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耕耘十二载 王季新教学感悟

华府分会  |  2022年12月31日
leading students make Chinese dessert

作者/王季新

学生们在郭碧玉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制作龙须糖,收获美味的同时培养新技能。摄影/蔡蕙菁

回顾1994年4月,全美地区第一所慈济人文学校于加州洛杉矶成立, 至今已拓展至全美25所,其中之一的华府慈济人文学校(Tzu Chi Academy, Washington DC),是2001年在大华府地区的马里兰州正式成立,其前身系于1999年开始运作的慈济人文班。

慈济人文的前世今生

学校初期是租用一所蒙郡公立学校(Montgomery County Public Schools)在洛克维尔(Rockville)的教室,之后转移至惠特曼高中(Walt Whitman High School)迄今。今年暑假学校完成改建的工程,全校师亲生开心的回到期待已久、焕然一新的校区。

2022年初,疫情缓和后校方决定恢复实体授课,大家全力以赴,维持校务稳定运作。九月初新学期的开始,校务和教务两方面都进行了人事调整。副校长年轻化,十年教务和几位资深教师暂时把生活重心回归家庭,或陪伴年迈长者、或问候海外家人、或关注子女学业,更重要的是“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退出教学第一线的师长随时接受召唤、提供协助,帮助校方充实代课教师的阵容,传承重点课程教学心得。时长在周末下午看到她们出现在餐厅里或教室的走廊上,退而未休,这正是慈济人乐于“陪伴”最典型的精神实践。

与慈济结缘

2010年暑假,笔者接受张琇珍校长的邀约,加入教学行列。张校长是校创校的元老之一,斯时内人在创校初期做了五年半的教务助理,自己的孩子们也曾是张校长的学生,感觉更加亲切。

两年后张校长卸职转去某高中教中文直到2021年退休,正巧那几年笔者都被图书馆派回台北习艺,先拜在台湾图书馆杨师父门下学习纸质文物的修护,原本自己就是修理流通书籍的专业,所以专攻中文古籍的修复,在师父的限期内完成书砖的修复后结业。

结业后再经师父的引荐去了林业试验所,拜在徐老师门下专练裱褙的托纸手艺,也学习制作糨糊和手工抄纸的基本功。徐老师的师兄是制作仿古纸专家,代表作之一就是佛教用来抄写经书的“羊脑笺”。

笔者基于从前的学艺经验,联合慈济教务郭碧玉老师,提出很多将人文课的趣味化的想法并成功引入教学之中,包括手工造纸制作结缘卡、蓝染三角巾、趣味绳结、皮影戏、养乐多布偶戏、新年零食点心试吃、台湾风土小吃制作……那几年人文课种种活动,精彩不断,新意连连。

Tzu Chi Academy teachers and student organising second hand clothes
学生们在老师们的鼓励下,一起整理旧衣,募捐给有需要的人。摄影/蔡蕙菁
Tzu Chi Academy students graduation ceremony group photo
在毕业典礼上,很多孩子在学校里的时间超过13年甚至更久,与老师们依依不舍,泪洒现场。摄影/蔡蕙菁

教学往事

静思语有云:“诚与信!人性之美,莫过于诚。诚,为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贵,莫过于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学校以“慈、悲、喜、舍”、“诚、正、信、实”的慈济精神,教导孩子们认识中华文化,培育健康的人格特质、启发良知及发挥良能。

在笔者加入慈济海外侨教的初期,很难适应总会推动的一些人文或环保课题,例如“吃素救地球”的口号,笔者曾向张校长提出建议:“素食是偏食,是个人的事,但蔬食才是营养均衡的饮食概念!”张校长都能从善如流的逐一调整,此后学校推行健康吃活动的主题逐年改进,如蔬国护照等环保教育活动。

九月份忙开学和新学生陆续报到,十月份健康吃、十一月的旧衣募捐,有了全体师亲生和慈青、志工们的参与,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接下去十二月份的认字比赛,相信孩子们能接续历年来的传统,挑战自我。

慈济教育志业的目标,是透过“言教丶身教丶境教”,从而启发学生的“良知丶良能和爱心”,成果显著,收获颇丰。某年学校参加校际比赛,两度遇到裁判不公平的对待,令笔者心生怒火,没想到学生返校后,在私下反过来安慰笔者:“老师是你自己说的,学中文是自我挑战,是自己受益,不需要和别人去比较,我申请大学又不靠这个成绩,你也不应该生气!”

真心盼望学生透过学习中文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成为懂得感恩、互相尊重、并具有爱心的孩子。笔者只能期盼后辈体会到“为善最乐”,大家把这股爱与善的力量带回家庭,就心愿足矣。

欢迎各地想要学习中文及人文的家庭加入慈济人文学校。​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