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悲实践 张富山医师一家人

美国总会  |  2023年5月31日
Play Video

作者/钱美臻、朴妍信;编辑/李成林

贝克斯菲尔德张富山医师一家人。摄影/朴妍信

慈济义诊团队在20多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加州贝克斯菲尔德(Bakersfield)举办医疗义诊。居住在当地的慈济人医会张富山医师,一家四口,十多年来几乎不缺席的做志工,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亲戚也一起来做志工。张富山的两个女儿张谙和张端不仅立志要成为医生,也立志在未来接续父亲在慈济义诊的棒子。

全家成为慈济志工

2019年,张富山医师和大女儿张谙参加慈济春季义诊时留影。摄影/骆淑丽

慈济志工张富山牙医师回忆当初来到义诊的经过:“很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提出建议,如果你这个周末有空,我们一起去做义诊的医疗志工。我于是开始走入慈济,并继续的参与义诊。我的女儿们,在她们大约是六年级或七年级的时候,也开始成为义诊的志工。”

张富山的妻子阮咪咪跟随丈夫的脚步,夫唱妇随,成为慈济志工;她很高兴能够带着妹妹加入志工的行列:“我妹妹阮诗也成为了慈济志工。”

女承父志,张富山的女儿张谙受到父母的影响,成为一位慈济志工:“我爸爸总会在义诊结束后,跟我们分享他的经历,例如参加慈济义诊的收获,或是做慈济志工的感想,我们听了之后,就很希望一起去做志工。我们希望能够去帮忙,特别是能够以医疗义诊来影响我们的社区。”

张富山的小女儿张端自然的和爸爸妈妈、姐姐成为慈济在中加州贝克斯菲尔德义诊时的一分子,他们一家人是义诊志工团队中风雨无阻的一员:“我们成长在贝克斯菲尔德,我们了解这个社区非常需要有更多的医疗保健资源。”

携手与慈济同行

张富山医师和妻子阮咪咪、小女儿张端、大女儿张谙、小姨子阮诗(自右至左)参加慈济义诊。摄影/骆淑丽

张富山的小姨子阮诗在贝克斯菲尔德看到很多人没有能力去当地医院接受诊疗,她很高兴能来慈济的义诊帮忙,为社区居民服务:“慈济在这举办义诊,让他们都能来到这里接受免费的义诊服务;并能够一起来帮助我的姐夫。”

我其实早就听过有这个义诊,相信至今已有十年了,我想这也是姐夫加入慈济,成为慈济志工一分子的时间。我们都是佛教徒,我们都相信个人业力和因果,这引导着我们在这里相聚,我们都是相互影响牵连的,所以我很高兴慈济能来到这里。

走入人群做慈善,从慈悲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启发,慈济志工阮咪咪分享她的感恩:“经过皈依后,我们修习佛法,开始对人世了解更多;了解到我们需要去实践慈悲,去帮助其他的人。”

其实我们非常幸运,我们整个家庭都很有福,我们可以去做志工,因为我们有慈济同行。

张富山医师的一家人都非常感恩能够成为慈济志工,能够帮助贝克斯菲尔德的居民,不只是在医疗上帮助他们,也为他们祈福;慈悲之心,善的启发,如同他对待家中一池优游的锦鲤:“我的池子里多数是被救援的锦鲤,当我在喂养这些锦鲤时,我同时会念经为它们祈福,祝福它们会有更好的来生。”

无处可得的医疗服务

张富山医师在2018年参加义诊时,接受慈济真善美志工的访问。摄影/颜国兴

贝克斯菲尔德有两大产业,农业和石油业,就是这个社区的重点经济项目:“这里的居民很多都是第一代移民,他们赚的钱仅能勉强糊口,确实非常需要照顾,特别是需要慈济的义诊。”帮助经济拮据的居民治疗身体上的病痛,尤其是很多人都没有牙科的保险,面对牙齿的问题,他们经常是以能忍则忍来对待。

当地居民埃丝特菈·多拉多(Estela Dorado)直言自己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去获得医疗服务, 除了来这里(慈济义诊):“我希望能继续一直来这里看诊,因为我发现中医的针灸治疗,对我的病情非常有帮助,他们一直在帮我治疗手臂等病痛。”

当地居民佩德罗·拉米雷斯(Pedro Ramirez)捧满满一袋子的硬币来到义诊场地,这是他的爱心和被启发的善与同理心:“我患有糖尿病,我是从朋友那儿得知你们(慈济)要来义诊,所以我开始来这里接受诊疗,我已经在这里治疗了十年,每次你们来义诊,我都会来,也带来我收集三个月的硬币;这是我把硬币带来捐赠的时机。你们帮助了我们,我也想要回馈。”

虔诚的张谙认为,佛教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佛陀强调的价值观,就像慈悲、同理心和爱:“佛教强调,要能够把爱与慈悲传播出去,所以我们不仅要自我修行,让自己获得成长,更可以通过像慈济的义诊去帮助人,接受义诊的人也学习爱与慈悲。”

支持慈济医疗,献出爱与关怀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