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askMyStory:“我必须采取行动!”

纽约分会  |  2020年7月7日

采访/爱贝儿
翻译/王伟龄

林佩君(左者)疫情爆发时开始想办法将越南制的面罩(右上一)运到美国。她的侄子(右中)和越南面罩工厂的职员(右下)戴着面罩示范产品。部分面罩捐给慈济美国进行捐赠驰援医护的行动。图片提供/林佩君

#MyMaskMyStory是慈济美国【有爱无惧・慈悲相系】灾疫中长期援助行动中的一个项目,希望借由志工、捐助者、受助者的故事分享,让我们记录下这场世纪灾疫中的正面力量。

“我是林佩君(Lina Lam),住在纽约,是一位网络付费广告专业人士。大概三月底,艾姆赫斯特医院(Elmhurst Hospital)传出医护们紧缺个人防疫物资,那时我还看到很多医院必须找来一辆辆大卡车,把病亡者的尸体运走……那些影像对我冲击非常大。我还记得看到的当下的很绝望、很无助,然后我内心响起一个声音:‘妳必须采取行动!’虽然我根本不知道我可以做些什么。”

“有人建议我做口罩,但我没有巧手可以做裁缝!所以我开始去看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帮上忙,而我内心依旧无法忘记那些影像对我的冲击,我想要让医护们获得个人防疫物资。”

“我后来和我父亲讨论这件事。他很担心我,说要寄干洗手、口罩、面罩给我。但我告诉父亲:‘需要的人不是我,是其他人……’然后我突然想到:‘等等,爸,你刚说你可以寄面罩给我,那是哪里来的?’原来我哥哥在越南的亚克力工厂,疫情期间改成生产面罩,部分捐给当地医疗院所。我灵光乍现,如果我可以把一些面罩运到美国来,虽然数量不多,无法涵盖所有医护们的需求,但总是能帮到一点吧。”

“接着我联络我哥哥,看怎样可以把面罩运到美国来,特别是在疫情中,有限制医疗物资运出境的法规。深入了解后发现,是可以运的,但只能运少量,还必须通过既有的贸易管道。我哥哥告诉我,要捐赠的物资,他不收分毫,但问题来了,其实运送的花费比面罩成本要来得高。”

“运送的方法非常有限,尤其是我想尽快把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上,快递当然最贵,运100个面罩运费就要250美元,我就开始在心里默默盘算。”

“刚好疫情中我的学生贷款可以暂缓每月还款,我当时是打算要继续按时缴付,后来我想,干脆把还款先拿来垫运费,那我就可以从越南寄好几批过来。接着我爸和我姐也说要帮忙分摊运费。我们就这样把面罩运到美国来。”

“但还没结束。我后来又想,好,东西快递到美国以后,要怎样让它最迅速确实地送达最需要的人手上?而不是在组织间转来转去拖延医护取得的时间?我四处打听,朋友、同事跟我推荐捐赠管道。后来我联络我的朋友韦佳欣,她所任职的非营利组织(慈济)正在动员筹备物资给各个医疗单位,然后她把我转介给慈济负责统筹物资捐赠的同仁王诚骏。”

“我同时也联系上癌症治疗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他们也需要面罩,所以我将面罩分成两批,其中一批给了慈济……因为和佳欣已是多年好友,我知道她的工作内容,慈济总是在灾难发生时,迅速前去驰援赈灾……我知道我可以信任这个组织,再加上有信任的朋友在那里工作,我知道我可以将物资交托给他们。”

“我很高兴我所捐助的面罩,已及时送达最需要的人手上。”

林佩君的面罩借由慈济志工的手,已捐给好几家医疗单位,包括儿童骨科医院希望之城马利安地区医疗中心等。疫情危机中,有这么多深沉的伤痛与不安,但依旧有像林佩君这样的人,愿意无私奉献,给予他人帮助。疫情仍在持续,慈济美国不间断地将个人防疫物资送到全美各医疗院所、警消单位、社福组织、和低收家庭,成为安定社区的一股力量。阅读一系列 #MyMaskMyStory 的暖心故事。

无论是志工、捐助者或受助者,若您和慈济的防疫物资有过一段缘分,请在您的社交媒体上写下您和这些物资的故事,并标记#MyMaskMyStory,和标记好友标签 @TzuChiUSA,与我们分享,用正面能量,在疫情暗夜点燃希望烛光。

支持慈济灾疫中长期援助计划,陪伴疫情中受重创的弱势族群。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