,更希望美国的医疗要有慈济人文。邓医师开始融入“慈济的医疗人文”, 每次看诊结束便尝试向病人介绍慈济,讲述“竹筒岁月”的故事,拉近病人与慈济的距离。邓医师又发现从慈济门诊医生、护士所呈现出的慈济人文很感人,于是说做就做的他发了两个大愿 :

一是病历表愈来愈多,因为那代表上门求诊的病人愈来愈多;二是病历表愈来愈厚,表示来慈济看病的病人都愿意回诊,慈济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愈来愈能被美国社会接受。

勤习佛法

也是2012年,北岭慈济人已有读书会,当时已成为慈济授证志工邓博仁获邀参加,没想到就此深信了佛法,从来不缺席读书会。他用心听证严法师的法,用功做慈济的功课,更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他竟能以台湾小学五年级的中文程度,在读书会讲经说法。

念医学、接触科学的邓博仁过去未曾有机会接受佛法的熏陶,直到进入慈济学到佛法,他的想法、看法与做法都随之改变,包括了饮食习惯。当邓医师参加慈济在帕萨迪纳(Pasadena)市立剧院演绎的《慈悲三昧水忏》,被告知所有入经藏者都要斋戒108天,他到处问人家:“为什么要吃素?一定要108天吗?”并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直到有人反问他:“斋戒就斋戒,哪儿那么多问题?”他当下如遭棒喝,从此斋戒至今。

邓医师通过入经藏演译,更深入佛法,也更了解以佛陀慈悲心念为出发点的慈济医疗人文。摄影/骆淑丽

爱哭的医师邓博仁有一次参加北岭的义诊感恩茶会,他看到许多志工一大早就开始为茶会忙碌准备,等到茶会结束后又要忙着收拾,当他在茶会做分享,无意中看见一位资深志工老态龙钟的身影,他一时语塞、泪如雨下,自觉在慈济没做什么,只因为他是医生,所以光环都集中在他身上,而那些默默奉献的志工却没有任何光环加在他们身上,邓医师深深被志工精神所感动,更坚定地走在慈济菩萨道上,那天正巧是他的生日,志工陪伴他度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生日。

2012年底,邓医师得知慈济门诊医师的人力不足,遂接受当年美国医疗执行长曾慈慧的邀约,毅然结束自家诊所的业务,转任慈济义诊中心医师。

习医救人是祖父对邓博仁的期望,优秀、慈悲、心量大又与世无争的邓医师是一个做事很有效率的人,他很淸楚自己的方向,也愿意牺牲自己的休假日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他利用周一门诊中心休息的时间,与几位医疗志工相约前往为没有保险的低收入病人看诊,守护弱势族群的健康。还有一次,邓医师必须抽出时间去探视一位住院病人,因为当天是病人的生日,可见他对病人的关心程度。

愿景

邓博人在投入慈济二十多年后,于今年一月肩负起带领美国慈济医疗基金会的重任。摄影/骆淑丽

慈济医疗中心在2020年10月26日通过联邦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正式认证,晋升为“联邦标准的医疗中心”(Federally Qualified Health Centers Look-Alike,简称FQHC Look-Alike),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个认证的意义代表联邦肯定了慈济“人本医疗”的实践及理念,更是医疗志业的重要里程碑,身在其中的邓医师无役不与、贡献良多。在投入慈济二十多年后,这位当初“爱哭的医师”,正式在2021年一月升任为慈济美国医疗基金会执行长 — 因为大爱而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但慈悲柔软的初心依旧。

由于获联邦认证需承诺肩负照护社区居民的责任,无论病人身份或经济能力,均需一视同仁,提供符合联邦标准的医疗服务;刚被认证的慈济医疗中心任重而道远,邓医师开始思考,如何将慈济人文与联邦认证的使命相融合。

从邓医师到邓执行长,他将美国医疗志业之展望规划成两大部分。第一,联邦认证主要针对诊所的运作,政府要求各医疗中心做好门诊家庭医生的工作,将社区从老到少照顾好,甚至孩子未出生前就要照顾好孕妇。邓执行长有意再进一步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举例来说,慈济门诊中心有很多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人,他们需要每年定期检查眼睛;一般医师可能会选择外送,但是他希望慈济医疗中心有自己的眼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同样的道理,糖尿病患者常衍生脚底溃烂的问题,所以慈济需要足科,如此这般,慈济医疗中心就会发展成多科系的诊所。虽然慈济尚没有医院,但在门诊的环境下仍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大幅度做好预防医学,减少病人的住院风险。而达到这个目标的基本条件是邀约更多家庭医师参与,当诊所病人日益增多,专科门诊就能顺势一一成立。

第二,美国医疗基金会的另一个任务是慈善医疗,例如义诊大爱医疗巡回车营造健康社区等,都是常见的慈善结合医疗的途径,借此将慈济的医疗服务送到最偏远最贫穷的社区。虽然这并非联邦认证的医疗中心职责,但这是慈济医疗志业的基本功。邓执行长希望得到志工的支援,特别是人医会的医疗专业志工,让慈济可以双管齐下,照顾更多需要医疗服务的社区大众。慈济医疗中心将会聘请更多医疗人员加入大爱的行列,他期许这些新同仁未来可以加入人医会成为慈济志工。

邓博仁表示,慈济成为联邦认证的医疗中心之后,门诊部分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就是增加服务对象和人数,然后会增加更多的医疗人员。医疗团队就是美国慈济医疗志业的根,只有强壮的根,慈济医疗这棵大树才可以茁壮成长。

然而,如何实现慈济医疗志业营造健康社区的大愿呢?慈济医疗中心自1993年成立至今,场地及设备皆已不敷使用。美国慈济将于2021年3月20日举办“人本医疗,全美启航”慈济云端募款晚会,邓博仁鼓励大家邀约亲朋好友共襄盛举,协助慈济医疗中心更新消毒设施、仪器和资讯系统,提升医疗安全。

期待通过2021年的募款,让医疗志业能够全方位并进,提供更好的服务遍及更多弱势社区。图片来源/慈济美国总会

无论邓博仁的抬头是邓执行长或邓医师,永远面带笑容的他在同仁心中平易近人,每当有人提问,他的回答总是清楚、易懂、又饱含慈济人文 ,同行慈济路的志工感觉他就像自己的亲人,他的笑容如此发自内心,待人接物更是谦虚有礼,与他相处如沐春风,而每天早上喝一口邓执行长亲自冲泡的茶更是精神百倍,让所有医疗团队能继续悉心照护每个需要的家庭和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让每个人深刻体会到,“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资产 。 因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加入慈济美国的云端募款晚会,一同成为慈济人本医疗服务温柔而绵长、坚定的东风, 在美国更多需要的社区扬帆,为病苦之人带去身、心、灵兼顾的全人医疗服务。

2021慈济美国云端募款晚会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